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金融危機還未退卻的情況下,世界經濟還面臨著極大的危機。特別是我國很多中小企業風險管理不到位,面臨著越來越復雜的財務風險。這些財務風險的存在,將會導致企業經營走下坡路甚至倒閉。因此,本文以有色集團為案例,研究有色集團的財務風險控制問題,這不但對有色集團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而且對有色冶煉行業有借鑒作用。
關鍵詞:財務風險控制;內部審計;治理機構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資本市場的長足進步,集團企業的規模和發展都已經逐漸進入正軌,為我國經濟建設貢獻力量。但是現階段集團企業發展在財務風險控制方面還存在一定問題,已經影響集團的正常運轉。這就需要會計工作人員結合集團發展實際和我國現行的法律規范、會計準則因地制宜的為集團經營過程中財務風險控制暴露的會計問題進行綜合整治,但是對于該問題的研究不但需要集團企業財務或會計部門進行研究,同時也需要管理層予以積極配合,綜合整治財務風險控制問題。
一、集團企業財務風險概述
財務風險是指公司財務結構不合理、融資不當使公司可能喪失償債能力而導致投資者預期收益下降的風險。和小企業相比,集團企業的組織結構更復雜、財務風險種類更多來源更廣。“集團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的意思是集團企業為了解決財務上的各種風險狀況在事前采用管理措施。如果企業面對財務風險的時候必須要首先評估和識別風險,從而才能做出有針對性的解決風險的決斷。風險評估、風險識別以及風險的規避是財務風險控制的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內,一下是這三個方面的全部內容:
風險評估:風險評估可以為集團企業的財務風險提供先天的依據。通過相關的財務數據進行數學統計法對數據進行量化的處理,根據不同的行業的特點做出評估方法或建立風險模型。先合理假設可能發生的財務問題的影響大小以及企業財務風險所發生的概率,從而進行具體的評估。
風險識別:集團企業的財務風險識別指的是將集團企業遇到的種種財政風險問題進行分類,從而分別出不同的風險對企業財政所造成的影響。判斷出企業集團產生風險的因素,進而預測出風險對企業財政所造成的影響對企業將來造成的不利因素。
風險規避:風險規避說白了就是提前對企業財政可能出現的財政問題進行避免,以及風險問題出現后對問題進行及時的作出有效的措施,使風險造成的損失降低。提前發現企業將會發生的財政風險,可以為企業防患于未然。
二、集團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存在的問題分析——以湖南有色金屬集團為例
近幾年來,有色金屬集團在項目建設、固定資產以及并購投資的投入一直在增長,相對的集團企業規模也在不斷壯大。然而,對于有色集團總資產的收益率處在很低的水平,而且對于企業的資本結構也不合理,就拿銀行貸款來說所占的資本總額竟然是最大的,將來可能會面臨著很大的償債風險。此外,有色集團公司資金一直處于不足的狀態,因為籌措資金的方式選擇十分單一,不利于企業的長期資產建設。
湖南有色金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有色集團”)是一家利用色金屬生產以及銷售為主業的大型國有獨資企業,在2004年7月被省人民政府批準而成立,由原中央下放湖南的7家企業與1家研究院組成(“7+1”)。
1.資金管理存在弊端
流動資金缺口是指有色集團在當年集團與子公司發展對流動資金的需求與流動資金實際規模的差距。有色集團2011年-2013年流動資金缺口規模分別為3.72億元、4.65億元及6.09億元,流動資金缺口不斷上升,且保持25%以上的增長率,流動資金缺口的擴張不利于企業財務風險的有效控制。造成該現象產生的原因首先是有色集團各子公司各自為政,造成集團整體流動資金缺口的不斷增加。
2.風險預警系統缺失
現階段有色集團財務風險預警機制不夠完善,只有簡單、低效、單一的預警系統,對于風險的預警主要集中在應收賬款規??刂?、項目成本費用控制上,但沒有針對集團整體財務情況建立相對完備的風險預警系統。對于財務風險的控制沒有事前計劃、事中監督、事后歸納的行為,在此條件下不但無法體現預警機制對財務風險控制的作用,且預警體系的過于死板可能會制約集團經營規模的擴張和生產方式的合理轉變。
3.內部審計有待健全
有色集團尚未建立能夠有效連接集團與子公司的內部審計機制。集團對于子公司經營情況監督不足,子公司存在虛報、粉飾報表的條件,而且管理層對于內部審計的重視程度也有待提高。根據2011年-2013年有色集團內部審計情況繪制成表。
根據上表數據能夠看出,有色集團內部審計并沒有覆蓋全面工作部門,無法滿足集團企業內部審計的需求,而且現階段有色集團內部審計部門的權威性較差,內部審計只集中在少數部門,無法體現內部審計工作的價值,且有色集團的內部審計工作人員往往還兼職財務工作,審計的效率偏低,工作人員綜合素質也有待提高,且管理層對于內部審計工作的忽略造成內部審計方式落后。
三、促進財務風險控制的對策建議
1.實現集團資金資源優化配置
有色集團可以逐步實現對各子公司社會金融機構的撤銷與整改,將所有子公司的結算賬戶都歸結到財務公司上,通過資金結算代替銀行結算,實現對資金的集中監控與管理,同時財務公司應該加強資金匯報與信息披露工作,財務公司定期向集團總部與所有子公司公示資金的使用方向與規模,加強集團與子公司對現有現金流量的準確把握,同時財務公司要實現對集團資金的統一調度,通過對資金運轉的有效監管,通過集團管理層賦予的調度權實現對整個集團日常資金的科學管理,在此模式下既能夠有效監督集團子公司的資金流向,也能夠通過集中支付把握集團發展方向,實現財務風險內部控制有效性的提升。
2.完善集團風險管理預警系統
有色集團的財務預警系統應包括安全、盈利等子系統,以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它以安全子系統為先導,盈利子系統為核心,現金流、周轉和負債等子系統為補充。該系統的運用主要是在確定警戒線的基礎上,明確相關責任目標,并通過指標實際值與期望值的對比,找出原因,從而控制集團成本費用的規模,調低產品價格和調整銷售結構。
3.建立健全集團內部審計機制
有色集團要實現的內部審計應該是以風險為立足點,通過有效的分析、串聯與審計整個集團經營情況,由傳統風險評估轉為風險控制。有色集團應該成立專門的內部審計工作小組,將工作重心轉移至協助集團與子公司提高經營效率,及時規避預期將產生的各類財務風險。通過加強對核心子公司、核心業務與破壞性嚴重的風險審計,不斷擴大審計范圍,實現內部審計工作與財務風險控制的有機結合,實現風險的有效評估,有效提升有色集團對于財務風險的掌控能力。
參考文獻:
[1]楊卓徊.金融風險防范與控制的研究[J].中國和外國企業家,2013(17)11-12
[2]黃益蓉.企業集團財務風險控制問題探究[J].科技致富向導,2011(21)34-35
[3]陳克.企業集團財務風險控制體系完美[J].中國總會計師,2013(04)56-58
作者簡介:李航宇(1992- ),女,遼寧沈陽人,現于沈陽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讀碩士研究生,專業: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