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瑩 范醫民 王秋涯
內容提要:為了探析金磚國家高技術產品貿易的優勢,本文運用面板數據模型和出口相似度等方法分析檢驗金磚國家高技術產品出口的經濟增長聯動性、產業結構依附性、貿易互補性等技術特征,并采用ARMA模型對金磚國家高技術產品貿易發展趨勢進行預測,以期為提高中國高技術產品出口提供參考。
關鍵詞:金磚國家;高技術產品;計量模型;技術特征;演化趨勢
中圖分類號:F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148X(2017)01-0084-07
按照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對高技術產品的分類標準(將高技術產品分為航空航天產品、計算機及辦公設備、電子技術通信設備、醫藥品、科學儀器、電力機械設備、非電力機械設備、化學品和軍事武器九大類),基于金磚五國高技術產品2005-2014年出口的貿易數據,本文運用計量經濟模型分析金磚國家高技術產品出口的技術特征,并從金磚國家貿易與實體經濟、產業結構、貿易對象的關聯性及貿易優勢方面,預測金磚各國高技術產品貿易未來的演化趨勢,以期為提高中國高技術產品出口提供參考。
一、金磚國家高技術產品出口的現狀
(一)金磚國家高技術產品出口總量比較
根據世界銀行的官方數據統計,全球的高技術產品出口額(美元)在2005-2008年呈波動上升趨勢,在2008-2009年因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而大幅下降至16千億美元以下,此后至2012年呈現直線上升趨勢,高達2千億美元。目前,金磚國家的高技術產品出口也呈現各自的特征表現。據聯合國貿易數據庫統計,巴西的高技術產品年出口貿易額在2004-2008年呈現持續性高速增長,2008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貿易總額急速下降,但之后2009-2012年緩慢穩步上升,盡管2013-2014有小幅下降,但整體保持在60億美元以上;俄羅斯高技術產品年出口貿易額在2004-2007年大幅下降,2007-2008年有較明顯增長,在2008-2010年又逐漸下降至2007年的貿易額水平,但是2010年之后呈現快速上升趨勢,且年出口貿易總額超過50億美元;印度自2004-2013年均保持增長趨勢,并從30億攀升至160億,其中2004-2008年持續遞增,受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余波影響,2009-2013年呈現波動性增長;作為金磚國家出口貿易總額最高的國家,中國在2004-2013年保持高速增長趨勢,盡管受國際金融經濟危機影響,在2008-2009年間有小幅下降,但在2009年之后恢復高速增長,且年出口總額達到5 000億;南非在2004-2008年的高技術產品貿易出口額保持遞增,但是受國際金融經濟危機影響,在2008-2009年大幅下降,隨后2009-2010年有明顯增長,2011-2013年有所波動,但是基本穩定在200億美元。
如圖1所示,除中國外的其他金磚國家近10年來的出口貿易額增長曲線基本一致,基本呈現波動式增長,而中國作為一枝獨秀,基本保持高速增長,并且高技術產品出口貿易總額遙遙領先。
(二)金磚國家高技術產品出口類型分布情況
通過對聯合國貿易統計數據庫中金磚國家近10年高技術產品出口貿易的統計數據進行分析,各國的高技術產品出口類型分布特征如下:
巴西的航空航天產品占出口高技術產品中的一半以上,而計算機及辦公設備、電子技術通信設備、醫藥品三大類較為平均地占到10%的比例,其他五大類高技術產品所占比例較小,說明巴西在航空航天行業的突出優勢對高技術產品出口分布的重要影響;俄羅斯的航空航天產品占到1/4,電子技術通訊設備和科學儀器各占到1/5,化學品占到1/10,其他五大類高技術產品分布也較為平均,占到5%左右。
總體而言,基于俄羅斯在高技術產品領域發展較為全面,其出口分布較為均衡;印度的電子技術通信設備、醫藥品均占接近30%,航空航天產品占到20%,科學儀器、化學品各占到10%左右的,其他四大類出口所占比例微小,說明印度具有相對優勢的高技術產品領域基本決定了其高技術產品出口的種類與數量;中國電子技術通信設備占高技術產品出口總額的一半左右,計算機及辦公設備也占有較大比例(35%),科學儀器占10%,而其他六大類高技術產品所占比例極小,表明中國除了電子技術通訊方向高技術產品發展較為迅速且占整個高技術產品出口份額中較大比例,其他領域的發展相對較慢;南非的高技術產品出口分布中,化學品與電子技術通信設備占到30%左右,科學儀器占到16%,軍事武器占到10%,航空航天產品、電力機械設備與醫藥品在5%左右,其他兩大類出口所占比例極小,說明南非作為起步中的發展中國家,各個領域發展雖然較慢但較為均衡。由以上不難看出各國的高技術產品分布與本國的優勢產業發展有密不可分的聯系,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各國經濟發展的特征。
