雋嬌
旖旎的風光和淳樸的民風,真實的自然之美與人文之美,吸引著無數慕名而來的旅行者,似乎抵達了林芝,便是進入了傳說中的理想凈土……
“集美自然”在林芝
林芝號稱“西藏江南”,雅魯藏布江在這里流入印度洋,形成了一條水汽和生命的通道,滋養著這片土地。林芝的首府八一鎮,車輛川流不息,街邊新型建筑林立,街頭巷尾遍布川菜館。火鍋店的趙老板操著一口濃重的四川口音說:“現在的八一鎮到處都是機會,旅游發展好得很。”這個移民城鎮以四川人居多,生活節奏既快速又緩慢,本地人快速接收著新興事物,卻也并未放棄祖先遺留下來的文明。
出了八一鎮,地勢漸為開闊,山川河谷的地貌逐一袒露。沿著驚、險、雄、奇的318國道一路向東,到波密大約210km,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美讓人窒息。過了通麥天險,前往易貢鄉方向,中國海拔最高的茶場——易貢茶場就在易貢鐵山腳下,柔美的湖水、碧綠的茶園、幽密的原始森林與云霧繚繞的鐵山渾然一體,恍若仙境。
對藏族人來說,茶是“生命之源泉,天神所賜之甘露”“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足見茶在藏族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和國內其他茶葉種植基地相比,易貢茶場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印度洋暖濕氣流隨沿魯藏布大峽谷而至,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光照適宜,給茶樹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其獨特之處還在于常年用高山雪水澆灌,不用化肥、農藥,產出的茶葉條緊秀美,色澤綠潤,茶多酚含量比其他茶葉高出一倍。
林芝自然之旅
推薦路線:醉美林芝5日行
D1:八一鎮—探訪易貢茶場—觀摩易貢藏刀的制作—夜宿嘎朗村
D2:嘎朗村—嘎朗湖—徒步崗云杉林—夜宿崗村
D3:崗村—體驗魯朗田園生活—魯朗林海—色季拉山口觀南迦巴瓦峰—八一鎮
D4:八一鎮—巴松措—尋遇秘境錯高村—結巴村—八一鎮
D5:八一鎮—昭才村珞巴族文化—南伊溝—八一鎮
崗云杉林是近幾年才開發的原始森林自然保護區,位于波密縣城以西22km的古鄉巴卡村。保護區內山巒起伏,千年云杉林依山而生,挺直高大,枝葉繁密,陽光透過枝葉的縫隙,在地上投射出重重疊疊的光斑,照在色彩斑斕的地衣上,在未晞的露珠折射下耀眼生輝。崗云杉林的儲林數目約為東北林區的4—5倍,是迄今所知世界上生產力最高的暗針葉林。除了云杉、華山松等針葉樹種,這里也有不少闊葉林混交,奇樹異枝遍布。
我們在保護區內徒步,當地村民說:“一定要沿著已有的小路走,若是進到森林深處,就會被這山中的神女藏起來,一生都出不來。”這大概是說云杉林面積廣闊,山高林深,走進去容易迷失方向。另外一層用意,應該是提醒外來者,對大自然要有敬畏之心。
途經草湖,有一段路要淌水而過,赤腳浸在長滿水草的冰水里,冰冷刺骨,讓人渾身一震。這段路當地人早就習以為常。林內物產豐富,手指粗細的雞血藤隨處可見,還有藥用價值極佳的靈芝、冬蟲夏草、高山貝母、姬松茸……大自然把這些寶物慷慨地饋贈給當地村民,淳樸的村民們也悉心養護這一方土地,愛護著林中的動植物,感恩自然的庇佑。
