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鑫
[摘要]伴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科學技術水平也在隨之提升。數字出版類課程是我國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一個重點。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我國的高校數字出版類課程合作教學也擁有了一些有利的因素。當前的數字出版類課程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產業發展的需求,培養一批高素質高水平的數字出版類人才成為促進行業發展的重要動力。本篇文章立足于當前我國高等教育院校數字出版類課程的教學現狀,分析了數字出版類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新的時代形勢,分析了如何優化互聯網時代數字出版類課程合作教學模式。希望本篇文章能夠帶來相關行業人員一些借鑒和思考。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 數字出版 課堂合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0-0205-02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傳統出版業正在推陳出新,接納新的出版技術,數字出版是未來出版業發展的主流和主要方向。數字出版產業與傳統的出版產業有所不同,具備更多優質的特性,數字出版產業不僅呈現出多樣化的形式,而且內容豐富多彩。除此之外,數字出版產業對于行業從業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他們不僅需要具備應有的文字編輯基礎理論以及編輯出版知識儲備,還需要通曉計算機專業技術以及新媒體知識體系等新興領域。高等院校是我國專業人才培養與輸出的搖籃與通道。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帶給我國出版業一個全新的“改版”,高等院校出版類專業的教育體系也應該隨之發生改變。當前高等院校的出版類專業教育中存在著一些狹隘的教育思維,不僅不利于優秀出版人才的培養,也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一大阻礙。積極地探究互聯網時代數字出版類課程合作教學模式,成為當前相關行業專家學者研究的重點。
一、當前高校數字出版類課程教學現狀
(一)學科歸屬模糊,人才培養專業性不高
1983年,武漢大學首先開辦的圖書發行專業成為我國高校編輯出版類專業教育的起點,30多年之后的今天,我國設置編輯出版學專業教育的高等院校已經達到了一百多家。在我國高校的教學體系設置中,編輯出版學并非一級學科,不一樣的學校有著自身獨特的教學特點以及不同的教學實力水平。因此,不同的高等院校立足于自身教學能力,將編輯出版學設置在不同的專業下面,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此專業在高校教育中的學科歸屬相當模糊,沒有明確的界定。伴隨數字出版產業的不斷興起,對專業人才需求量的不斷擴大,我國一些高校開始在已有的編輯出版學的基礎上設置數字出版學相關專業,開設相關課程。但是成熟的教學體系以及明晰的學科歸屬,并沒有在當前高校數字出版類課程教學過程中得以應用和體現,缺乏學科專業性,人才培養的質量水平受到影響和制約。
(二)課程設置單一,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
數字出版產業跟傳統的出版業有所不同,數字出版業的行業形態更加豐富多樣,這也就要求從業人需具備豐富多樣的知識儲備,專業性與復合性成為數字出版產業人才的需求標簽。當前,我國高等院校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仍然將傳統的編輯出版理論知識教學作為教學的重點甚至是主體,并沒有根據數字出版產業的特點和需求與信息技術學科甚至經濟管理學科等進行一個合理的穿插與融合。比如,一部分高等院校并未開設網絡建設學科、平面設計學科、營銷管理、多媒體技術學科等,致使就讀于數字出版專業的學生不能夠掌握新媒體編輯技能,無法熟練地借助信息平臺進行業務操作,也不知悉市場的動態,課程設置得單一與不合理,也造成了教學模式多理論教學,缺乏實踐教學,大部分課程還是填鴨式的教學體制,對于數字出版類教學來說是一大弊端以及阻礙。
(三)教學設備投入不足,師資力量比較薄弱
數字出版產業因其自身的先進性與前沿性,決定了高校數學出版教學需要更加科學與超前。當前,我國大部分高校數字出版類專業教育的設備投入不足,很多教學內容缺乏教學設備的輔助,教師的課堂教學受到一定的限制,無法保證教學的效率以及教學質量。除此之外,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高等院校普遍存在數字出版類課程師資力量薄弱的情況。大部分高校的數字出版類師資的教師通常是傳統編輯出版專業的教師資源的共享,盡管保障了傳統出版教學的理論知識儲備資源,但是缺乏對于數字傳媒以及數字出版等領域的資源儲備,相關專業的復合型教師數量相對較少,一些高校甚至需要借調其他院校的教師課堂授課,還有一些高校由于師資力量欠缺,就去除了原本應該開設的相關課程。如此薄弱的教學硬件條件以及軟件條件難以滿足數字出版類人才的培養要求。
二、數字出版類課程教學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人才教育理念落后
高校教學活動的開展離不開教學理念的樹立。對于一個學校來說,教學理念是這個學校開展教學的指向標以及根基,教學理念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勢必就造成了人才培養質量水平不高。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進一步普及以及發展,數字出版類課程無論在哪一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改變,對于數字出版類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越來越多。但是當前高校并不先進的教學理念嚴重影響了人才培養計劃的優化,也成為復合型專業人才沒有大量呈現的主要原因。
(二)教育主管部門缺乏對數字出版類課程發展的重視
