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賢海,孫華云,陳 彬,董 波(.四川省瀘縣農林局喻寺農林站,四川 瀘州 64607;.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四川 瀘州 60066)
雜交水稻直播種植技術
杜賢海1,孫華云2,陳 彬1,董 波1
(1.四川省瀘縣農林局喻寺農林站,四川 瀘州 646107;2.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四川 瀘州 610066)
水稻是人類主食植物品種之一,其種植技術通過了由量變到質變的發展歷程。產量也經歷了由低產到超高產的變革。耕作種植過程則發生了由原始的自然免耕種植→耕翻種植→少耕和多年免耕種植的演變。水稻栽秧方式由自然生長過渡到人工育秧移栽,再到當今的規范化栽培,其目的是提高產量和品質,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發展需求。隨著現代社會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在水稻生產上不僅要求其產量要穩定和增長,更為重要的是既要綠色安全,又要節本增效,這就給我們農業生產者和農業科技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試驗、示范,從中探索出更適合于現代農村勞動力結構與條件的生產技術流程用于現實生產,是當代農業科技人員的一項重要任務。
雜交水稻直播種植;節本增效;新模式
直播種植雜交水稻(早稻、中稻、一季晚稻)需要將淺腳稻田每年耕翻一次(用旋耕機耕一次要支付耕翻費100.00元/666.7m2),開溝整田等工作時間10h/666.7m2,折算工資125.00元/666.7m2,深腳田可幾年耕翻一次,即將板田直接開廂整平播種(省耕翻費100.00元/666.7m2);播種和壓種入泥要5h/666.7m2,折算工資62.50元/666.7m2,合計折資287.50~187.50元/666.7m2。育秧移栽整秧田和播種要耗時8h/666.7m2,折算工資100.00元/666.7m2,人工扯秧、運秧、栽秧22h/666.7m2,折算工資275.00元/666.7m2,購置地膜、竹片等折算45.00元/666.7m2,合計折資420.00元/666.7m2。直播種植用種1kg/666.7m2,折資80.00元/666.7m2,育苗移栽用種0.75kg/666.7m2,折資60.00元/666.7m2。兩者在肥料、農藥、管水、產量、收割等方面相同的情況下,直播種植比育秧移栽要節約開支100~200元/666.7m2以上(見表1)。
在進行雜交水稻直播種植時,可根據品種特性和勞動力情況實行分期播種,也可搞直播種植與育秧移栽相結合,這樣就可緩解栽秧、收割用工相對集中的矛盾。

表1 直播種植與育秧移栽比較
2.1 品種選擇
因雜交水稻品種生育期不同,所以在直播種植中首先要據當地實際情況確定最適生育期的品種,做到趨利避害,充分利用水、熱、光等自然資源,讓水稻抽穗揚花期錯過高溫伏旱、低溫、陰雨等不良天氣危害,提高結實率和品質,達到穩產、高產、優質之目的。2015年6月30日至7月6日的低溫陰雨天氣導致大部分水稻品種的揚花結實率下降10%~15%(極端最低溫度19.6℃),有的品種部分穗子結實率為零。從2015年冬水田雜交中稻品種旌優127、瀘優908(豐產性、抗倒性等比較強)的不同直播種植試驗來看,這兩個品種的生育期在此地區正常,抽穗揚花期錯過了低溫陰雨天氣危害,其結實率和產量沒有受到影響(從播種到抽穗揚花期溫度處于偏高狀態,導致全生育期比正常年份縮短10d左右)。2016年雜交中稻品種瀘優908在分期直播后經受了不同程度的低溫,但都表現正常。在品種選擇上一定要選擇抗倒性強的品種,否則會因水稻基部節間入泥淺而產生倒伏,造成不必要的減產損失。
2.2 適時播種
