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年東
(福建省尤溪縣管前中學,福建三明 365116)
注重詞匯教學策略 提高英語教學效率
池年東
(福建省尤溪縣管前中學,福建三明 365116)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詞匯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因材施教,要指導學生掌握科學有效的詞匯學習方法,實施相應的詞匯教學策略,提高詞匯教學的有效性。
注重;英語詞匯;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效率
根據《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五級目標中對詞匯目標的四個要求,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了解所有學生的現有學情情況、英語水平及發展需求,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因材施教,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保持學習英語的信心,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獲得學習英語的成功感受,并讓他們在各個階段的學習中不斷進步,指導幫助學生掌握科學有效的詞匯學習方法,實施相應的詞匯教學策略,提高詞匯教學的有效性。
英語單詞的拼寫靠26個字母,而讀音卻靠48個音素。怎樣才能做到見詞能讀、聽音能寫,使拼寫與讀音在單詞上統一起來呢?人們在長期的學習使用過程中發現了英語讀音規則。比如字母a在重讀開音節中讀作/ei/,在重讀閉音節中讀作/?/;字母組合ea讀作/i:/、/e/、/ei/、/i?/或不發音等發音技巧、讀音規則。依照讀音規則記憶單詞的方法就是讀音規則記憶法,利用這種方法記憶單詞,能培養和提高學生把音、形、義三者統一起來的綜合記憶單詞的能力。從讀音規則入手去記憶單詞,使音、形、義統一到單詞上去,提高學生全面記詞能力。
學習記憶單詞必須先知其音和義,再由音帶形,音、形、義綜合記憶,做到見詞能讀、聽音能寫,牢固建立音和形之間的聯系,能說比較標準和流利的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借助實物、插圖、簡筆畫、多媒體課件等,先讓學生聽音,然后用實物知其義,這樣形象直觀、快捷方便,學生易于接受。
同時應讓學生熟練掌握元音字母在開音節、閉音節中的讀音以及常見的字母組合讀音規則,讓學生能聽讀音猜拼寫和看生詞猜讀音,并讓學生自己總結、歸納拼讀規則,努力做到“聽音知形,見形知音”,音、形、義結合學習詞匯還應注意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文,在運用中學,在運用中記,在運用中鞏固和擴大詞匯量,綜合高效記憶學習詞匯。
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英語的四種構詞方法:合成、派生、轉化和縮略。合成是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構成一個新詞;派生是指一個詞通過加前綴或后綴構成一個新詞;轉化是指由一類詞轉化為另一類或幾類詞;縮略是指一個詞通過縮略方法構成一個新詞。前三種方法構成的新詞詞義或詞性有變化,而第四種方法不改變原詞義。
如合成名詞:classroom(教室)、blackboard(黑板);合成形容詞:kind-hearted(好心的)、overtime(超時的);合成代詞:herself(她自己)、somebody/someone(某人)、nothing(沒有東西)、anything(任何東西);合成動詞:underline(在……下畫線)、overcome(克服);合成副詞:everywhere(到處)、somewhere(某處)、downstairs(在樓下);名詞轉化為動詞:water(水→澆水)、hand(手→傳遞)、color(顏色→染色)等。熟悉派生詞中一些前綴和后綴的不同詞性和詞義,加前綴可改變詞義,加后綴可改變詞性,讓學生根據構詞法基礎知識來歸納、判斷和記憶詞匯。
在對一些詞匯進行教學時,要有意識地啟發學生通過前綴和后綴記憶單詞,如like一詞,加前綴可變成 unlike(不像)或dislike(不喜歡);加后綴可變為likely(可能的)等,這樣學生可記憶一連串的詞匯,省時省力,記得牢且快。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求知的前提,一個人對他所感興趣的事物,總是表現出注意的傾向。教師在課堂上能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是決定教學成功的關鍵。首先,英語教師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根據初中生精力旺盛、活潑好動、求知欲強、愛聽故事等年齡和生理、心理的特點,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詞匯教學活動,避免死記硬背;把英語歌曲、競賽、游戲、猜謎、表演、欣賞詩歌、雙關語等引入課堂,利用實物、圖片、卡片、簡筆畫、動作等手段進行教學,讓枯燥無味的詞匯學習變得有聲有色、趣味盎然,從而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學生學習詞匯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學習效果。
其次,英語教師應該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愉快、寬松的情感氛圍,多鼓勵、多表揚,盡量不批評,使學生切實感受到教師的和藹、關心和愛護。使之“親其師,信其道”,師生間有了感情的共鳴,學生自然對英語課感興趣。教師應當始終有意識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其不斷處于最佳的學習狀態之中,對英語會學、善學、樂學。
教師應創設語言情境進行詞匯教學。將單詞放在具體語境中教學,讓學生在語境中領悟和運用詞匯,既能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其詞義,又有助于提高學生利用語境進行猜詞的能力,更有利于單詞在交際場合中正確使用。
在英語詞匯中,有許多單詞在不同的語境和句子中所表達出來的意義也完全不同,如this is 在This is a pen中是指示代詞中的近指某物,在This is my mom中是指介紹某人,在This is Michael speaking中是指打電話用語“我是……”等。正是由于詞匯的多義性,教師在講授單詞時一定要將其放在相應的語境中,讓學生知道什么時候使用這個詞、怎么用。在語境中領悟詞匯,在表達中運用詞匯,在活動中鞏固詞匯。這樣可使學生通過語境、表達、活動更加深刻地理解掌握單詞的用法和多種詞義,從而更加自如地運用單詞以及牢固地記憶這一單詞。
在初中詞匯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形成適合自己學習特點的詞匯學習方法,幫助學生不斷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引導學生采用正確有效的識記策略記憶單詞,如按音節記憶法、聯想法、歸納法、比較記憶法、分類記憶法、圖表記憶法、象形記憶法、口訣法等學習詞匯,構建詞匯知識網絡。指導學生學會使用詞典,做學習卡片、筆記,提高詞匯的復現率;有意識地收集英語鮮活詞匯、英語諺語、名人名言等,建立語言儲備。
同時注意把詞匯學習活動延伸到課外,努力引導學生通過互聯網+教育資源學習英語,下載英語學習App輔助學習英語,如有道詞典、金山詞霸、初中英語學習微信公眾號以及各種點讀卡等,收聽教材同步英語錄音、英語歌曲;觀看英語視頻、動畫電影;練習英語口語,閱讀英文書報刊等。也可以積極創造條件,引導學生建立班級或校園英語角、課堂值日報告,鼓勵學生多找機會用英語與朋友或來自英語國家的游客交談,讓學生主動學習積累詞匯,提高英語學習能力。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在詞匯教學過程中,要指導學生掌握科學有效的詞匯學習方法,實施相應的詞匯教學策略,提高詞匯教學的有效性。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董琦.優化詞匯教學策略提高教與學效率[J].英語教師,2015(16):91-93.
[3]駱永聰.中學英語詞匯教與學的策略探討[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3.
池年東,1968年生,福建省尤溪縣管前中學英語教師,主要從事初中英語教學研究,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