自從我國高等院校開設編輯出版專業以來,編輯出版學一直列入二級學科,大部分高校都將此專業設置在新聞傳播學的一個下屬學科里。對此,很多行業專家甚至一些學者多次呼吁設置出版學一級學科,但是就我國教育主管部門最新發布的高等院校本科專業目錄來看,對于編輯出版學這個學科并沒有發生任何變化,仍然是一個從屬性的二級學科,而且學科從屬模糊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這也就導致了高校數字出版類客場規范發展的過程更加緩慢和曲折,致使人才培養目標無法統一,人才培養質量更是得不到保障。
三、互聯網時代數字出版類課程合作教學模式優化具體措施
(一)借助互聯網時代的新思維樹立科學的教育理念
互聯網時代的盛行帶給出版行業信息化發展一個良好的平臺,甚至契機。對于一個高校來說,數字出版類課程合作教學質量的提升離不開教學理念的優化與完善。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之下,優化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帶來了很好的便利條件,豐富了學生的知識接受形式。高校應該積極地借助這一系列的良好條件,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理念,無論是教學方法還是教學內容,都要立足于學生的基礎甚至差異,科學規劃,通過互聯網的惠利,多樣化教學。除此之外,數字出版人才教育培養質量水平離不開師資力量水平的優化,信息時代不斷普及,新知識日益呈現,數字出版類的教師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知識儲備,終身學習,不斷進修,廣泛地進行相關學科的充電補充,豐富教學背景,拓展教學思維,優化自身的教學理念,完善知識結構體系,同時應該改變教師過去教學模式的教師角色,翻轉課堂,為培養專業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高校借助互聯網平臺,創新教育模式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一定程度上對于高校教學來說是一個有利之處,高校應該改變過去單一的面對面教學,拓寬線上教學的教育平臺,不斷地將兩種教學形式的結合轉變成數字出版類課程教學的一種新常態。數字出版類專業本身就是一個與信息技術聯系密切的專業,在教學專業設置上高校更應該推陳出新,不斷進行自主性創新。高校可以積極借助互聯網信息網絡,將不同高校的優質教學資源進行整合,結合數字出版相關企業的實際案例,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以及優質的教學資源,把教學過程中積累的知識體系以及習題集合等通過互聯網學習平臺給學生傳遞一個巨大的信息資源。除此之外,高校可以將一些復合交叉型學科的課程,進行教學視頻以及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實現教學資源共享,提升數字出版類課程合作教學模式的優化。
(三)借助行業力量,積極開展產學研一體化發展
互聯網時代是一個時代的轉型與反轉,數字出版類課程不僅理論基礎深厚,而且要求具有較強的實踐性。互聯網的發展在高校與企業以及科研院所之間形成了更便捷的聯系紐帶,對于數字出版類課程發展來說,理論基礎的學習是最基本的前提儲備,更是融會貫通的條件。高校應該積極地實現產學研一體化的成熟發展,有效地通過出版企業以及科研場所等組織的協助,進一步實現數字出版類課程教育的良性科學發展。積極地在校外設置教學實踐實訓基地,吸引企業與高校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讓學生在專業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實踐鍛煉,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進一步借助科研力量帶動教學質量的提升。學校應該定期邀請相關專業的專家學者走進學校的課堂進行講座,讓師生共同學習更前沿的數字出版教學知識,提升數字出版知識儲備容量,進一步促進數字出版類課程合作教學模式的完善。
四、結語
信息時代的高效與便捷惠及各個領域的同時,也給傳統產業帶來了全新的挑戰。傳統的出版業一方面享受互聯網時代的產業優化福利,另一方面也面臨著新的威脅。高校應該在行業革新的帶動下積極完善數字出版類課程合作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水平,為數字出版產業培育出更多優質的應用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魏秀榮.新形勢,新標準,新形象——淺析新時代的編輯人才[A].編輯人才論——中國編輯學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5(11).
[2]桂曉風.讓更多的編輯人才涌現和成長——關于編輯人才學研究的幾點思考[J].中國社會科學報[J].2015(09).
[3]王洪臣.創新性編輯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學協會201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14.
[4]魯家旗.職業資格制度是培養出版專業人才的重要舉措[A].編輯人才論——中國編輯學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5(07).
[5]蘇愛華,熊楚才,王賽群.加強編輯出版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的思考[A].第四屆中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5(02).
[6]陳翔交,吳利民.加大投入重點做好六大工作,全面推進數字出版產業發展[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6.
[7]周玲,李建軍.政府、社會與高校人才培養互動機制構建研究[A].科學支撐 科學發展——2015年促進中部崛起專家論壇暨第五屆湖北科技論文文集[C].2016.
[8]鄧蓉,李洪敏.編輯人才與期刊質量的探究[A].改革創新與科學發展——第九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14(02).
責任編輯:張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