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姍
[摘要]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社會大動蕩與大變革時期,這一時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新興的力量逐漸崛起,社會日漸活躍,奴隸制度走向衰落最后崩潰,封建制日漸確立,奴隸改變身份獲得自由的機會增多。此時,新的社會結構、新的政治體制正在日益形成,各諸侯國開始進行社會變革,如吳起變法、商鞅變法、管仲變法等。各國變法均在政治、經濟以思想文化等方面做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這些措施客觀上推動了當時的科學技術發展,如在農業、手工業以冶鑄業等領域取得技術進步??茖W技術的發展反過來又促使各國進行社會變革,社會變革與科技發展是互相作用的一種關系。深入了解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變革與科技發展的關系,對當代我們要堅持什么樣的“中國道路”有著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春秋戰國 科技 社會變革 爭霸戰爭
[中圖分類號]C9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0-0066-02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和戰國(公元前475—前221年)是我國歷史上的社會大變革時期,在政治、經濟、思想等各個方面均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整個社會呈現了全新的面貌。在經濟方面,鐵器的使用與牛耕的推廣,使社會的生產力得到進一步發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進而引起了生產關系的變革;在政治方面,諸侯爭霸戰爭使奴隸制進一步破壞,給人民帶來了災難,但是這也加快了各國的變法,促進了中央集權式封建制度的最終確立;在思想文化方面,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變革,促進了科學技術的進步與思想文學藝術的活躍繁榮,形成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場面。
“生鐵冶鑄技術的產生和鐵器的普遍使用,使社會生產力得到很大提高,促進了農業、手工業、土木建筑工程的發展;天命觀的衰落和這個階層的崛起,促進了思想的解放和學術的繁榮,造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有力地推動了我國古代自然哲學和自然科學的發展,出現了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第一個高峰?!北疚木痛呵飸饑鴷r期各諸侯國在經濟、政治與思想文化方面的社會變革與農業等各方面的科學技術發展來說明當時的社會變革與科技發展的關系,為當代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提供寶貴財富。
一、經濟上的變革對科技發展的影響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爭霸戰爭不斷,為了發展自身的實力,在戰爭中取得勝利,各諸侯國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變法,如秦國商鞅變法、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等。這些變法均從經濟方面進行了改革,他們都主張廢除奴隸主貴族的特權,發展封建經濟,建立地主階級的統治,承認并且發展土地私有制。
西周時期以井田制為土地制度,“普天之下,莫非我王土”人們在貴族的田地里耕作,其積極性便被打消。到戰國商鞅“廢井田,開阡陌”,廢除了土地國有制,承認了土地私有制,極大提高了農民的勞動積極性。隨著鐵器的普及使用,引起了整個社會的農業技術基礎的改變。牛耕的使用加快了新農田的開發與使用,而且當時施肥與對農作物的病蟲害的防治已經應用,在中原地區還普遍使用桔槔來灌溉農田,這些措施極大提高了農產品的單位產量。農業是國民經濟的第一產業,農業的發展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生產力有了一定的進步。秦國的商鞅變法在經濟上主張“廢井田,開阡陌;重農抑商;統一度量衡”,這些主張的影響標志著封建領主經濟的崩潰與封建地主經濟的興起。
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不僅推動了當時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以社會結構社會階級的變化,而且促進了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治水,到戰國時期可以說在我國廣闊的大地上掀起了一個興修水利灌溉工程、治理水患的浪潮。如戰國時期的都江堰勘稱是世界水利史上的一個創舉,代表著我國當時水利工程的先進水平,使得成都平原成為旱澇保收的天府之國,至今仍為當地的百姓造福。我們所熟知的還有春秋時楚相孫叔敖修的芍陂,戰國時西門豹在魏國修的西門豹渠,水工鄭國在秦國修的鄭國渠等。“有些水利工程,雖然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航運輸,以至于行船出兵打仗,但是也有利于兩岸地區的水利灌溉?!庇纱宋覀兛梢钥闯?,即使在春秋戰國的社會大變革時期,科學技術也依然繼續發展,不管國家統治者出于一種什么目的去發展科技,不可否認的是此時的社會變革客觀上促進了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
二、政治上的變革對科技發展的影響
春秋戰國時期周王朝和各諸侯國橫征暴斂,開始進行爭霸戰爭,進行社會變革,各諸侯國的變革使奴隸制走向崩潰最終形成封建制度。盡管此時處于社會大動蕩時期,但是各諸侯國均頒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農業、手工業生產的政策,這是由于戰爭需要大量的人力支撐,可以說人口數量的多少在極大程度上影響著戰爭的成敗。我們知道,人的生存必然離不開糧食,因此,國家統治者不得不在社會變革時期極為重視農業的生產,改革農業生產技術來提高糧食的產量,外加上人民的辛勤勞動積極總結生產經驗,這些有效地促進了農業方面科學技術的發展。
春秋戰國時期的各諸侯國出于各自的政治需要,專門施行獎勵科技人才的政策,對當時的科學技術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統治者十分重視天文的觀測與研究,最著名的就是甘德與石申的《甘石星經》,與此同時,天文歷法也進入相對成熟的時期,出現了二十四節氣,這對農業的生產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這些政策雖然為科技發展提供了發展空間,但是由于社會處于動亂時代,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推動作用。