二、金磚國家高技術出口產品的技術特征
基于以上對金磚國家近10年來高技術產品出口貿易數據的統計與分析,不難發現高技術產品的出口貿易額受到各國經濟發展速度的影響,高技術產品出口的分布受到各國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的制約。因此,金磚國家之間的高技術產品貿易具有各國不同的經濟特征,且互補性較強。據此歸納出金磚國家高技術產品的經濟增長聯動性、產業結構依附性、貿易互補性三大技術特征,并予以檢驗,旨在探析金磚各國高技術產品貿易的優勢所在。
(一)基于Panel Data變系數模型的金磚國家高技術出口產品經濟增長聯動性特征檢驗
1.Panel Data變系數模型的建立及F檢驗。金磚國家在2004-2013年間的高技術產品出口貿易數據,符合Panel Data數據對于具備三維特征的要求,本文使用標識數字1-5分別代表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指標xi代表金磚五國相應年份的GDP值,指標yi代表金磚五國當年的高技術產品出口貿易額,并選擇建立含有5個國家個體成員方程的Panel Data變系數模型:
yi=xiβi+ui(i=1,2,3,4,5)(1)
寫成矩陣的回歸形式如下所示:
y1y2y3=x10…00x200…0xNβ1β2βN+u1u2uN(2)
其中yi是T×1維被解釋變量向量, xi、ui是解釋變量。xi是T×k維解釋變量矩陣,yi和xi代表i地區的高技術產品出口貿易額變量的經濟時間序列[1]。Panel Data變系數模型的設立覆蓋了截面、時期、變量三個方向的數據,在本文中體現為金磚五國、2004-2013年的時間段和高技術產品出口貿易額與GDP值。為了確保模型形式設定與所模擬的經濟現實相符合,需要檢驗被解釋變量yit的參數βi是否對所有截面即金磚五國保持一致性,本文分別選擇各國在2004-2013年間的高技術產品出口貿易額與相應年份的GDP值運用F檢驗進行回歸,檢驗二者之間相關性的存在,從而確定金磚國家2004-2013年的高技術產品出口貿易數據屬于Panel Data的變系數模型,保證參數估計的有效性。
2.回歸結果分析與技術特征歸納。
由表1可得知對于印度的高技術產品出口貿易額的回歸方程,F檢驗的P -value值小于005,同時R2值為0870524(大于064,具備高度相關性);對于中國的高技術產品出口貿易額的回歸方程,F檢驗的P -value值小于005,同時R2值為0958278(同上);南非的高技術產品出口貿易額的回歸方程,F檢驗的P -value值小于005,同時R2值為0809351(同上)。巴西、俄羅斯的高技術產品出口貿易額的回歸方程未通過F檢驗。從選取金磚國家整體的高技術產品出口貿易額與相應年份的GDP回歸方程來看,解釋變量的系數全部為正,存在正相關的關系,且通過F檢驗,包括印度、中國、南非三國在內的檢驗結果均處于置信度之內,說明回歸方程模型符合現實經濟情況。巴西和俄羅斯較其他三國相比受到國際金融經濟危機等經濟因素影響較大,導致經濟發展不穩定,而在數據采集時沒有剔除相關的影響因素,因而沒有表現出明顯的關聯性特征,但以上數據基本能夠說明金磚國家基本具備高技術產品貿易的經濟增長聯動性的技術特征。
(二)高技術產品出口的產業結構依附性分析
1.金磚國家的產業結構數據統計。根據金磚國家各國統計局的數據,本文以各國經濟基本在國際金融經濟危機中復蘇后2010年數據統計為依據,選擇各國各產業的增加值(反映各個產業未來發展趨勢)及三大產業所占比(反映各個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地位)與當年的各國高技術產品出口分布進行對比分析。
2.金磚國家的產業結構與高技術產品出口貿易的關系分析。由表2可看出中國的產業結構以二、三產業為主導,但是中國的第一產業增速較快,第二、三產業也保持了較高的增速,中國電子技術通信設備能夠占到高技術產品出口總額的絕大比例與此有密不可分的聯系。
巴西的產業結構優化程度較高,第三產業作為主導產業、第二產業為支柱、第一產業所占比例較小;同時,巴西的第一產業增速最快,第二、三產業也保持了穩定的增速,巴西的航空航天產品能夠出口高技術產品中的絕大部分,與巴西在第二產業穩定堅實的基礎密切相關。
