金星星
中圖分類號:G808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體育陪練員就是在運動員訓練的過程中陪著運動員進行訓練的專業人員。他們往往都會作為運動員的對手來陪運動員完成練習任務,從而提高運動員的水平。本文主要探究體育陪練員對于提高運動員運動水平的重要意義,從而了解體育陪練員應該怎樣提高運動員的運動水平。
關鍵詞 體育 陪練員 運動水平 運動員
我國的體育陪練員最早是在乒乓球運動中開始采用的,當時乒乓女將在訓練時采用男性陪練。相對于女性,男性有較強的體力和體能,男性的速度也很快。因此,在男性陪練的幫助下會讓女性運動員的反應速度和體能都能得到較大的提升。隨后,“陪練”這個角色出現在了各種競技體育運動中,甚至有很多陪練最終成為了專業運動員,為我國的體育事業增添光彩。陪練員在體育運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下面就來探討陪練員應該怎樣來幫助運動員提高運動水平。
一、陪練員需要正確認識項目特點
在運動員進行訓練時,一般是依據如下的順序進行的:首先是判斷初始狀態,然后根據運動員的身體狀況以及項目的要求擬定一個訓練目標,再根據既定目標制定相應的訓練方案,最后就開始開展訓練工作了,在訓練的過程中還要根據運動員的訓練效果調整訓練方案。在整個訓練過程中,判斷初始狀態是最關鍵的一步,它是整個訓練方案執行的基石,它決定了目標的制定和方案的選擇,所以這一步一定要非常慎重。而在這一階段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正確認識訓練項目的特點。所以,對于體育陪練員來說首先要正確認清訓練項目的特點,才能知道應該如何提高運動員的運動水平,而不是盲目地去訓練,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重視運動員的全面發展
從上小學開始,老師就教育我們學生要做到“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而不推崇“書呆子式”的學生。在運動方面同樣如此,作為一名運動員不能夠只是訓練自己的運動技巧。我們都很清楚,良好的身體素質對運動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運動員即使有再強的技術也是需要身體素質的支撐,否則在激烈的比賽中仍然是不能夠獲得勝利的。
我們都知道,一個好的運動員必須是同時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術的。只有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夠將自己所掌握的技術發揮到極致,從而在比賽中獲得勝利。正如乒乓女將鄧亞萍,她先天身材矮小,是非常不適合打乒乓球的,但是靠著她那股不服輸的勁兒以及刻苦的訓練,最終創造了一個體壇傳奇。再比如說跨欄冠軍劉翔,他的跨欄生涯是受到了爺爺的啟發。為了能夠在雅典奧運會上取得傲人的成績,為祖國爭光,他刻苦訓練,不畏艱辛,每天除了練習跨欄以外他還要舉著杠鈴做深蹲,每天都要做幾千個,另外還要做完幾千個仰臥起坐。我們能夠看到,劉翔的訓練中,跨欄訓練和體能訓練是同樣重要的。在雅典奧運會上,教練曾經說劉翔的成功除了技術上,更重要的是體能上比對手好一點。鄧亞萍和劉翔的成功經歷再一次驗證了,對于體育運動員來說體能訓練和技能訓練同樣重要,缺了哪一個都很難獲得成功。
三、重視運動員的心理變化
作為一名專業的陪練,要時刻關注運動員的心理狀況的變化。比如運動員在參加比賽時,發揮不好而沒有取得滿意的成績,作為陪練要適當鼓勵運動員。在運動員因為心情不好而懈怠訓練時,要及時與運動員進行溝通,幫助其解開心結并積極投入到訓練計劃中。同樣,在運動員因為比賽取得很好的成績而開始驕傲自滿,懈怠訓練的時候就需要陪練員及時與運動員溝通,讓其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同時為其擬定一個更高的目標,以實現運動員的自我突破。
四、因材施教
體育陪練員在陪練的過程中,首先要明確訓練的目標,然后再制定相應的訓練方案。在制定方案時不能夠僅僅根據既定的目標去盲目制定,陪練員需要根據運動員本身的特征為運動員制定最合適的訓練方案。比如說,如果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比較差,但是技術上又很到位,在進行訓練的時候就需要在保證技術訓練的基礎上加強身體素質的訓練,等到運動員的身體素質達到一定的要求時再調整訓練方案,使運動員在技術上和身體素質上都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再比如說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很好,而技術上卻不是很理想,在進行訓練時就應該在保證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水平的基礎上加強技術訓練。當然,技術訓練也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這里的技術訓練并不是一個具體的概念,而是一個非常籠統的概念,比如說有的運動員需要加強速度的訓練,有的需要加強彈跳能力的訓練,而有的則需要加強力量的訓練等等。具體的還是需要根據運動員的實際情況去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五、結束語
體育陪練員對于運動員的訓練有著巨大的影響。一個好的陪練員能夠提高運動員的運動水平,而一個差的運動員卻只能讓運動員的水平停滯不前甚至倒退。以上提出了一些體育陪練員可以采用的并能夠提高運動員運動水平的建議,陪練員在進行陪練時,一定要注重訓練目標的制定、訓練方案的調整、運動員的體能訓練以及運動員的心理狀態的變化等。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發揮陪練員的作用,使運動員的運動水平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 鄧運龍.競技體育陪練員的使用與選擇[J].中國體育教練員.2009.17(3):40-41.
[2] 李遠照,謝韜.快速提高少兒乒乓球技術水平的重要手段——陪練[J].湖北體育科技.19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