雜交早、中稻可同期播種。直播種植的生育期會縮短,因此在確定播種期時要選擇適應當地氣候的品種。從2015年直播種植結果來看,瀘優908地膜育秧(播種出苗期為3月12日),移栽全生育期在150d左右,完熟期8月12日;直播種植的播種出苗期為3月27日,完熟期8月12日,全生育期只有135d。旌優127地膜育秧(播種出苗期為3月12日)移栽全生育期在145d左右,完熟期8月7日;直播種植的播種出苗期為3月22日,完熟期8月11日,全生育期只有139d;另一直播種植的播種出苗期為4月1日,完熟期8月12日,全生育期只有131d。在溫光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當早播利于提高產量。
一季晚稻在5月20~25日播種比較安全。2016年,6.67hm2示范田一季晚稻直播種植的內7優39、川優9527在5月12日播種,由于播種過早,在8月18~24日的抽穗期遭遇了35℃及以上的高溫天氣危害,其中8月24日40.6℃、8月25日41.5℃,導致揚花結實率嚴重降低;而瀘優908在5月20日播種,8月23日始穗,9月23日收割,其揚花結實率正常。
在確定早、中稻播期時一定要充分考慮當地不良天氣對秧苗的危害,如果播種過早,芽谷和弱小秧苗可能會遭遇低溫天氣的冷害,導致爛種、死秧。從2015年冬水田雜交中稻品種不同直播種植試驗來看,因從播種到秧苗期大氣溫度處于偏高狀態,沒有出現因低溫危害導致爛種和死秧;2016年雜交中稻于3月22日至4月3日直播后芽谷與秧苗經受了低溫、陰雨天氣,但無影響。從試驗、示范結果證明,安全播種期安排在3月20日至4月5日為宜,因這個時間播的種子或生長起來的秧苗遭遇低溫天氣危害損失小,利于種子出苗和秧苗正常生長,形成高產群體。一季晚稻直播無低溫天氣,出苗快。
2.3 直播田整理
直播田整理是直接關系到種子出苗率高低的基礎,如果稻田整理不平,在種子播種后,凹陷地因積水時間過長,會導致種子缺氧而造成爛種;凸出地如果沒有壓谷入泥,種子沒有充分吸脹不能出苗,也要造成爛種缺苗。為了解決田塊大平小不平的問題,應將田塊按2m開廂為宜(廂面凈寬1.8m左右),這樣利于小廂面整平,做到均勻播種、除草、勻密補稀、噴施農藥、關水等。廂溝深15~20cm,寬25~30cm。廂的四周溝要相通,便于水的排灌。田塊機耕后,人工開廂,對不平的廂面可以采取一邊一個人手執2m 長的手推秧扳壓平,這種方法不虧腰桿,易操作,速度快,省工,最后可用1m長的“木膩子”再填平廂面一次即可。一季晚稻直播時溫度高,出苗快,田塊經機耕后根據田塊大小開好邊溝和廂溝,整平播種。
2.4 合理密植
任何一個品種都必須做到合理密植,過稀過密都不能充分發揮其品種本身的分蘗、成穗、豐產、抗性的能力。用種量多少與直播時間相關,如果直播越早,大氣溫度不高和不穩定,種子自然出苗率會明顯下降,種子利用率不高。2015年試驗證明,早7d播種壓谷入泥的中稻種子自然成苗率為34.55%,遲播種7d的種子沒有壓谷入泥,自然成苗率為46.64%,兩個播種期相比,前者要比后者低12%以上,如果后者播種后壓谷入泥,其自然成苗率還會提高。播種量過大不僅增加用種成本,而且因密度過大反而導致減產,如2015年旌優127直播用種1.1kg/666.7m2,成苗折算行窩距為23cm×20cm,平均每粒種子有效穗11.66穗,理論測產722.41kg/666.7m2;播種量1.5kg/666.7m2,成苗折算行窩距為20cm×13cm,平均每粒種子有效穗7.2穗,理論測產662.41kg/666.7m2;前者比后者增產8.34%。因此,雜交中稻用種1kg/666.7m2,雜交早稻、一季晚稻用種1.25kg/666.7m2左右為宜。
2.5 種子催芽
為了提高種子的自然成苗率,將干種子用清水浸種12h,再放入40%強氯精200倍液中浸泡12h,然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再泡種48h (每24h換1次新鮮水)后,用青草催芽為粉嘴谷播種。青草催芽的方法是將泡脹種子用砂布袋子或砂網袋裝好后浸泡于35℃干凈溫水幾分鐘,再將種子袋放入壓有青草的大籮筐或大背篼等工具的青草中央,然后把青草壓緊升溫,經20~24h即達到粉嘴谷之催芽標準,中途將種子放入30~35℃的干凈水中浸泡一下,達到中途補水、換氣、翻勻種子的作用,從而提高種子出芽率,節約成本。
一季晚稻不必催芽,把干種子泡2d(每24h換新鮮水1次),在晴、陰天把泡后種子晾干水氣后直接撒種。
2.6 播種與勻密補稀
為了充分提高種子成苗率、形成豐產群體,在播種時分兩次播種,即先撒播70%的種子,然后再撒播30%的種子,這樣易做到播種均勻。在秧苗長到5葉期左右可以勻密補稀,提高產量。
2.7 田間灌溉