印度的產業結構優化程度較高,第三產業作為主導產業,第二產業、第一產業為支柱,同時各個產業增加值的比例也同所占比例呈正相關。因此,印度的各大類高技術產品出口分配比例較為均衡,與印度的產業結構升級優化及高技術產品領域的明顯優勢十分相關。
俄羅斯明顯的以第二產業為核心,第三產業、第一產業所占比例較小,在第三產業和第二產業的增加值占三大產業的絕大部分,基于俄羅斯在第二、三產業的基礎雄厚,其高技術產品的出口分布表現較為均衡。
南非的第三產業所占比例占一半以上,第二產業也占了較大比例,而第一產業比例極小,三個產業增值速度同產業結構分配呈現相關性。南非的高技術產品出口分布較為均衡,但是所占比例不夠協調,與其在第二、三產業的發展速度相對較緩慢有明顯聯系。
(三)金磚國家間貿易互補性檢驗
本文運用Finger 和Kreinin 提出的出口相似度指數,測算金磚國家在第三方市場上所出口產品的相似程度,公式如下:
ESI=∑IminXIacXac,XIbcXbc×100 (9)
其中ESI即為出口相似度指數,變動范圍介于0 到100 之間。XIac與XIbc代表a、b兩國各自向共同市場c國出口某項產品I的總值,Xac與Xbc則表示a、b兩國各自向共同市場c國的出口的所有產品總值。ESI數值越大說明a、b兩國向c國出口的商品結構越相似,進而說明二者在國家間的貿易互補性越低。通過選擇2004-2013年間中國與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等金磚國家各自對世界各國的高技術產品出口貿易額及對世界各國的全部出口總額,可以分析得出中國與其他各國之間的出口相似度指數,如圖2所示。
由圖2可看出中國與其他金磚國家的出口相似度基本穩定在某個水平,并且總體呈現出口相似度下降的趨勢。其中,中國與巴西的高技術產品貿易出口相似度最高,2004-2010年在60以上,但自2010年之后逐步下降,并保持在30左右。中國與俄羅斯的出口相似度指數最低,基本維持在20以下,自2005年起二者的指數水平持續保持在10左右,表明二者的貿易互補性較強。中國與印度的出口相似度指數在2004-2008年基本維持在40左右的水平,但2008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而上升至60的水平,之后開始逐步下降,恢復至40,但2013年又有所增加。中國與南非的處于與金磚國家出口相似度指數的中間水平,較為穩定的保持在20-40之間,且2005年開始有小幅下降,基本在30之下。由以上數據可知,中國與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等金磚國家的出口相似度指數保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說明中國與其他金磚國家之間的貿易出口產品相似度較低,彼此之間可以開展的貿易種類較多,相互之間的貿易互補性較強,即中國與其他金磚國家高技術產品的貿易具有明顯的貿易互補性技術特征。
三、金磚國家高技術產品出口趨勢的預測
根據上文對近10年來金磚國家高技術產品出口貿易技術特征的分析,不難發現金磚國家高技術產品貿易的三大技術特征具有一定的穩定性,現對金磚國家高技術產品貿易的未來演化趨勢進行預測,探究其未來可能的變化。
(一)ARMA模型簡介及模型建立
作為平穩時間序列建模的一種,ARMA模型可以用來進行時間序列分析,主要應用于分析經濟變量的變化規律,其主要表達式為:
ut=c+1ut-1+…+put-p+εt+θtεt-1+…+θqεt-q(t=1,2,…,T)(10)
鑒于本文所研究的金磚國家高技術產品出口貿易演化趨勢是基于金磚國家過去的高技術產品貿易數據,在平穩的時間序列對其未來演化趨勢進行預測,因此可定性其為向量本身進行回歸分析??蓪⑺桀A測的指標即各國的高技術產品出口貿易額,隨著時間的推移形成的序列看作隨機序列,而其所具有的依存關系則體現了原始數據在時間上的延續性。通過該模型的建立不但可以分析各因素的影響,還可以觀察其自身變動規律[2]。因此,本文選取ARMA模型,運用Eviews60軟件進行預測。
(二) 數據選取與模型平穩性檢驗
本文選取聯合國貿易數據庫中自1988-2013金磚各國的高技術產品出口貿易數據作為分析基礎,通過對其平穩性檢驗及其時序圖所體現的特征確定所建模型形式進行預測分析,并僅以中國為代表進行模型的建立與未來演化趨勢的預測。
本文選擇中國1992-2013年的高技術產品出口貿易額作為數據基礎,對其未來幾年的對外高技術產品貿易情況進行預測。數據生成的時序圖顯示其有明顯趨勢,為非平穩序列,而且其自相關系數在滯后一階之后沒有迅速減小趨于零,顯示為非平穩序列,不是白噪聲。從相關圖可知自相關系數(ACF)明顯拖尾,偏自相關系數(PACF)為一階截尾,考慮擬合AR模型進行一階差分再討論,結果顯示一階差分平穩。建立AR模型之后,結合一階差分的均值情況,平均值為263E+10?;谄椒€序列建模需要滿足0均值的條件,對多原序列進行零均值化。
