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鐘大海 通訊員 劉麗婷
茂名石化汽油產量超柴油
□ 本刊記者 鐘大海 通訊員 劉麗婷
眼睛盯著市場,優化裝置結構和產品結構,這是茂名石化降低柴汽比的新思路。
產品結構調整是結構優化調整的關鍵一環。茂名石化緊貼市場組織生產,通過加強技術攻關、改進生產工藝、優化裝置運行等措施,成功實現產品結構的優化,不僅盤活了產品存量,而且增加了企業效益。
“優化調整產品結構,就應堅持市場需求為導向,優化原油加工技術路線,增產適銷對路的高附加值產品,讓產品結構跟著市場走、產量跟著效益走,從而實現更有質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續的發展。”茂名石化公司總經理余夕志說。
去年,茂名石化效益創出歷史新高,“一年有這么多利潤,這是過去連想都不敢想的,但我們做到了。”很多職工發出了這樣的感慨。與此同時,茂名石化在調結構、轉方式上又邁開了新步伐,緊盯市場變化,積極調整產品結構,特別是在降低柴汽比上狠下功夫,努力減產柴油增產汽油創效益。去年,茂名石化生產汽油421.53萬噸,生產柴油419.28萬噸,歷史上首次汽油產量超過柴油產量,實現柴汽比1.0,較前年降低0.08,低于中國石化平均水平0.21,取得歷史最好成績。
一根扁擔挑兩頭,這邊汽油市場需求增加、利好不斷,那邊柴油需求萎縮、效益下降,如何在生產平衡的前提下增加效益,真是一道難題。煉油分部生產管理處陳遠文處長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調出各種汽油組分油的價格、性質等相關數據,針對汽油調和目標反復進行效益比對。
每一天,煉油分部都會跟蹤汽油的價格變化,對增產汽油進行效益測算,動態調整汽油調和比例,為裝置提供一份成本最低、噸油效益最大化的“食譜”。“壓減柴油可謂一舉多得,既能增產汽油、航煤等高價值產品,又降低了原油噸油加工費用。”陳遠文介紹。
不僅如此,茂名石化還打起了汽油產品結構的主意,想方設法增產高標號汽油和國5汽油等價值更高的產品。他們緊盯市場變化,精心收儲石腦油、重整拔頭油等增加汽油調和組分,提高三套催化、1號加氫裂化、重整等裝置的處理量,并通過提高催化裂化裝置催化劑活性、嚴控分餾塔油品切割溫度等措施,提高汽油收率,確保汽油組分最大化。為了保證較高的汽油辛烷值,他們開展提高汽油辛烷值攻關,優化裝置操作,減少S-Zorb(催化汽油吸附脫硫)裝置加工汽油辛烷值損失,克服重整裝置高負荷運轉和設備承受力即將達到極限的矛盾,采取了提高重整反應溫度、適當降低氫油比等方法,在提高汽油辛烷值的同時,大量增產高標號汽油。
“裝置的辛烷值損失最近又有升高的趨勢!”2016年8月下旬,茂名石化煉油分部聯合五車間工藝員王振華一臉愁容地向工藝主任譚廣飛匯報。
原來,近段時間以來,王振華通過查詢S-Zorb裝置DCS運行曲線發現,由于當前處理量只有約135噸/小時,脫硫負荷較低,導致產品的辛烷值損失小幅持續升高。
“如果辛烷值損失繼續升高,不但嚴重影響精制汽油質量,還會大幅增加公司汽油調和成本。必須想辦法解決問題!”譚廣飛信心堅定。
