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禮曹,客有過者曰:“卿知今日之揚州乎?讀鮑照《蕪城賦》,則遇之矣!”余悲其言。
明年,乞假南游。抵揚州,屬有告糴謀,舍舟而館。既宿,循館之東墻步游,得小橋,俯溪,溪聲歡。過橋,遇女墻嚙可登者,登之。揚州三十里,首尾曲折高下見。曉雨沐屋,瓦鱗鱗然,無零甃斷甓。心已疑禮曹過客言不實矣。
客有請吊蜀岡者,舟甚捷。簾幕皆文繡,審視,玻璃五色具。舟人時時指兩岸曰:“某園故址也”“某家酒肆故址也”,約八九處。其實獨倚虹園圮無存。曩所信宿之西園,門在,題榜在,尚可識。其可登臨者尚八九處。阜有桂,水有芙蕖菱芡。是居揚州城外西北隅,最高秀。南覽江,北覽淮,江淮數十州縣治,無如此冶華也。憶京師言,知有極不然者。
歸館,郡之士皆知余至,則大歡。有以經義請質難者,有發史事見問者,有就詢京師近事者,有呈所業若文、若詩、若筆、若長短言、若雜著、若叢書,乞為敘、為題辭者,有狀其先世事行乞為銘者,有求書冊子、書扇者:填委塞戶牖,居然嘉慶中故態。誰得曰今非承平時耶?惟窗外船過,夜無笙琶聲;即有之,聲不能徹旦。然而女子有以梔子為贄求書者,凡三人。凄馨哀艷之氣,繚繞于橋亭艦舫間。余既信信,拿風流,捕余韻,烏睹所謂風嗥雨嘯,鼯狖悲、鬼神泣者?
嘉慶末,嘗于此和友人宋翔鳳側艷詩。聞宋君病,存亡弗可知。又問其所謂賦詩者,不可見,引為恨。臥而思之,余齒垂五十矣。今昔之慨,自然之運,古之美人名士富貴壽考者,幾人哉?此豈關揚州之盛衰,而獨置感慨于江介也哉!
天地有四時,莫病于酷暑,而莫善于初秋。澄汰其繁縟淫蒸,而與之為蕭疏澹蕩。泠然瑟然,而不遽使人有蒼莽寥泬之悲者,初秋也。今揚州,其初秋也歟?余之身世,雖乞糴,自信不遽死,其尚猶丁初秋也歟?作《己亥六月重過揚州記》。
(選自《龔自珍全集》)
閱讀上文,回答下列各題。
1.下列各句中,黑體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居禮曹,客有過者曰(經過)
B.其實獨倚虹園圮無存(毀壞)
C.然而女子有以梔子為贄求書者(禮物)
D.嘗于此和友人宋翔鳳側艷詩(悱惻艷麗)
2.下列各組句子中,全都表現揚州衰朽景象的一項是()
①遇女墻嚙可登者②揚州三十里,首尾曲折高下見③其實獨倚虹園圮無存④惟窗外船過,夜無笙琶聲⑤填委塞戶牖,居然嘉慶中故態⑥余齒垂五十矣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①④⑥D.③④⑤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到達揚州時,碰巧有人說糧食不夠,請作者給予資助,看似平淡之筆,實則暗合揚州的衰朽。
B.有人與作者辯論經義,有人提出史事向作者詢問,有人詢問京城近來的事情,說明揚州一帶的老百姓很關心國事。
C.作者補敘友人宋翔鳳生死未卜,自己年近五十,意在強調衰朽的時代造成的人生悲劇。
D.本文描寫了揚州表面繁榮實則衰朽的景象,流露了作者的憂國之情。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既宿,循館之東墻步游,得小橋,俯溪,溪聲歡。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
(2)又問其所謂賦詩者,不可見,引為恨。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
(3)余之身世,雖乞糴,自信不遽死,其尚猶丁初秋也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