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京張鐵路工程紀略》全書敘述了京張鐵路工程所取得的成就,是京張鐵路較為完整的珍貴史料,內容包括勘測調查報告、修筑辦法、施工規劃、配套設施等,并附有工程圖。我國著名鐵路工程師詹天佑在這本書的編著上做出了重大貢獻。通過對《京張鐵路工程紀略》等史料的解讀,來了解一段真實的歷史。
關鍵詞:京張鐵路 關鍵點 探析
中日甲午戰爭后,我國鐵路建設需要借貸外資,但國際列強的借貸行為均帶有殖民侵略性質。外人與外資的滲透使得中國鐵路路權旁落,鐵路自辦呼聲高漲?!毒堣F路工程紀略》(以下簡稱《紀略》)作為主要參考史料,供后人詳細探究了京張鐵路的資金籌備、人員安排、路線測量和道路施工情況,從技術層面對隧道和橋梁建設做了細致描述。
一、《紀略》概述及史料價值
《紀略》是詹天佑根據工程施工路段的施工報告寫成的,記述了“起源、開辦各項情形及工程事宜”,這本著作的寫作目的在著作的開始就寫得非常明白:“不特可以考證事實,且以供工學家之參考。”
著作全文八萬六千字,分總綱、路線、軌道、土石、橋工等十章,并附“京門支路”“雞鳴山煤礦支路”等內容,全面記錄了京張鐵路的勘測、選線、建造情況,并且對京張鐵路“曲線”“坡度”“岔道”等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包括橋涵、山洞的詳細地址和尺寸,為日后的工業考察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也是后人研究京張鐵路建筑過程的第一手材料。著作除了記載京張鐵路的修建過程,還附有與之相關的奏章簡牘,便于后人了解當時的背景情況。同時,從詹天佑親自撰寫的《紀略》序言中,還可以看到他迎難而上、為國爭光、辛勤奉獻、苦心經營、樂觀豪邁的偉大情懷:
積久利興,獲有盈余;然其修路之款,實貸自英,修路之人,亦聘于英。更不得不力任其難,勉負重望。于是晝則手胼足胝,夜則繪圖計工,困苦經營,其成功之遲速利鈍,初何暇計耶?……前塵回首,如在夢寐中!蓋始則幾忘其難,繼則不敢畏難,且直欲自秘其難。浸假中道而廢,其不貽笑于鄰國者幾希!
《紀略》配有附圖,單獨成冊,按照章節排列共有62幅圖。《紀略》和附圖是詹天佑給后人留下的寶貴資料,記錄了京張鐵路的建設歷史與相關建筑,也為后人提供了完整珍貴的建筑史料。
二、《紀略》中的鐵路工程管理經驗
1905年至1909年,京張鐵路建設可謂工程浩大,困難重重。詹天佑時任該路總工程師兼會辦,負責京張鐵路的設計、組織、管理等全部工作。最后京張鐵路能夠提前兩年保質保量地完工,與這位卓越的工程師的工程管理經驗是密不可分的。在《紀略》這份寶貴的工程史料中,我們可以看到詹天佑工程管理經驗的大略。
京張鐵路全長數百里,地形地貌相對復雜,且峽谷密布,湍流急促,詹天佑經過反復測量和規劃,對這一工程進行了分段施工。每段施工路段銜接緊密,修建工作開展得有條不紊?!翱钟械⒄`釘道,致誤路工”,講述的就是全路修建中最長的懷來河大橋。詹天佑用裸車將百尺鋼梁運送至施工現場,運送過程“分運其地,即行按釘成橋,軌道尚未筑至,而橋梁已經告成”,以這一工程管理理念為指導,京張鐵路共建設125座橋梁,由于運籌得當,“道基既成,橋工亦竣”。
在開鑿最長的八達嶺隧道時,詹天佑采用的辦法是山頂開兩井。《紀略》中對這一工程施工技術的描述為:“直進井底,兩面動工分剖。”這種施工技術擴大了工作面,大大加快了工程進度。在開鑿居庸關隧道時,《紀略》中記錄的當時的地形地貌為:“山勢過高,距洞太遠,施工甚難。”因此,詹天佑不拘泥于開鑿長隧道通用的中部鑿井法,而是使用了兩端并鑿法,完成了這段京張鐵路最為繁復艱難的工程,克服了技術人員匱乏、設備短缺、技術水平相對落后的種種困難。詹天佑根據當地的地質條件,確定了炮眼的深淺后填埋了準確的炸藥量,組織施工隊伍晝夜施工。《紀略》中對于施工竣工交付使用后的結果的記載是“算度無毫厘之失”?!都o略》中還記述了詹天佑在這段工程施工的心得體會:“無一不當籌及,稍有疏虞,則坐糜巨款,功敗垂成?!爆F代鐵路工程建設中,對于全盤施工需要考慮的工程管理環節眾多,紛繁復雜,從造價、設計、招投標、采購、施工、檢驗、監理、驗收、維護等,到人力、物力、資金等,沒有一個完善系統的管理團隊是無法實現的。而早在一百多年前,詹天佑一人就已經將這些全盤思索并加以實施,可謂偉大。