三、思想文化上的變革對科技發展的影響
“春秋戰國是一個生產技術和學術思想蓬勃發展的時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進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一個百花爭鳴、百家齊放的文化繁榮時期。各諸侯國的統治者都尊賢納士,提供了一個自由的學術環境,直接促進思想文化的發展,進而引發科學技術的繁榮。如齊國的統治者為這些賢士提供優厚的待遇,還給予他們一個崇高的社會地位,當時的齊國可以說在許多方面均取得很大的成就,《考工記》就是當時齊國所著,反映了當時技術發展的卓越水平,可以勘稱為我國最早的手工業百科全書。
“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是在與自然界長期接觸的過程中出現的。最早的科學技術只是作為一種經驗、知識而被人們掌握和利用。到春秋戰國時,各流派的學術思想極其活躍,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這些都為科學技術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辈浑y想象,相對輕松自由的思想環境下,這個時代出現了較為繁榮的科學技術局面,推動著科學技術的向前進步。
四、科技發展對社會變革的影響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同樣,社會的變革決定了科學技術的發展,科學技術的發展反作用于社會變革。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的社會變革引發了科學的變革,社會變革可以使科學繼續發展抑或停滯不前,由于各諸侯國推行的積極政策,決定了科學技術向前發展;反之,如有各諸侯國實施消極政策,則阻礙科學技術的發展,導致科學技術停滯不前。
科技發展反作用于社會變革。由于各諸侯國掌握了較為先進的農業、手工業等方面的技術,并且將這些技術付諸于實踐,從而促進了社會經濟的大發展,促進了本國經濟實力的提高。隨著科技的發展,國家統治者以及知識分子更能認識到技術的重要性,從而加深國家對各個方面的社會變革,這就有利于在爭霸戰爭中成為霸主。
但是,我們不得不提到的是,由于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的社會變革主要是為了在爭霸戰爭中取得勝利,所以,該時代的科學技術發展對當時社會也起到一定的消極影響,如將這些科學技術應用于戰爭,給廣大的勞苦人民帶來了災難。
五、結論
春秋戰國時期的各諸侯國統治者推行“以政裕民”的政治主張,為了在爭霸戰爭中獲勝,他們主要關心的是科學技術中那些能夠直接轉化為實用的東西?!八麄兊膭撛旎顒訜o不受到一定文化傳統中信仰意識、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心理特征、社會風尚等因素的滲透和影響?!痹谝欢ㄒ饬x上,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的科學技術在很多方面已經領先于世界,比如自然哲學、天文學、數學、農學、醫學、建筑學,等等?!按呵飸饑鴷r期的科學技術在中國科技史上還處于發軔期,但它為后世科學技術的進步、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p>
在日新月異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各國都意識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作用是越來越顯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直接關系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的強弱。我們的新中國在實現偉大的民族復興之路上,定要堅持走“中國道路”,堅持將社會變革與科學技術的發展結合起來,發揮社會變革對科技發展的積極作用,同時更要堅持和平的發展道路,為各國的發展創設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
通過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變革與科技發展的關系我們更深刻體會到,只有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科技才能夠迅速發展并且促進國家的綜合國力提升,只有堅持合理的社會變革,才能使科學技術更好地發揮積極作用。因此,我國現在要以史為鑒,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的和平發展道路,要客觀正確認識科學技術對社會帶來的作用,爭取早日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實現民族復興。
【參考文獻】
[1]晁福林.春秋戰國的社會變遷[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2]申先甲.中國春秋戰國科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史仲文.中國全史·中國秋春戰國科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袁運開,周瀚光.中國科學思想史(上卷)[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5]呂文郁.中華文化通志·春秋戰國文化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6]沈銘賢,王森洋.科學哲學導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7]王士平,申先甲.古希臘與中春秋戰國科技發展的比較研究[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5(02):46-52.
[8]馬衛東.戰國時代的科技進步與經濟發展[J].貴州社會科學,2012(07):78-83.
[9]李西澤.春秋戰國與古希臘時期科學思想比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8.
[10]李秋芳.試論春秋戰國時期齊國農業科技發展之原因[J].農業考古,2003(03):93-95+105.
[11]王大德.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的科技檔案[J].貴州檔案,1993(01):30-31.
責任編輯:張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