譚廣飛立即組織車間技術骨干召開“諸葛會”,通過反復研究,他發現,目前循環氫氫氣純度偏高是造成汽油辛烷值損失偏大的主要誘因。經過向調度詢問得知,一直向S-Zorb裝置供氫的1號加氫裂化氫氣濃度穩定維持在60%左右,根本沒辦法降低。如何降低氫氣純度又成了橫在他們面前的一道難題。
在譚廣飛的帶領下,新一輪的技術攻關又拉開了序幕。他們利用一切業余時間,跑現場、翻閱資料、反復測算,終于一個新方案在譚廣飛的腦海中形成。
“既然氫氣的純度不能改變,我們可以在裝置里變個魔術!”譚廣飛興奮地對大家說。原來,在經過科學論證后,譚廣飛想到了不變純度變介質的巧點子。只需要新接一條小管線,就可以將裝置原料罐的充壓介質由瓦斯改為氮氣。利用氮氣易于溶解于汽油的原理,降低裝置循環氫純度,繼而降低反應氫油比,最大限度減少汽油辛烷值損失。
改變原料介質的小“魔術”順利實施后,裝置汽油辛烷值損失平均值由前期的0.9個單位下降至0.5個單位以下,為增產高標號汽油掃清了障礙。

茂名石化煉油經濟效益創歷史最好水平。陳解賢 攝
眼睛盯著市場,優化裝置結構和產品結構,這是茂名石化降低柴汽比的新思路。他們不斷優化催化柴油流向,提高1號加氫裂解裝置負荷,增大煤油回煉,提高汽油轉化率;蠟油加氫裝置適時配催化柴油等優化項目,減產柴油,大幅提升汽油產量。通過調整減產直餾柴油、焦化柴油來減少柴油組分。不斷優化催化柴油流向,提高1號加裂裝置負荷,提高反應深度,增大煤油回煉,提高汽油轉化率;2號加裂裝置在不出5號工業白油時配催化柴油;蠟油加氫裝置適時配催化柴油等優化項目,減產柴油,大幅提升汽油產量。
眾所周知,柴油加氫裝置是生產柴油的。但2015年3月,茂名石化煉油分部通過對2號柴油加氫實施“變身術”,讓該裝置成功生產出煤油,這是怎么回事?
原來,自2015年初4號柴油加氫裝置投產以來,140萬噸/年的航煤加氫裝置處理能力無法滿足生產平衡,許多航煤組分只能并入柴油組分里,使市場價值更高的航煤降級按柴油出廠,導致柴汽比一直降不下來。2015年初,公司和煉油分部優化組經過測算,發現新建的4號柴油加氫裝置投產后,公司柴油加工能力已經過剩,但高價值的航空煤油加工能力卻不足,能不能對停工待料的2號加氫裝置實施“變身術”,讓其改煉航煤以降低柴油組分呢?
不久,煉油分部正式下達2號加氫改煉航煤的任務,并確保能夠馬上投用。聯合二車間干部員工在沒圖紙、沒材料的困難條件下,通過修舊利廢和5次大大小小的修改,經過一個月的改造,裝置正式投料試生產。至此,茂名石化的航煤處理能力提高至420萬噸/年。
2號柴油加氫裝置實施變身術以來,一舉將航煤處理量由每小時200噸提高至265噸,一個月增產航煤5萬噸,為茂名石化柴汽比大幅下降夯實了基礎。
“我們重點突出超前預判,及時掌握市場變化,按效益最大化精心制定、及時優化生產經營計劃,優化汽柴油比例。”有著“優化大師”之稱計劃管理部部長毛遠洪說。
茂名石化瞄準廣東高端成品油市場,實施搶戰策略,優化成品油結構,柴汽比降低了,效果就出來了。他們在成品油資源生產和出廠逐步完善保供機制,密切配合銷售華南分公司優化各種油品資源保供策略,在保證加工原油品種滿足生產成品油需要的情況下,改善成品油管輸、裝車和下海裝船條件,提高成品油外運能力,超前協調好船只和罐車資源。茂名石化根據市場消費實際情況,積極協調廣東石油分公司,增加了高檔消費群體需要的國5標準汽油品種,開拓粵西和珠三角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