(四)數據處理結果
根據聯合國貿易數據庫及上文搭建模型所做預測數據進行整理,并運用同樣的方法對其他金磚國家的高技術產品貿易數據進行預測分析,可得結果如表3所示。
由上圖可做出基本預測:作為金磚國家中高技術產品出口貿易額最大的國家,中國貿易額的增速居高不下,在2015年可突破600億美元,并且在兩年內實現100億美元貿易額的增長,在未來呈現更加快速的發展。
俄羅斯高技術產品出口貿易蓬勃發展,2015年將突破80億美元,2019年突破90億美元,伴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與科學技術進步,其對外高技術產品出口呈現出飛速增長的特征。預測巴西在2015年達到80億美元的貿易成交額,在2020年能達到接近100億美元的高技術產品出口貿易額,呈現穩定的增長特點。因印度基期的出口貿易額數額較大,加上其較為迅猛的發展趨勢,預測印度在2018年可實現200億美元的高技術產品出口貿易額,實現較大的突破。與其他金磚國家類似,南非的高技術產品出口貿易額呈現出明顯的增長趨勢,但是鑒于發展基礎較為薄弱,沒能實現較大的貿易額的突破,在2020年可以增長到30億美元,總體發展趨勢欣欣向榮。
(五)結果分析及貿易趨勢預測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發現金磚國家之間高技術產品的貿易呈明顯增長趨勢,這不僅有利于促進各國本土高技術產品行業的發展,也有利于實現金磚國家在國際市場掌握更大的話語權。在未來沒有較大經濟波動的環境下,金磚國家的高技術產品貿易出口將呈現持續性上漲趨勢,并且占各自對外出口貿易總額的較大比例,而且會逐漸成為本國出口貿易的核心部分,但實現的周期較長;同時,得益于高技術產品貿易的優化升級,金磚國家的高技術產品出口分布得以優化,九大類高技術產品出口分布將呈現本國優勢產業所占份額較大,其他類別亦能占到較為合理比例,在相對弱勢領域的高技術產品貿易額有所增長,可以實現本國高技術領域改革創新、經濟模式向技術拉動型的轉變。
金磚國家之間的經濟互補優勢明顯,因為各國的核心及高端優勢產業有所不同,且彼此之間門檻限制較低,從資源優化配置和經濟效益最大化的角度出發,金磚國家之間增強高技術產品貿易往來,努力擴展彼此之間高技術產品領域多產品種類的貿易,有利于促進貿易方式、貿易種類呈多樣化發展。
四、對策建議
1.結合金磚國家高技術產品的三大貿易技術特征,我國在經濟領域采取加快發展經濟、優化產業出口分布、加強各國貿易往來等舉措。
第一,中國高技術產品出口與經濟發展水平有密不可分的聯系,中國應當發揮中國高技術產品出口經濟聯動性技術特征優勢,努力促進高科技附加值GDP增長,實現無損耗式的良性循環,以科技帶動經濟,用經濟為科技發展提供物質基礎[3];在保持經濟平穩增長的同時,中國應當大力發展創新型經濟,鼓勵高技術產品行業的自主研發和創新,支持高科技龍頭企業充分發揮先鋒示范的帶頭作用,促進國家經濟結構的布局調整和優化,促進高技術產品貿易的開展;只有在足夠強大的經濟基礎支撐和足夠高度的經濟發展水平的前提下,中國才能為高技術產品出口貿易在國際市場中取得有影響力的地位、突破發達國家設置的貿易壁壘、實現貿易順差提供條件。
第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對高技術產品出口貿易結構的調整有重大影響,中國應當發揮中國高技術產品出口產業結構依附性技術特征優勢,借鑒金磚國家中產業結構分布較為合理的國家的經驗,努力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形成以第三產業為主導、第二產業為支柱、第一產業為基礎的產業結構,從而促進第二、三產業中的高技術產品行業的發展,帶動相應產業內的高技術產品貿易增長,形成較為均衡的高技術產品出口分布,不但有益于國內的技術進步與創新,同樣有利于綜合國力的增長。
第三,在未來金磚國家貿易呈快速發展的趨勢下,我國應繼續保持貿易互補性的技術特征優勢,加強同各國貿易的往來。中國與其他國之間具有明顯貿易互補性的技術特征優勢,中國應當加強發揮該優勢,努力擴大與其他金磚國家在高技術產品貿易領域的經濟往來,促進本國優勢產品出口,引進其他國家的優勢產品,促進本國高技術產品貿易結構多元化、成熟化,努力實現貿易方式的多樣性,深化高層次的高技術領域經濟對話機制[4]。
2.結合對金磚各國高技術產品出口貿易的預測情況,我國應不斷優化與各國的互動機制,做好防御與發展雙重應對機制,爭取更大話語權。
