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小莉
(揚州市梅嶺中學京華城校區,江蘇揚州 225000)
注重邏輯思維培養 促進初中數學教學
佘小莉
(揚州市梅嶺中學京華城校區,江蘇揚州 225000)
數學是初中時期的一門主要學科,所以我們也在積極尋求一種適合的教學方法來促進學生在這一學科的發展。經過研究發現,在數學這門學科中,邏輯思維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要促進初中數學的發展,必須注重邏輯思維的培養。
邏輯思維;初中數學
邏輯思維能力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是至關重要的,因而初中數學的發展是依賴邏輯思維能力的。所以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是關鍵。學生只有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才能理清數學題目中的各種已知條件和所答問題之間的聯系,更好地理解題目,最終更好地完成題目。反之,如果學生不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那么他對題目的本質問題就不會有所了解,難以理解問題的本質,就解答不出問題。所以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很重要的。
邏輯思維能力是借助于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所進行的思考行動,是一種有條件、有步驟、有根據、漸進式的思維方式,是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核心內容。所以中學階段,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十分必要的。
初中這一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一個特殊時期,他們對感性材料更加感興趣。感性認識在認識中占據主導作用,但是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更要注重語言理性的認識,所以我們要組織學生從感性到理性進行抽象概括。只有對數學材料有理性的認識,我們才能真正理清數學問題的關鍵所在,幫助學生建立新的概念。這種抽象概括會慢慢引導學生對其他問題進行抽象概括,促進其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
在中學數學教學中,有很多知識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這就要求中學的教育工作者熟悉掌握課本知識,理清各個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采用適當可行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遷移,讓學生用已學知識去判斷問題,然后引出新知識逐步擴展他們的認知結構。此外,在教學過程中,舊知識的引出也是十分重要的。利用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對舊知識進行鞏固復習,可謂是一舉兩得。
學生學習數學時,是從“理解概念—認識原理—掌握方法”循序漸進的,最終完成了從個別到一般的發展過程,但是數學教學對學生的最終要求是要掌握從一般到個別的運用。這指的是學生要把所學內容、方法具體化,結合各個題目的實際情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以免出現以偏概全的問題。因此,我們要加強基本訓練,強化變式訓練,重視練習中的比較,要結合實際情況,注意思維轉化。
數學教學中我們要教會學生所學知識進行分類、整理,這樣學生才能對所學知識有一個系統全面的認識。這也會促進學生思維的系統化,因為在整理過程中,學生對各個知識點之間的序列安排以及內在關聯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使知識在其頭腦中形成了一定的結構和整體。解決問題時,學生只要提取相關的知識點來應答。
邏輯思維具有多向性,所以在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我們要考慮到這一點,多方位地引導學生進行不同方向思維方式的訓練。思維方式的訓練是十分考究的。
要發展邏輯思維能力,我們首先必須對邏輯思維能力有足夠的了解,把握它的特性才有利于我們更好地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研究顯示,邏輯思維具有多向性:順向性,這種邏輯思維只注重一個條件和一個問題之間的關系,而且一般是需要學生利用已知條件來尋求問題的答案;逆向性,與順性思維相反,用問題去推導已知條件;橫向性,以一個知識點為中心,從側面去拓展這個問題,把它代入不同的情境去解決;發散性,這是指一個問題尋求不同的解決方案。這就要求我們在遇到數學問題時,要冷靜分析,選用正確的思維方向。
“萬變不離其宗”,這句話用在數學解題中是非常受用的,再復雜的題目也離不開基礎知識的鋪墊,所以基礎知識在數學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所有的數學題都是建立在基礎知識之上的。所以在數學解題中,我們的思維也不能脫離基礎知識,要依據基礎知識進行思維,這樣才能找到問題的關鍵點,有效地解決數學難題。
舊的知識是思維的基礎,而思維是掌握新知識的橋梁,所以舊知識與新知識的內在聯系的發現是思維發展的重要途徑。所以我們要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多進行聯想,并在新舊知識之間進行類比,在聯想和類比過程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就會得到發展。
邏輯思維能力不是一下就形成的,而是經過反復訓練才形成的,所以初中數學教育工作者要對學生進行反復的思維訓練。經過反復的思維能力,學生會形成一定的思維定式,有利于相同問題的快速解決。而且要引導學生多方向的思維,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的多向性。
思維品質直接影響邏輯思維能力的強弱,所以我們必須要注重對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培養。擁有良好的思維品質,才能加強思維能力,促進初中數學的進行和發展。
為了使學生擁有良好的思維品質,我們必須注重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度和靈活性。在培養過程中,教師的引導是十分重要的。教師應該注重引導學生多方面去考慮問題,鼓勵學生一題多解,還應該增加學生的變式訓練,盡可能訓練學生思維的敏捷度和靈活度。在解題過程中,要指導學生進行類比、聯想,增加思維的靈活性。
在數學教學中,知識之間的密切聯系應該得到關注。因為新舊知識之間的關系的明確,有利于我們在腦中形成一個系統認識。而且經過新舊知識之間的類比、聯想,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我們運用知識的能力。也進一步拓展了思維的寬度。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學生對知識之間的梳理分析,加深理解,培養思維的廣闊度和深刻性。
學生是獨立的個體,而且個體之間的差異是十分顯著的。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考慮到這個問題,盡可能讓學生獨立思考,用創新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思維的創造性和獨立性是以學生自主為前提的,所以教育工作者要盡可能開放課堂,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實踐中來培養思維的獨立性和創造性。
邏輯思維能力在數學教學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在初中數學中是重要內容。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方式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來選擇。基礎知識是思維發展的基礎,知識遷移和對比是邏輯思維能力發展的途徑,所以我們要從這幾方面考慮,才能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全面發展。
此外,思維品質的培養對思維能力的發展也是有一定影響的,所以在數學教學,要注重發散性思維,以及思維的獨立性和創造性。還有思維的深度和廣闊性也是十分關鍵的,而且要求學生在解題時思維敏捷、靈活,提高解題效率。總而言之,只有通過多方面、全方位地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才會健全發展,初中數學能力才會得到提升。
[1]王盛.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J].學周刊,2012(5).
[2]楊彥文.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或者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J].學周刊,2013(4).
佘小莉,1979年生,女,江蘇江都人,揚州市骨干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市優秀共產黨員,中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