從波密縣城往西,沿川藏公路和帕龍藏布江西行17km,就到了嘎朗湖。湖面不大,但十分秀美,雪山、森林、經幡、藏房倒映湖中,賞心悅目。當地村民養的一群藏香豬在湖畔悠閑地散步,尋找雨后鮮美的菌類和植物根莖。相傳,嘎朗湖是兩千年前嘎朗王朝的建都之地,嘎朗王朝堪稱西藏最古老的王朝,歷經53代,直至1927年被西藏噶廈政府所滅。原來的王朝宮殿已蕩然無存,被荒草掩埋,只流下傳奇的故事,為這片湖光山色增添了一抹神秘。
林芝人文之旅
推薦路線:藏文化6日行
D1:拉薩—林芝,參觀中流砥柱、太昭古城、巴松措、林則獼猴園、秀巴古堡、吾金扎菩、嘎定天佛瀑布
D2:八一鎮參觀比日神山生態景區、世界柏樹王園林、尼洋閣
D3:八一鎮—米林,參觀喇嘛嶺、生態農業園、扎貢溝、體驗珞巴民俗風情
D4:米林—郎縣,參觀列山古墓、郎敦莊園、雅江巨柏
D5:郎縣—澤當,參觀藏王墓
D6:澤當參觀桑耶寺
山水與歲月的共同煉造
400年來,易貢拉嘎村依靠易貢鐵山的礦石、易貢湖水和大山里豐富的木材,以世代打造藏刀而聞名。易貢藏刀的傳承人西洛帶我們參觀了藏刀打制的合作社,里面有幾個敞開的工作間,依舊是原始手工作坊的風格。
制作易貢藏刀是個極其漫長的過程。首先要將3種易貢獨有的生鐵燒紅,錘打成一定形狀,然后合在一起,合成的過程是一個“秘密”,不允許外人參觀。剛打好的藏刀外表還非常粗糙,要在專門的石頭上人工打磨一個月,直到變得光滑鋒利。最后在刀柄下方打上有“易貢”字樣的印章,裝在用楓木、羊皮、牦牛皮草、白鯊魚皮或珍珠魚皮等天然材料精心制作的刀鞘里,一把易貢藏刀就算完成了。
易貢藏刀的特點是長、細、輕便,鋒利無比,不會生銹,特殊的波紋永在。這種刀曾經專供波密地區的上層人士使用,在藏區,擁有一把工藝、成色俱佳的易貢藏刀是值得自豪的事。
醉美田園新風尚
魯朗距離八一鎮80km,是我們此次林芝之行的最后一站。
有人說,稱魯朗為“東方瑞士”,是把魯朗說小了。這里的風光究竟如何,還要親自體驗過才有。徒步魯朗,可盡賞田園風光,遠山,近水,曼妙的田間小路,炊煙裊裊的藏式房舍,在各種花草的點綴下,構成一幅幅美輪美奐的圖景。6月的林芝,杜鵑花盡染,而有“喜馬拉雅藍罌粟”之稱的綠絨蒿才剛開始吐露花苞。想看到綠絨蒿并非易事,它生長在3500m以上濕潤的高山草甸和流石灘間,我在魯朗如愿以償地看到了這種奇花,有著絲綢般的花瓣和婀娜的身姿。
相傳,當年文成公主在這里找到了心中的“香巴拉”,魯朗鎮扎西崗村的名字就是經由文成公主的贊嘆而得來,“扎西崗”藏語意為“吉祥之地”。我們到白瑪村長家做客,傳統的藏式二層小樓,外觀以白色為主色,屋檐及門窗邊繪著各色藏式紋樣,很是雅致。白瑪村長熱情地招呼我們喝酥油茶,他說,再過一陣子就到了吃松茸的好時節,新鮮的松茸放在家里的爐子上烤至金黃,撒上一把鹽巴,再淋上酥油,是扎西崗村最好的待客佳肴。用這一古法烹制的松茸,保持著天然的清香與營養,與酥油搭配,更是酥滑爽口。
雖然即將與林芝道別,但下一次進藏計劃已在我的腦中初具輪廓。沒辦法,我已上癮。
林芝美食之旅
西藏傳統風味:青稞酒、糌粑、酥油茶烤藏香豬、營養豐富的雅江魚、油亮生輝的僜家手抓飯和珞巴族人自家釀制的黃酒。當然,到魯朗不吃石鍋雞是件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