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啟鳳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石陂中心小學,福建南平 353402)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需走實用路線
李啟鳳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石陂中心小學,福建南平 353402)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需要走實用化路線。在閱讀形式、閱讀操作方面提出實用化設計,符合現(xiàn)代教學思想和學生思維成長規(guī)律。如何引導學生實施實用性閱讀,順利實現(xiàn)課堂閱讀目標,自然成為語文教師需要直面的課題。
小學語文;實用性;閱讀;教學策略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地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維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毙W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性工程,需要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掌握一定的閱讀教學技巧。教師要厘清閱讀相關概念,要對教材文本有深透理解,對學生個性特征有到位把握,這樣才能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學策略。
自主閱讀不是自由閱讀,而是以學生個體為閱讀主體的閱讀方式。小學生有自己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訴求,教師要根據(jù)其自身特點設計更多適合的閱讀方法。自主閱讀就是要充分放權給學生,讓學生自主選擇閱讀內容、自主選擇閱讀方法。語文課堂教學有比較固定的學習內容,讓學生自主選擇閱讀內容,主要針對不同側重點進行選擇。課外閱讀內容選擇也并不是完全讓學生自由,小學生沒有多少辨別能力,還需要教師提供一些規(guī)范要求。這里的自主閱讀是相對過去完全不自主而言的。
《爬山虎的腳》閱讀要求:能夠流利朗讀課文,讀懂文意,理清敘述順序,抓住文章主要內容,了解爬山虎的特點,學習觀察方法。教師閱讀設計采用了以學生自主閱讀為主的方式。教師大屏幕展示爬山虎的圖片,播放配音朗讀,給出閱讀提示:爬山虎有什么特點?爬山虎是如何攀援的?作者的語言有什么特色?你喜歡哪些語句,說說原因。學生開始閱讀文本,查閱相關資料,逐題解決。學習很扎實,效果很實在。
合作學習已經成為各個學科課堂教學的重要選項。在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自主選擇合作學習伙伴,合作完成閱讀任務,合作參與課堂活動。這也是一種比較有個性的閱讀方式。學生自由形成閱讀合作小組,可以增強小組合作能力。小組成員之間高度默契,可以形成重要戰(zhàn)斗力。合作閱讀不僅僅是小組討論,還有小組演繹、小組競賽、小組檢查等形式,需要針對不同閱讀任務制定不同的合作策略。
在學習《長城》時,教師讓學生進行合作閱讀,并給出小組討論題目: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寫長城的?作者站在長城上都想了些什么?為什么說長城在世界歷史上都是一個偉大的奇跡?學習本文后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要求小組組織成員輪流發(fā)言,最后形成小組意見在全班進行成果展示。教師讓小組討論閱讀,充分激活了班級學習氣氛。學生在思想交流過程中,逐漸形成感知共鳴。
想象源于學生思維活動,而學生思維啟動又多源于閱讀。文本閱讀可以給學生帶來情節(jié)、情景、情境,學生會由此及彼產生想象,自然生發(fā)更多虛擬影像。這種體驗活動不是空想,而是思想構建的過程。閱讀促使學生形成想象,就是要為學生提供精神食糧,幫助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閱讀形象,進而升級閱讀認知體系。
想象在閱讀教學中往往發(fā)揮騎兵的作用,在學習《秦兵馬俑》時,教師讓學生根據(jù)文本描寫想象秦朝時秦國滅六國的戰(zhàn)爭場景,可以結合一些影視鏡頭,說說當時戰(zhàn)爭場面的宏大,介紹當時兵將的裝束打扮,進而體會兵馬俑的由來,以及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教師讓學生展開聯(lián)想想象,對古戰(zhàn)場古代士兵的形象裝備進行描述,可以促使學生建立清晰印象。
