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垚
(江蘇省靖江外國語學校,江蘇泰州 214500)
淺談初中歷史的案例教學法
吳 垚
(江蘇省靖江外國語學校,江蘇泰州 214500)
歷史學科是比較系統的抽象知識,運用案例教學法可以使復雜的知識形象化、典型化。初中學生的自主意識剛剛形成,正是灌輸思想文化的好時機,采用案例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觀察事物本身的發展規律,認識現實與歷史之間存在的聯系,從而培養初中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情懷,促進初中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利于初中生身心健康及全面發展。
初中歷史;案例教學法
如何教育好學生,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理解并吸收所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是每位老師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在歷史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法,不但能夠形象地展現出歷史重現的情景,而且能使學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學習起來更加容易接受,進而達到培養學生的獨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目的,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中國是一個古老的國家,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國家,積累了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然而初中生在學習歷史課程的時候,并不明白歷史的重要性,認為歷史只是一門考試分值所占較低的學科。教師也極少向學生講述歷史的重要性。如今的歷史課堂已經成為針對考試的機械性學習,沒有生機,課堂氣氛沉悶,學生一味地聽老師講。所謂的“聽天書”,用在此處正合適。以往教學方法的陳舊使得歷史這門學科失去了它本身的樂趣,變得枯燥無味,這就導致了很多初中生不喜歡歷史這門課程,甚至還出現了一些排斥心理。由于對歷史的不重視,最終導致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歷史成績較差。
面對這一現狀,教師不得不思考改進教學方法,改變這一缺陷,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興趣,重溫歷史文化。此時應積極鼓勵初中生參與教學過程,大膽提出問題,改變初中生死記硬背以及被動學習的現狀。同時在進行歷史教學方式的改革上,鼓勵教師去探索適用于初中生的新的教學方法,改進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為學生的學習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良好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我們所選用的歷史教材是北師大版的,以學生學習為主體來打造新的教材體系是北師大版歷史教材的特點之一。每個單元和章節要學習掌握的內容,都有明確的中心思想,歷史路線也相對較清楚。運用這種知識體系,學生接受起來,難度并不是很大。整體內容連接也比較緊密,前后課程貫穿起來,環環相扣。采用案例教學法之后,課堂內容更加豐富,改變了以往學生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提高了學習效率,學生的學習方式也變得多樣化,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通過采用案例教學法這一教學方式,再加上教師的精心講述與引導,然后結合學生的自主思考、質疑和討論,讓學生通過案例分析后的直觀感受和認真觀察,從而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轉變了以往那種只靠教師來灌輸的思想,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方法,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地體現了自身的主體地位。以往教師的課程千篇一律,大都是一個版本,時間久了學生就會產生疲勞感,失去對歷史學習的興趣。使用案例教學法讓歷史知識變得生動形象起來,對于教師也更輕松。
在運用案例教學法的過程中,選擇有說服力的案例,可以讓學生進行情景的設想演練,開展教學活動的互動環節。比如,教師講到唐朝初盛時期的內容時,應該分析統治者吸取的前朝教訓,后來經過廣開言路,重視經濟的發展,最終推動了唐朝興盛。教師采取每個時期的特點,然后加入模仿這個時期的情景內容,這樣更能使學生感受到當時所處的統治環境。另外,由唐朝的興盛繁榮可以聯想到當今美國的唐人街,并加以講解,讓學生在生活當中就可以感受到唐朝文化的魅力,并且提高其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在初中歷史的學習中,案例教學法的融入使學生有了對歷史知識學習的積極性。
課堂教學對學生來說是最重要的環節,一節課如果課堂上不能解決問題,那么學生就很難掌握知識的重點,循環往復便會有放棄的心態,所以教師要盡量保證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果。因此,注重講課的方式和調動課堂氣氛是必要的。課堂上的教學時間是有限制的,能夠學到的知識也是非常有限的。但是課堂學習的任務量又相對較大,在這種情況下,采用案例教學法很實用。
采用案例教學方法,教學的內容和方式往往要比常規的教學方法豐富得多,增大了教學資源的擴展,使學生更容易理解。運用案例教學法能夠把課堂枯燥無味的學習變成故事游戲,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進行學習,讓學生有更多的學習機會和更多的表現自己的機會,從而得到全面發展。在歷史課堂上,一些經典案例的講述,活躍了課堂氣氛,能夠讓學生又快又好地達到學習目的,并且有效地提高了課堂學習的效率。
案例教學法被運用到初中歷史教學中,可以著重表現出重難點教學內容。傳統的教學方法解決不了的問題通過案例教學法,可以將抽象難記的歷史知識予以形象化,學生更容易領悟。傳統的教學模式對重點、難點無法達到的教學任務運用案例教學法后得到了彌補,甚至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案例教學法,使學生的學習效果有所提高,也減輕了老師的教學負擔,更容易讓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要點,大大減輕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
利用案例教學法來營造教學環境,把抽象轉換為具體,從而使教學內容得到進一步深化。案例教學法能夠展現出一個接近真實的情景,通過案例闡述觀點更加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能讓更多的學生發現歷史這門學科的魅力。在案例教學法下進行學習,復雜的課程也能簡單有效地開展,從而把獲取的新舊知識連接起來,達到舉一反三的學習效果。
把兩個原本沒有關系的概念或認知相互關聯的能力是人類的思維創造能力,它是創造力的一個重要元素和指標。讓中學生對兩個看起來毫不相關的事物進行大膽的假設和猜想,就好像給了學生一個盡情馳騁的空間。在歷史知識中,創新思維很重要,因為歷史的發展演變過程是有聯系的,發揮想象力才能把知識串聯起來,才能活學活用。因此,在教學中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去發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使他們遨游在知識的海洋中,不受任何約束。
采用案例教學法開闊了學生的思路,讓學生感受到原來學習歷史也很簡單。通過案例教學法,真正落實了新課程標準的教育方向,讓學生通過歷史教學,學到真正屬于他們的知識,不但掌握了歷史知識,而且促進了人文素養的全面發展。案例教學法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讓學生在討論發言的過程中,學會積極分析問題,使他們從心里認可歷史學科。歷史課程融入案例教學法使得書本知識不那么抽象難懂,把歷史文化有效地串聯起來,提升了中學生的學習熱情。案例教學法之下的歷史教學,真正讓初中生了解歷史、走進歷史、熟記歷史,充分提升了他們對歷史知識的認知。
[1]陳艷.讓初中歷史活動課切實有效[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1(4).
[2]張愛玉.芻議利用歷史人物在歷史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之策略[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10).
吳垚,1987年生,男,江蘇靖江人,現任江蘇省靖江外國語八年級歷史備課組組長,2008年進入靖江教育系統從事中學歷史教學工作,從教期間有多篇歷史論文獲省級獎項,有多個課件設計獲得省市級獎項,參與過多個省級及市級課題研究并已完成結題,中學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