從播種壓谷入泥到稻苗針葉期,廂面保持濕潤,如果廂面蚯蚓泥過多,可淹淺水6h,如遇食谷類鳥、鼠危害在針葉期就可關淺水,這是防鳥、鼠危害的最好方法。
在秧苗一葉期后廂面關1cm深的“淺水”,保苗、促分蘗。隨著秧苗葉齡增加,田水進入正常管理。水稻臘熟期可適當放水曬田,促根下扎防倒伏。
2.8 除草
雜交水稻直播種植由于在針葉期不能關深水,導致多種雜草利用此條件生長,如果不進行除草就會使水稻秧苗生長受到嚴重危害,造成損失。除草的方法主要有適期關水,人工、生物、化學除草,即在一葉期后關淺水防控旱生性等雜草叢生;在雜草不多,且易除草的情況下進行人工除草;在未整田之前和在水稻分蘗盛期后進行養鴨、魚除草;在秧苗2~3葉期將廂面關為淺水或保持濕潤,用30%芐·二氯WP40~50g對水45kg均勻噴霧防除秧田稗草、空心蓮子草等絕大多數單雙子葉雜草,噴藥時不要重噴和漏噴,施藥后保持淺水層或廂面濕潤1 d即可。
2.9 防鳥、鴨子、鼠等危害
由于直播水稻從播種到針葉期為了提高種子出苗率不能關水,此時所播種子和萌芽種子有可能會遭到食谷類鳥、鴨子、鼠的危害,造成缺苗損失。2016年有一塊直播示范田超過3000m2,秧苗正處于針葉期,由于沒有及時關水,被麻雀發現后拔苗吃光稻谷,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另一塊超過1700m2的直播田,因在針葉期及時關“淺水”,沒有被麻雀危害。2016年5月一季晚稻在針葉期就關淺水無損害。直播田秧苗在分蘗盛期前易被鴨子壓倒,故不能放養鴨子。
2.10 平衡施肥
中等肥力田塊(紫色土)在整地前采用施中濃度糞水1500kg/667m2+尿素15~23kg/667m2+過磷酸鈣30~40kg/667m2+98%硫酸鋅1~1.5kg/666.7m2的一道清方法施肥,以后據苗情表現補施肥料。如果是粘性不強的砂田,在整田前可將中濃度糞水1500kg/667m2+尿素10~15kg/667m2+過磷酸鈣30~40kg/667m2+98%硫酸鋅1.5~2kg/666.7m2作底肥,在秧苗移栽后7d左右再施尿素10~8kg/667m2+氯化鉀5kg/666.7m2為追肥。
2.11 病蟲害防治
如果播種到針葉期田中沒水有螻蛄危害時,可關淺水淹沒12h趨走此害蟲,也可用2.5%溴氰菊酯EC8~12mL/667m2對水30kg/666.7m2噴霧防殺。秧苗3~4葉期用70%吡蟲啉WDG 2g/667m2或40%福弋2g/667m2對水30kg/666.7m2(機動噴霧器半廂藥液)均勻噴霧防治稻水象甲、蚜蟲(4月中、下旬)等蟲害;分蘗盛期用90%殺蟲單WP 40g/667m2對水30kg/666.7m2均勻噴霧防治稻水象甲和第一代螟蟲(5月上、中旬)等害蟲;雜交中稻始穗期用90%殺蟲單WP 40g/667m2+70%吡蟲啉WDG 2g/667m2+20%井岡霉素A型20g/667m2對水45kg/666.7m2(機動噴霧器1箱藥液)均勻噴防稻水象甲、第二代螟蟲、紋枯病、稻飛虱等病蟲害。
2.12 完熟收割中稻種好再生稻
雜交中稻+再生稻區在中稻齊穗后10d(中等肥力田)撒施尿素18~20kg/666.7m2,作為再生稻促芽肥。在田邊進去1m測算中稻籽粒100%黃后,剝查倒二節再生芽長到3cm左右時,選擇晴、陰天收割中稻,這樣利于中稻籽粒飽滿、增加千粒重,提高產量和品質;也利于再生芽萌發,形成豐產群體。
3.1 耕田整平
大塊淺腳田可用東方紅等拖拉機耕作整平,深腳、小塊田可用微耕機耕作整平,其具有整田速度快、省力、田平等優點。免耕田不用機械耕整。
3.2 病蟲害防治藥械
防治病蟲害可用機動或電動噴霧器或無人機噴藥,其具有噴藥速度快、省力、防效好等特點。
3.3 水稻收割機械
大塊淺腳田可用沃得、久保田等大型聯合收割機收割(再生稻60kg/666.7m2);小塊、深腳田選用鑫源4Z-0.5LB等微型聯合收割機收割(再生稻120kg/666.7m2);也可人工半機械化收割(再生稻200~300kg/666.7m2)。
經2015年試驗和2016年6.67hm2示范結果證明,由于直播種植基本苗充足,與常規育苗移栽相比一般可增產50kg/666.7m2左右。這項技術可使種植戶增收200~300元/666.7m2。
2016-11-30
杜賢海(1963-),男,四川省瀘縣人,瀘縣農林局喻寺農林站,高級農藝師,從事農業技術推廣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