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我國供給與需求的關系出現了較嚴重的失衡,政府強調從供給側入手解決供給結構問題。供給側改革會帶來眾多的資產重組、資產整合和資產報廢等事項,這些事項都與資產評估業務聯系緊密,因此需要大量的資產評估人才作支撐。但目前我國資產評估人才培養模式還存在著不少問題,如高等教育發展滯后,復合型培養模式比較欠缺,培養的針對性不夠等,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完善資產評估高等教育體系,豐富評估培養模式以及分層次培養評估人才來解決。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資產評估人才;培養問題
一、供給側改革下資產評估人才需求現狀
目前我國居民收入雖然不斷提高,海外購物,代購的業務層出不窮,但國內的實體經濟卻明顯下滑。國內傳統行業如鋼鐵、煤炭、水泥、電解鋁產能過剩,但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經濟體發展迅速,供需出現了較嚴重的失衡。單強調擴大內需難以解決目前的問題,近年中央強調從供給側方面著手,加快改革步伐。2015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兩次強調“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月李克強總理在“十三五”規劃綱要編制工作會議上稱,“要在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促進產業邁向中高端”,供給側改革在全國范圍內正式落定和實施。供給側改革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其目的是打造高質量的供給并挖掘出高價值。而資產評估的價值發現和價值管理功能可以為供給側改革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供給側改革的主要任務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資產評估行業就承接了很多以去產能為目的的兼并重組項目,用專業方法評估企業無形債務的價值,確保“僵尸企業”有序退出;在去庫存中,資產評估行業秉承職業操守,科學評估傳統行業過剩資產價值;在去桿杠中,資產評估為企業的資產證券化業務提供公允價值評估;在降成本和補短板中,資產評估既通過合理評估企業資產爭取低融資成本,又能評估創新技術促進企業在國際化競爭中取得優勢。資產評估專業知識在供給側改革過程中能得到充分的運用,供給側改革也迫切需要大批適應新形勢的高素質資產評估人才,但目前資產評估人才的培養還存在一些問題。
二、現有資產評估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資產評估行業從20世紀80年代起步,最初是為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而設立,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資產評估在企業股份制改造、上市等多個領域發揮著功效,但評估行業人才短板問題已逐漸暴露出來,如評估隊伍人才結構不合理,缺乏高端復合型人才等,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高等教育發展滯后。供給側改革背景下資產評估涉及的業務面比較寬廣,從業人員最好在學校經過全面、系統的訓練,才能具備較強綜合素質和業務素質。2005年,南京財經大學在全國率先開辦資產評估專業,到目前為止也不過11年時間。后續也有一些高校開辦此專業,廈門大學等學校還發展起來碩、博士點,但總體來看開設資產評估的高校并不多,而且主要以本科、專科為主,資產評估教育體系尚未構建完善,距離培養資產評估高層次人才還有較大距離。相較于發達國家,我國從事資產評估高層次理論研究的人才還比較少。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只有進一步完善高等教育體系,促進高校深入研究評估理論與技術,才能鼓勵評估行業實踐新的評估思路與方法,順利承接綜合性強的業務。
2.缺乏復合型培養模式。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資產評估行業更可能接觸到新型評估業務的一條龍服務要求。資本市場上,互聯網企業的兼并重組和交易咨詢,新媒體行業的高新技術評估都需要評估師具有更強的環境適應能力和時代競爭力。高素質的評估師既要具備扎實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社科知識,又要掌握資產評估專業知識,而且對財會、金融、法律、市場等也要有所涉獵。但由于歷史原因,很多評估從業人員都來自于會計專業,有些甚至來自工程、機械、建造等專業,人員的知識結構背景比較薄弱,承接大型綜合項目的可能性也會降低。學者們普遍認為當前的資產評估人才培養模式中存在著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方法和手段比較落后,實踐課程不夠等問題。
3.執業分級有待細化。2016年7月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資產評估法》,此法確定了資產評估行業的法律地位,具有里程碑意義。按照以往規定,資產評估報告要有兩名以上執業評估師簽名,但今年新出的《資產評估法》規定評估機構只有開展法定評估業務時,才需要兩名以上評估師簽名和蓋章。這也意味著從事咨詢和非法定評估業務無需評估師簽名和蓋章。其實美國早已經對資產評估師進行了分級,不同級別的評估師從事不同種類的評估工作,這有利于資產評估業健康、高效的發展。目前相關部門對于法定業務的規定還尚待明確。但可以肯定的是,此舉將降低資產評估非法定業務的從業門檻。也會大大解放執業評估師的勞動力,使執業評估師將更多精力放在專業性強、綜合性高的項目之上。《資產評估法》的出臺也給予了資產評估業職業分級的契機,使評估人才的培養更具針對性,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將促進評估行業更快速有效的發展。
三、資產評估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進及建議
1.發展評估高等教育。目前資產評估從業人員主要通過注冊資產評估師考試來獲取執業資格,但很多通過資格考試的人還不具備從業能力。一名合格的評估人員需要長時間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而高等教育則是培養的關鍵平臺。在供給側改革下應該積極發展資產評估高等教育,豐富完善高等教育體系,培養更多資產評估的碩士、博士生。此外,我國資產評估理論研究還不夠深入,有些實務發展甚至超過了理論研究,因此支持高校教師從事資產評估理論與方法研究就具有重大意義。不僅能為解決復雜的實務業務提供重要支撐,還能以科研促進教學,最終落實到培養優秀資產評估人才上。
2.豐富評估培養模式。資產評估作為重要的中介服務工作,要根據實務需求調整自己的培養模式。目前很多資產評估老師都是從原先的財務、會計專業轉變而來,理論底子較薄弱。而因教學、科研任務較重,比較少參加實踐工作。在課程安排上要重視實踐教學,先安排教師在資產評估公司進行學習,然后在學校開設更多的實訓課程,并且通過建立實踐基地、讓學生頂崗實習等方式豐富評估培養模式。創造好條件為社會輸送理論基礎扎實,動手能力強的高素質評估人才。
3.針對性地進行培養。根據《資產評估法》的最新規定,未來資產評估行業的崗位分工會圍繞法定業務、非法定業務展開,而不同業務對評估師的知識和技能要求不一樣。法定業務對評估師的需求層次高,非法定業務對評估師的需求層次低。供給側改革背景對資產評估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有層次,內涵更豐富的要求。基礎類的評估人員是否系統學習過資產評估知識并不重要,但要有操作能力、協作執行能力;而中高層次的評估人員不僅要全面、系統地掌握評估知識,還要具備良好的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溝通協調能力。要根據新形勢對不同類型人才的不同要求,有針對性地培養不同類型的評估學生。
參考文獻:
[1]蔣驍.資產評估行業應成為供給側改革的重要踐行者[J].中國資產評估,2016(4):18-19.
[2]賈金利.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地方高校傳媒人才培養模式[J].新聞知識,2016(4):69-72.
[3]于磊.我國資產評估行業人才培養體系研究[D].河北農業大學,2007:15-18.
[4]謝敏.動漫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山東社會科學,2015(12):331-332.
[5]方婷婷.以就業為導向構建高職外貿人才培養模式[J].教育與職業,2016(1).
作者簡介:歐陽瑩(1989.05-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助教,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