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
如今人們對環境污染都比較關注,當空氣質量不佳時都會采取應對措施。可有一種“污染”卻常常被人們忽視,即婚姻環境的污染。比如認識的朋友婚姻生活不檢點;所在單位同事攀比包小三;甚至有些飯局、牌局上,有的人把包二奶當成炫耀資本,忠于婚姻的反而被譏諷為“一棵樹上吊死”、窩囊。嚴格來說,如上種種都可歸類于“婚姻污染源”。那么,當發現配偶身處這種不良環境時,要不要采取對策加以防范呢?
我們現在居住的小區,處處透著居家生活的氣息:小區廣場上,老人們悠閑地聚在一起曬太陽、閑聊;年輕的爸爸媽媽追著孩子滿地跑。晚飯后,我和老公也經常相伴下樓散散步。鄰居們相遇,會親切地互致問候,聊聊家常。我暗自慶幸當初的明智選擇,從那個“小三”聚居的地方搬到這里。
三年前,我們搬過一次家,住進了在某高檔小區新買的房子。小區位于中心商業區,交通便利,樓下就有個大超市。我平時愛逛街,以前需要專門抽時間買衣服,現在下樓就能搞定,感覺特方便。可搬家不久我就感覺這個小區有點怪:一個樓道里住的對門兒鄰居,幾乎見不著面,倒常能聽見半夜三更有人進進出出開門關門的聲音。
一次去商場,我無意中聽到兩名售貨員正對一位剛剛離開的美女指指點點,一個羨慕地說:“找個大款就是好,花錢如流水,每次來都挑最貴的買。”另一個卻說:“有什么好,當了幾年小三也沒轉正。”
我回去后對老公細說商場見聞,他睜大了眼睛看著我,沒說話。過了幾天,我快要忘記這件事的時候,老公神神秘秘地對我說:“老婆,告訴你一個秘密,你知道咱這個小區里都住著什么人嗎?”我不解:“什么人?”他說:“我今天去銀行,等號的時候一位大哥跟我閑聊,說咱這個小區里住著不少小三。因為咱這一帶有很多寫字樓,一些老板把小三藏在這兒,借口生意往來遮人耳目,方便出入。”聽老公這么一說,我著急起來:“人家不會把我也當小三吧?”老公上下打量了我一番,笑道:“你這樣的,小三家做保姆還差不多。”我啞然一笑,并沒在意小三小四這碼事。但不久之后我就發現,老公變了。
以前他是不喜歡逛商場的,下了班就窩在家里玩電腦,家里缺了什么讓他去買他還不耐煩。好像是突然之間,他喜歡去商場買東西了。剛開始的時候,回來以后他還眉飛色舞地給我講他遇到的美女。我反應遲鈍,沒有多想。有天回來他急不可耐地告訴我:“今天遇到我認識的一個小三,正獨自落寞地逛商場呢!包她的那個老板跟我們公司有合作,帶她去過我們公司,我們領導知道他倆的關系。原來她就住咱們小區,而且就住咱這幢樓。她讓我介紹你們認識,說以后大家可以一起玩。”我一聽很生氣,說:“恬不知恥,我才不跟小三做朋友。”老公卻說:“她肯定以為我也養了小三。我哪有那本事!”說完,看著我一臉壞笑。我當場警告他:“你若癡心妄想,我絕不輕饒你。”他壞笑著連連擺手:“放心,我可沒那個膽兒。”
盡管老公說自己沒那個膽兒,但我還是意識到了危險,開始對他嚴加防范。有天晚上我加班后回家,正好碰見老公跟兩個美女在樓道里談笑。回到家,他告訴我:“那個高個兒的就是上次我跟你提過的那個小三,那個矮點的是她同學。今天她倆去商場買東西,我們正巧碰上,她們邀我一起打麻將,說老板在家,三缺一。我也想結識一下那位老板,就去了。”我心里窩著火,壓抑著怒氣說:“玩得開心吧?”他說:“還行!”我說:“那小三是不是要介紹她同學給你啊?”老公這才收起笑臉,生氣地說:“神經病!”然后補充道,“我又不是老板。”言外之意,他要是老板還真敢包小三!
我當天便做出重大決定:賣房,買房,搬家。我把“小三窩點”的房子盡快脫了手,并在充分考察人文環境后買了現在這套房。老公曾激烈反對,說我瞎折騰。我說:“我折騰房子,是為了你將來不折騰這個家。”他明白了我的意思,嘴上說著“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行動上卻沒再阻攔我。
一個住宅小區,假如隨時隨地能遇見小三或小三的朋友,對正常夫妻或家庭來說確實是個潛在風險。假如發現自己的老公出現了要與小三接觸的苗頭,說明風險正急劇上升,果斷搬家或許是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