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 毓
加快改革創新重塑化工競爭力
□ 張 毓
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重現中國石化化工板塊在產品生產技術、工藝和質量方面的領先優勢。
近年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中國石化化工板塊受到了國際和國內其他企業的強大沖擊:原來的市場優勢正逐漸喪失,原有的市場份額大幅縮減,部分化工企業連續出現虧損。如何抓住“十三五”這個戰略機遇期,實現產業提質升級、重塑中國石化化工產業競爭優勢,是擺在面前的一個現實課題。
盡管處境困難,但中國石化化工板塊仍然擁有巨大的優勢——完整齊全的產業鏈,巨大的市場和客戶群體,強大的研發、生產、營銷能力,還有資金、技術和人才優勢,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這些都是深化改革、重塑競爭優勢的重要保證。要以全球視野和戰略眼光,充分發揮技術、管理和人才優勢,加快布局和結構調整,加快新產業培育,進軍產業鏈中高端。

茂名石化化工分部操作人員在現場采新產品樣進行質量檢測。 柯裕清 攝
化工板塊要實現提質升級,必須要進行全方位調整。要堅持發展優勢業務、改善常規業務、退出劣勢業務的工作思路,盡快轉變發展方式。
重新審視化工產業,調整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對化工板塊產業布局進行廣泛深入分析,確定優秀產品、一流工藝、優勢產能及重點產品線、重點裝置、重點企業,確定無競爭力甚至是虧損的企業、裝置和產品線。對具有優勢的企業、裝置要進行重點扶持,加大技術改造力度,進一步提升競爭力。對落后產能堅決關停或轉產。
實施投資策略的轉型。投資決策要突出“效益優先”原則,要把有限的投資投到新產品(新材料)研發,投向市場競爭力強、盈利能力強的企業和生產裝置;投向成長性好的互聯網平臺、服務設施和完善物流功能方面,如物流基礎設施,渠道建設如網點和直營商店等。
實施資源優化策略。要把有限的資源向效益好的企業、裝置和產品生產線傾斜,把產品投向盈利能力更強的市場和客戶群。要對各企業資源需求量、運費運距,產品生產成本、倉儲成本、市場售價等因素進行認真測算;要運用大數據、運籌學方法,實現原料和產品在全國科學調配。
產業升級要向“綠色低碳”看齊。在實施產業升級策略時,一定要有安全與環保底線意識,堅決淘汰落后、低端、高消耗的產品。任何項目的上馬,都要對其技術先進性、安全和環保風險進行嚴格評估和審查,對高耗能、高污染項目,要堅決舍棄。
改革與創新是實現重塑競爭優勢的核心動力,更是確保化工產品處于領先地位的根本保證。創新能力不足,是化工產業發展的一大瓶頸,也是我們逐漸喪失競爭優勢的重要原因。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重現中國石化化工板塊在產品生產技術、工藝和質量方面的領先優勢。
整合現有科研資源,加強高端研發。要跟蹤并掌握國際國內化工產品研究和應用的最新動態,積極開展與國內化工研究機構的深層合作,結合市場前景和新興業務發展,推動先進的生產技術、高端化工材料、高端產品開發研究。要加大對技術創新和研究開發的投入,按照“生產一代、儲備一代、研發一代”的要求,抓好新產品、新材料的開發及成果轉化。
努力聚集一批國內外頂尖的人才隊伍。要以華為等先進企業為榜樣,樹立人才是企業最核心競爭力的理念,不拘一格選用創新型人才,加大對創新成果的獎勵,提高創新人才待遇,讓創新型人才收入與其貢獻相匹配,從制度上鼓勵創新,營造人才成長的良好氛圍,加強創新人才的培養和儲備。
努力打造化工產業技術高地。要認真分析和梳理現有優勢技術和品牌,集中力量著力于一到兩個產品或技術,努力打造像中國高鐵一樣享譽世界的技術品牌和產品,為中國石化擴大化工技術領先優勢提供支撐。
實現實體經營與電商平臺經營深度融合,盡早建立中國石化自己的化工產品電商平臺。改變當前平臺多、影響弱的現狀,充分利用中國石化的品牌優勢,建立統一、高效的電子商務平臺,培育新的渠道,促進產品銷售工作。研究建立化工銷售統一產品專營店(液體專營庫)的可能性。
創新物流運行管理模式。重新定位物流功能,建立以效益優先、突出物流增值和服務客戶雙重功能的物流運行管理體系。要對現有化工物流體系進行改造,加大物流設施和網絡建設,完善服務功能,真正實現物流增值和創效功能,建立高效、安全、可靠、覆蓋全國的化工物流運行體系,通過物流運行網絡提高客戶對物流服務的依賴性,提高物流話語權,實現物流服務價值。要加大物流基礎設施投入,完善物流網絡布局。加強和改進物流服務商的管理模式和方式。推進智能工廠建設,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通過IT系統優化整合,盡快構建中國石化物聯網絡,建立我們自己的開放式電子交易平臺或化工產品交易中心,積極主動開展化工產品國際貿易業務,提高在國際和國內化工產品價格主導能力。
實施一體化策略,穩步推進產品生產專業化、管理體制一體化、經營一體化(產品銷售價格、全國客戶管理體系、售后服務體系)、資源調配一體化,實現化工板塊經營管理模式的升級。
實行研發、生產、營銷和服務一體化運作。破解產銷脫節、各自為政、重復建設、產品同質化等問題的根本途徑,在于實行化工產業的集中統一運營管理。就當前而言,做實和完善事業部制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建立產、銷、研、用協調機制。建立常設的研究開發、生產、銷售協調、決策機制。努力做到“什么產品效益好就生產什么,什么產品好銷就銷售什么,什么產品市場潛力大就研發什么”。
完善專業化生產與集中統一銷售體制機制。厘清生產與銷售企業責任和權利,促進雙方加強溝通、形成合力。要努力提高營銷軟實力,發揮資金、產能、倉儲和集中銷售等“大一統”優勢,主導大宗化工產品定價,增強市場話語權。
按專業化要求重構營銷體制。要對現有營銷體系進行完善和職能轉換,努力把化工銷售區域分公司建設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分銷中心、配送服務中心、客戶管理中心、售后服務中心及HSE管理分部。加強營銷渠道和服務網點建設,優化調整營銷網絡布局,使營銷服務更加貼近市場和客戶。建立全國統一的大客戶管理體系、促銷政策,建立新型的客戶關系管理模式。要進一步完善客戶經理制,重點解決客戶經理真正深入到客戶中、深入到市場一線的問題,精耕細作化工產品市場。要利用好國內和國外兩個市場,做好化工產品進出口,掌握國際市場行情,同時也利用國際資源調節國內化工產品市場。
改進客戶服務工作。要樹立服務創造價值理念,在為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項目規劃、投資決策、產品生產和銷售提供科學、專業的技術指導和建議方案等)的同時,實現產品銷售或技術轉讓。加強和改進售后服務工作,不能將售后服務簡單地定性為糾紛處理,要通過售后服務建立與客戶更加穩固的合作關系,了解客戶需求,為客戶提供產品使用技術咨詢和幫助;要把售后服務作為推廣新產品、高附加值和高品質、高技術含量產品的重要手段。
建立科學、合理、考核評價體系。建立科學評價研發、生產、銷售各個環節業績和貢獻率制度體系,公平合理地劃分研發、生產、營銷服務各個環節貢獻值,調動各方積極性。
(作者單位:化工銷售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