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敏潔
(江蘇省江陰市要塞中學,江蘇江陰 214400)
初中音樂教學要提倡互動式教學,要在教學中巧妙創設互動情境,讓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展開靈動的互動活動,帶動課堂的活躍氛圍[1]。互動情境的創設能充分調動中學生學習的熱情,把教學中的“要我學”狀態改變成“我要學”狀態,讓中學生的思維得到良好的開發,把課堂的形式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彰顯學生的創新個性,充分拓展音樂教學的能動空間,打造活力飛揚的音樂課堂。
音樂課堂中,教師要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能力,要讓中學生在自主探索中學習歌唱。觀察的過程也是彼此互動學習的過程,教師要在課堂中多給學生觀察的機會,讓他們形成良好的互動交流氛圍,在觀察中自主研究,相互研討,提升自己的音樂綜合能力,讓課堂成為學生自己的課堂,發揮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例如,在學習歌曲《愛星滿天》時,我就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展開了相互之間的互動觀察活動,讓他們結合互動觀察展開自主研究,提升音樂的表演能力,也在相互交流中增加課堂的愉悅氛圍。為了讓學生在表演當中更自如,并學會情感投入,我開展了表演互評的活動,讓學生自己當評委,針對舞臺上表演的學生,進行深入細致地觀察、分析,在表演結束后根據學生的現場表現,給予客觀公正的評價,這就需要學生們學會觀察,認真對待每一名同學的歌唱表演,要學會去發現表演過程中同學的優點與缺點,并運用恰當的評價語言進行互評,通過相互之間的自主研究討論活動,來提高自身及表演同學的歌唱表演能力,讓他們在活動中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之間的進步,這樣的互動交流能很好地激發中學生課堂的主動性,有效開發音樂課堂的能動空間。
中學生的思維是豐富的,他們具有很強的觀察能力,教師要多提供相互觀察的平臺,讓他們能在相互的觀察中彼此促進,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充分激發中學生課堂的能動性,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
初中的音樂課堂,要培養學生主動模仿的能力,通過生動的模仿互動活動,幫助學生深度體驗音樂作品,讓音樂課堂更加生動趣味。學生結合歌曲展開動作模仿,提升學生的音樂表現力,鍛煉學生的動作模仿能力。模仿互動讓音樂課堂更加快樂,激發了中學生學習的參與熱情。
例如,在學習歌曲《大海啊故鄉》時,我在歌曲學習的過程中,開展了動作模仿的一系列活動,為了更好地活躍氛圍,采用了游戲的形式,讓學生結合歌曲的單個樂句,進行動作的模仿及創造,來深化體驗歌詞的內涵,以便更好地把握歌曲的主題思想,幫助學生更完美地演繹音樂作品。為了便于學生順利開展互動模仿,我將學生圍成圓圈的隊形,讓他們隨意走動,展開動作的創編傳遞,將自己的動作傳遞給自己選擇的同學,體現模仿活動的自由性和愉悅性。教師在模仿互動中應該和學生融在一起,這樣有利于進一步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促進課堂和諧氛圍的形成。互動的模仿在快樂的氣氛中融洽進行,學生們積極地參與動作模仿的活動,結合動作模仿全面感知歌曲的內涵,在游戲式的情境創設中提升音樂課堂的教學效率。
中學階段的音樂教學,要鍛煉學生的模仿能力,并且要激發學生的主動模仿行為,讓他們積極參與到模仿活動中,體現自愿參與、積極互動的原則,幫助學生展開深刻的體驗,讓音樂課堂在互動模仿活動的情境創設中,更具生動性和豐富性。
中學的音樂課堂應該是豐富多彩的,要體現藝術之間的整合,要引導學生多維思考,讓音樂課堂更加的多元化。學生們在靈動思維的帶動中,將繪畫元素巧妙整合到音樂教學中,運用繪畫藝術的互動情境創設去帶動音樂課堂的靈動性。
例如,在學習歌曲《好大一棵樹》時,我就在課堂中巧妙開展了藝術整合的教學活動,在音樂歌唱活動中,讓學生結合歌曲內容展開豐富的想象,將美術繪畫引入音樂課堂,以此來開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讓他們將自己的實際和歌曲作品巧妙結合,用不同的藝術形式來表現音樂作品,創作出屬于自己的個性藝術。為了激發中學生創作的靈感,提升創作的質量,我進行了繪畫前的言語引導:“同學們,《好大一棵樹》是一首贊美老師的歌曲,在演唱這首歌曲的時候,你想到了你生命中的哪位老師?你們的頭腦中會不會浮現與老師朝夕相處的一幕幕場景?讓我們把頭腦中的畫面用畫筆記錄下來,用這種方式來表達你內心對老師的愛。”教師言語引導學生展開繪畫作品的創作,并在創作完成后鼓勵學生進行作品的互動觀摩,用這種互動交流來激發音樂課堂的活躍性。
用藝術整合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多維表現,是生動音樂課堂的一種良好途徑,把美術與音樂兩種藝術巧妙地結合,幫助中學生提升思維的靈動性,讓藝術整合的互動情境創設來生動和豐富音樂課堂。
初中的音樂課要鍛煉學生的綜合音樂能力,鼓勵學生個性的發展,通過多彩的音樂活動去幫助學生發展創新能力。學生在音樂課堂中要展開豐富的想象力,運用自由的想象去帶動自身的創造能力,用自己獨特的理念和想法去展現音樂作品的主題,運用凸現個性的特色表現去創設活躍的情境氛圍,呈現音樂課堂的無限魅力[2]。
例如,在學習歌曲《長江之歌》時,我就在課堂學習的拓展環節,展開了創新思維的訓練活動,激發學生在拓展中積極主動的創編,讓他們在創編活動中開發自己的綜合音樂能力,通過這些綜合表現,來促進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讓他們在自由的創造中發揮自己的特長,樹立自信心,充分感知互動創編的快樂,享受音樂創編的過程,并通過互動交流表演,來展現個性的自我,提升自己的音樂表現力。教師在互動創編中可以組織學生結成小組的形式,用小組的合作創編來提升課堂的高效性,也讓創編質量有所提升。創編過程中,教師可以走進學生的活動當中,適時引導、積極鼓勵,保障課堂活動更加順利地開展,學生們在創編中思維靈活,呈現出豐富多彩的藝術表演形式,如詩朗誦《長江之歌》、歌伴舞《長江之歌》、繪畫美術作品《長江之歌》、舞蹈《長江之歌》等等,教師要針對學生們的優秀表現給予肯定式的鼓勵,要讓拓展環節成為鍛煉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空間,讓學生們在教師創設的互動創編情境中充分感知音樂課堂的快樂和生動。
音樂教師要注重鍛煉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激發他們在愉悅的課堂中自由的創編,有效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結合課堂的多彩活動,教師要巧妙開發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鼓勵學生創作當中的個性發展,讓他們成為有獨到見解的課堂主體。
在初中音樂課堂中,教師要多創設互動情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互動活動,充分拓展音樂教學的能動空間,開發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動性,使他們成為音樂課堂的主人。音樂教師要講求教學方法,多制造學生互動的機會,讓他們在快樂中互動,在互動中提升課堂的高效性,借助互動情境的創設,打造輕松、愉悅、生動、高效的音樂課堂。
[1]呂光明.情感教學在初中音樂中應用的研究[J].北方音樂,2015,(9):104.
[2]唐軍.淺議情感教育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7,(20):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