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銀
(江蘇省東??h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江蘇連云港 222300)
任何語言的功能都是表達,英語也不例外。無論是英語的交際性、工具性還是情境性,都需要在一定的話題基礎上進行表達,都需要一定的表達載體,都需要學生在表達中能“言之有物”,這樣才能夠“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運用好話題,發揮好話題的主要功能,能使得學生在不斷深入探索的過程中找到有價值的“蛛絲馬跡”,讓他們在全方位的認知感悟中獲得深刻感知。遵從學生的理解表達差異,多給他們提供相應的話題,能使得他們在不斷優化、整合相應的素材中,獲得豐富的思維靈感。教學實踐證明,越是有話題可言的課堂,越能夠幫助學生打開思維表達的話匣子,使得課堂教學更有生機活力,讓學生覺得有話可說且精彩不斷。
趣味是學生學習和使用英語不可缺少的內在動力,也是學生獲得不一樣感知的重要前提。創設趣味化的話題,能使得學生在不斷整合相應的背景資料中深化感知,便于他們在自覺融入語言表達中獲得更多頓悟之感。
趣味話題創設,讓學生能真正言之有物。在學習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的“Story time”的時候,針對學生對小動物感興趣的特點,可建議學生就“Which animal do you like best?”進行表達,引導他們有針對性地進行交流。結合學生的理解差異,可鼓勵他們就“Can you tell us an interesting story about your favorite animal?”進行主題演講,讓他們結合自身的實際有話可言。很多同學針對各自的認知不同,圍繞有關動物的趣聞奇事,主動表達了各自的觀點。有的同學以與寵物狗玩耍,說出了其可愛、靈性的一面;有的同學通過自家養的貓咪來主動表述自己的喜愛之情,并認為人類應該是動物的好朋友,而非殺戮者;等等。
趣味性話題創設,讓學生有了更多的自我表述機會,能使得他們在主動跟進教學目標任務的過程中,生成敏銳的表達思維和語感。找出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引導他們在主動探知求解的過程中深化理解體驗,能幫助他們在主動搜集資料的過程中獲得豐富感知,并形成多樣化的表達思維。
打破教材的教條主義,讓學生享有更多的話語表達權和支配權,能使得他們在不斷展現自我的過程中強化識記運用,突出話題的開放性和多維度,能使得學生在不斷整合表達素材的過程中,找到更多的精彩點和豐富內容。
越是開放性的話題,越能夠使得學生言得越加深刻。如,在五年級下冊Unit 4 Seeing the doctor的“Story time”教學中,可引導學生針對各自去過醫院的情形,鼓勵他們就“Did you go to the hospital?”主動表達自己經歷過的事情。結合Su Hai和Mike的對話,很多同學以情景互動的形式展現當時看醫生的場景。有的同學扮演Su Hai,主動請醫生給自己看病,并介紹了自己的疼痛;有的同學扮演了醫生,就“What should we do when have a sore throat?”主動提出相關的意見和建議。
創設開放性話題,能使得學生在聚焦中心要點的過程中,找到更多發散性的思維方法,使得他們在不斷融入教材中開闊認知視野和思維。多給學生自我聯想、想象的機會,幫助他們在深入表達運用的過程中不斷激活自身內在動力,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活力。
運用多樣化補述的形式表達話題,能使得學生在有針對性研讀的過程中找到更多不一樣的感知。補述話題運用,能使得學生在主動畫龍點睛的過程中豐富認知,形成多樣化的思維感知。
遵從內容的多樣化,引導學生主動查找,能使得話題教學更有意義。在學習相關語篇閱讀時,可引導學生補述話題。如,在學習四年級下冊的Unit 2 After school的“Story time”的時候,可引導學生結合各自的不同,就“What do you usually do after school?”鼓勵他們多提出自己的觀點,讓他們在自我補述的過程中與教材文本進行比較。有的同學通過表達自己在課余的時間,能學習更多的有趣知識,表達自己喜歡的課余生活。有的同學這樣表達自己的課余時間:“I like to play games with my good friends…”
運用話題補述來引導學生進行表達,能使得他們在對比表達的過程中,找到更多有意義的內容,便于他們深入表述。多從學生的認知興趣點出發,鼓勵他們針對各自的理解不同主動提出相應的觀點,幫助他們在不斷補充點述的過程中深化感悟,提高綜合運用靈活性和準確性。
結合學生的理解能力,鼓勵他們多提出自己的觀點,讓他們在自創話題的過程中能夠有更多的新發現,這樣定會產生不一樣的妙趣。學生自創話題的過程,也是他們理解感知不斷深化和豐富的過程。
學生自創話題,能引導他們開闊認知視野和思維。如,在四年級上冊的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的“Story time”教學中,不妨根據學生的運動喜好不同,建議他們以同桌交流的形式,針對“Which sport do you like best?”進行主動交流。根據學生表達話題,建議他們圍繞各自的交流內容進行主動提問。很多同學圍繞“What did you get from your favorite sport?”主動提問,找到了更多表達的話題的切入點。通過他們自創話題,讓他們在主動拓展延伸的過程中豐富感知,形成不一樣的感悟。
深化學習內容,幫助學生在主動找出相關表達話題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深入探知,更能使得課堂教學富有指導性。結合學生的整體理解感知,多給他們相應的提示,讓他們在主動修補完善的過程中強化感悟,能使得英語表達更加活潑、生動。
如前所述,建立在多樣化話題運用基礎上的導學,能使得學生在保持高漲的學習激情和探索新鮮感的基礎上,幫助他們走出依賴教師預設話題進行被動問答的單一學習模式,使得學生在主動發現問題的基礎上,帶著話題進行深入探知。走出話題理解誤區和盲區,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協作探知,更能使得課堂教學富有生機活力,便于他們在真正潛心琢磨的過程中產生表達的靈感和沖動。
[1] 孫許鳳.淺析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有效話題設計[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