根據《紀略》記載,當時采用了“投標承辦”“工人得資率以工作之多寡為衡”的管理方法,先進的管理方法,有利于工程的順利開展,在保證工程完成的同時,還節約了費用和時間。根據記載,各段土石的工價是不同的,工程承包者如果承辦不力,是會受到懲處的,如按照合同規章交罰款?!都o略》記載,在修建第三小段沙河至南口的路基時,春冬和夏秋四季分明,偶有山洪,對工程施工可謂雪上加霜。但是根據因承包土方的人“不甚得力”,便“屢經更換,嚴加催迫”,詹天佑在《紀略》中把這段工程管理的實踐總結為:“投標承辦”“費輕而成效速”,他認為以工作量多少作為工人工資標準的辦法是成功施工的經驗。這是現代企業運營中使用的按勞取酬的方法,不可不說是先進的管理經驗。
以詹天佑為首的管理團隊制定了嚴格的管理制度,對人員的管理包括:請假章程為一年里請假不可超過15天,過期扣發工資,有婚喪嫁娶的大事,準兩個月假并照發工資,每四年給假兩個月,等等。再例如在京張鐵路第一段通車前,就制定了客運、貨運票價和貨物等級分類標準等運輸規定,包括《行車規則》《車務特別規則》《火車站簽規則》《手執號志規則》《移車號志規則》《司機匠應遵守風閘規則》《車燈號志規則》《車隊長號志規則》《南口至康莊行車遇險救援辦法》等,上述規則的制定可見詹天佑對行車安全考慮非常詳盡。
基礎建設管理,在當時的鐵路工程管理中是最難的部分,例如施工建設用地購買是最容易出現腐敗的領域。詹天佑在《紀略》中記載,為了避免腐敗現象滋生,制定了二十六條購地章程,其中規定:“如有借故索取,短發價值,克扣平色,私相串通作種種情弊,一經告發,或經察覺,立即追究”,并鼓勵“破除情面懲不肖,獎勸勵慰賢者”。這一管理規定體現了獎懲分明的管理工作制度,保證了鐵路出工率,發揮了筑路工人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保證了京張鐵路的成功建成。
在造價管理問題和資金預算核算結算等問題上,詹天佑運用了精湛的技術對工程予以造價管理。根據《紀略》記載,京張鐵路工程設在南口的重要廠房,需要大量磚石,因此詹天佑就在那里設立了片石廠,以石代磚,節省了大量采購磚頭的費用,“所省甚巨”。節省下的費用用于修橋鑄造堤壩;在修建辦公用房時,詹天佑“一從儉樸,不務華瞻,以省糜費”;在節約的同時對質量并不放松管理。經過種種的措施,最后工程結束后費用竟還有結余。
三、《紀略》盡顯愛國主義思想
在《紀略》中,詹天佑提到,絕不“茍且速成”,表現了一個偉大的工程科學家對施工講求質量的思想。當時的清政府已處在帝國主義的奴役和踐踏之中,列強紛紛手持餐刀,妄圖在我國版圖上分得一杯羹。在當時落后的經濟和技術水平的背景下,為了免受帝國主義的恥笑,為中國人爭氣,詹天佑能夠將畢生的才華和智慧傾注在京張鐵路的建設中,這是愛國主義思想的充分體現,是詹天佑將愛國思想反映在工程管理上的寫照?!八蓍_筑伊始,襄事者僅二三人,復因事他調,相助益孤。只以此項路工實關大局,竊謂我國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須借重外人,引以為恥!”
詹天佑在技術上殫精竭慮,注重工程質量的管理和檢查。在建廠房時,不但精確計算各個施工工藝的原材料的“受力多寡”,而且在預算和選定材料時,“繪為土樣,附以說明,授之工頭。工頭即依圖建筑,有不如式者,監工監察之”。這表明,詹天佑對施工環節和施工技術非常重視,對工程監理工作做得非常到位,施工后的監察是反復而且認真的。根據史料記載,詹天佑從施工隧洞中出來,往往是身上沾著泥沙和煤灰的。在監察水泥灌漿質量時,他親自在施工場地檢測,發現質量問題立即要求返工整改。經過詹天佑精密巧妙的部署和設計以及親力親為的監督施工,加強管理和檢查,京張鐵路在交付使用后,施工質量得到了外國工程師的高度贊許和認可。這些都是詹天佑愛國的鐵證。詹天佑在勘測后對修造辦法進行總結,《紀略》如是記錄:“此路早成一日,公家即早獲一日之利潤。商旅亦早享一日之便安,外人亦早杜一日之覬覦?!边@種將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的思想,反對帝國主義侵占奪取我國權益,維護國家和民生的愛國精神,是詹天佑在京張鐵路施工和管理中傾盡一生精力的動力,從《紀略》可見一斑。詹天佑在《紀略》中展現的實事求是、務實求真、親力親為、探索研究的精神,絲毫沒有封建王朝官員的官僚之氣,正如詹天佑紀念碑文中描述的:“晝則繭足登山,夜則繪圖計工,無一息之安?!?/p>
透過《紀略》中的文字和圖片,我們仿佛再次接觸到了一百多年前中國鐵路的往事,看到了中華民族的滄桑巨變。如果詹天佑能夠看到今天我國經濟建設和鐵路運輸行業的大發展大繁榮,相信心中應該是欣慰的吧。
參考文獻:
[1] 段海龍.詹天佑與張綏鐵路[J].蘭臺世界,2013(28).
[2] “京張鐵路百年軌跡”內容提要[J].北京檔案,2014(12).
作 者:馬斌,青海民族大學本科在讀,研究方向:交通工程。
編 輯:杜碧媛 E?鄄mail: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