第一,結合高技術產品出口正向增長的演化趨勢預測,優化同各國貿易互動機制?;趯鸫u國家未來幾年的高技術產品貿易額的預測情況,可以推測未來幾年金磚國家高技術產品貿易額總體將會獲得較大幅度的提升,并保持彼此之間的密切經濟聯系。因此,中國應當加強與金磚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在政治上深化對話機制,加強各國經濟紐帶聯系,形成良好的貿易背景,為實現更大范圍內的資源優化配置提供可能[5]。尤其應當優化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往來機制,加強與其他金磚國家在優勢高科技產品領域的貿易互動,引進高科技產品,增強本國的研發能力,豐富本國的高科技產品種類,提升高科技產品的層次,形成優勢互補,在節約資源的同時加強彼此經濟聯系,為實現更大的經濟利益而深化合作。
第二,基于金磚各國的演化趨勢預測未來出現大幅變動,應做好防御與發展的雙重應對機制,爭取貿易話語權。通過ARMA模型對金磚國家的高技術產品貿易發展情況預測,可以獲知其整體的高技術產品貿易領域的發展將有新的突破。在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大背景下,中國應通過建立經濟動態監測機制做好經濟動蕩的防御和準備工作;應深化與金磚國家之間的貿易關系,鞏固新興經濟體的地位,增加話語權和貿易主動權,抓住發展的機遇及時的調整經濟政策和方針,促進本國產品貿易、尤其是高技術產品領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俞學偉.中國與金磚四國出口競爭力的比較研究——基于RCA指數的實證分析[J].黃石理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28(5).
[2]鄭偉,徐紫光.拓展中國與其他金磚國家貿易往來的策略研究——基于貿易競爭性和互補性分析[J].流通經濟,2013.
[3]Edinaldo Tebaldi.The Determinants of High-Technology Exports: A Panel Data Analysis[J].International Atlantic Economic Society,2011,39:343-353.
[4]Javad Abedini. Heterogeneity of Trade Patterns in High-Tech Goods Across Established and Emerging Exporters: A Panel Data Analysis[J].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 Trade,2013,49(4):4-21.
[5]Matthew M.C. Allen Maria L. Aldred. Varieties of capitalism, governance, and high-tech export performance[J].Employee Relations,2011,33(4):334-355.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advantages of high-tech products trade of the BRICS countries, the paper uses the panel data model and export similarity analysis method to test technical features of economic growth linkage, industry structure dependence, trade complementary of high- tech products exports of BRICS countries,and uses the ARMA model to predic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high-tech products trade of the BRICS countrie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Chinese high-tech products exports.
Key words:BRICS countries; high-tech products; econometric model; tech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evolutionary trend
(責任編輯:厲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