體驗閱讀是一種實踐感知過程,文本外延到學生生活,閱讀行為也需要聯(lián)系生活,讓學生在閱讀基礎上進行實踐活動,實際是讓學生通過生活經歷實現(xiàn)閱讀理論驗證。閱讀描寫春色的文字,讓學生走進大自然去感受文字描繪的技巧;文本寫家庭生活,讓學生進入生活角色做體驗,也可以形成多元認知。體驗式閱讀,為學生的思想成長開辟了廣闊空間。
《搭石》閱讀時,教師讓學生為“搭石”寫一段富有哲理的話,然后經過篩選,被選中的“作品”要放到班級黑板報中展示。學生都積極行動起來,認真閱讀原文,精心撰寫哲言。課堂學習氣氛大好。讓學生撰寫哲言,給學生的認知升華提供了重要機會。
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往往將閱讀教學放在教學的黃金時段,通過學生自主閱讀、感知、討論、分析、歸納、整合、優(yōu)化等教學環(huán)節(jié),促使學生思維進入到問題核心,從而建立閱讀認知體系。為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要在閱讀內容選擇上給予學生更多自由,讓學生自己尋找閱讀側重點和切入點。教師對閱讀文本不進行統(tǒng)一設計,不提出閱讀要求,只是提出閱讀思考題,起到啟迪啟示的作用。
在學習《桂花雨》時,教師先讓學生自主閱讀文本,讓學生建立初步感知;然后利用多媒體展示閱讀內容選項,讓學生自由選擇閱讀內容和閱讀突破點。①課文寫什么事?說說事情過程。②課文寫了什么人?說說人物內心世界發(fā)生怎樣的變化。③課文語言有什么特色?說說語言好在什么地方。教師設計了三個閱讀方向,其實是給學生提供閱讀平臺。學生有了自主閱讀機會,思維自然明晰起來。這對提升學生閱讀主動性有一定幫助。
小學生認知基礎比較淺薄,自主閱讀文本可能會存在盲目性,教師給予適當引導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別是為學生提供自主閱讀方法,可以幫助學生矯正思維方向,贏得閱讀主動權。自由閱讀、合作閱讀、討論閱讀、比賽閱讀、檢查閱讀、演繹閱讀等,都屬于個性化閱讀方法,教師適當給學生推薦,可以給學生更多選擇。學生也會在具體閱讀實踐中總結高效閱讀方法,為提升閱讀效果發(fā)揮促進作用。
在學習《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時,教師給學生列出了眾多閱讀方法,學生很快就確定了閱讀方向。有不動聲色自由閱讀的,有同桌討論閱讀的,也有小組演繹閱讀的。特別是小組演繹閱讀,將文本內容進行角色分工,小組內排練課本劇。學生特別喜歡這種閱讀方法,參與度很高。
課內閱讀教學主要針對文本內容展開,但閱讀時空是無限的,教師在具體操作時,要注意拓展學生閱讀維度。教材文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師要根據(jù)學習內容,盡量擴大學生閱讀視野,要注意進行橫向延伸,幫助學生涉獵更廣闊的閱讀領域。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時,教師讓學生對人物性格進行全面剖析,而且給學生提供了更多抗日戰(zhàn)爭相關情節(jié)內容,擴大學生閱讀范圍,學生很快就完成了閱讀任務。閱讀教學有一定范圍,但閱讀內容是沒有界限的,教師要鼓勵學生開闊眼界,從而提升自身各方面素質。
小學語文閱讀方式眾多,而且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解讀。學生個體存在較大差異,在選擇閱讀方式時也具有差異性。閱讀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是最重要角色,而學生更是閱讀主體,教師要為學生閱讀提供引導幫助。教師的教學行為設計,要符合學生閱讀需要,為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更好的環(huán)境。
[1] 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操作要點[Z].中國臺州網,2012.
[2] 馬麗.個性化閱讀,高中語文教學的靈魂[J].學周刊,2013(4).
李啟鳳,1972年生,女,南平浦城人,現(xiàn)任教于浦城縣石陂中心小學,多次指導學生獲獎,縣級優(yōu)秀教師,中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