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愛玲 周軍 周宏 劉春霞
(蘭州軍區總醫院產科,甘肅 蘭州 730050)
一次性導尿術在胎盤滯留產婦中的臨床應用與分析
陶愛玲 周軍 周宏 劉春霞
(蘭州軍區總醫院產科,甘肅 蘭州 730050)
目的 研究一次性導尿術在胎盤滯留產婦中的臨床應用效果。 方法 選擇我科2013-2016年發生胎盤滯留的產婦100例。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在發生胎盤滯留時常規給予縮宮素或臍靜脈注射生理鹽水,觀察組在處理胎盤滯留產婦時先采取一次性導尿術。對比兩組產婦人工剝離胎盤術發生率、胎盤剝離完整率、尿潴留發生率以及產后2 h出血量。結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人工剝離胎盤發生率降低,胎盤胎膜剝離完整、產后尿潴留發生率降低、產后出血量減少,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在糾正胎盤滯留中采取一次性導尿術,可使胎盤胎膜剝離完整、產后出血量減少、產后尿潴留發生率及人工剝離胎盤發生率降低,為產婦提供人性化的護理,保證產婦的生命健康,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一次性導尿術; 胎盤滯留; 產婦; 產后尿潴留; 護理
Disposable catheterization; Placenta retention; Maternal;Postpartum retention of urine; Nursing
導尿術是臨床護理工作中常用的護理技術操作之一[1]。產婦在待產過程中經常因為行陰道檢查、人工破膜術、疼痛等原因不能自解小便而造成尿儲溜,從而會發生子宮收縮乏力、胎盤滯留等并發癥[2]。胎盤滯留是指胎兒娩出后30 min,胎盤尚未娩出。胎盤滯留是產后出血的重要原因,正確處理胎盤滯留,對預防產后出血,降低產婦的死亡率有重要意義。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通過在第三產程行一次性導尿術來糾正胎盤滯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時也減輕了產婦的痛苦,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足月妊娠陰道分娩發生胎盤滯留的100例孕婦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患者年齡18~35(28.2±8.7)歲,孕周36~41(38.4±1.7)周。兩組孕婦均為單胎頭位,無其它合并癥及并發癥。兩組的年齡、孕周、孕產次、身高等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在發生胎盤滯留時常規給予縮宮素或臍靜脈注射生理鹽水,無效后行人工剝離胎盤術。
1.2.2 觀察組 在發生胎盤滯留時,首先查看了解產婦膀胱及直腸情況,對于膀胱充盈的產婦及時匯報醫生,遵醫囑先為患者行一次性導尿術,導尿時,需要常規消毒,嚴格按照無菌操作要求,預防尿路感染。操作時,選擇適宜粗細的導尿管,在選擇導尿管時,我們選用的是新生兒一次性吸痰管,管徑為(4.0±0.33)mm,與普通導尿管相比更細,易插入,損傷小,使用后棄去,避免交叉感染,同時,經濟適用,產婦也能接受。對于膀胱過度充盈的患者,排尿宜緩慢,插入導尿管時動作要輕柔、熟練,以免損傷尿道黏膜,若在插入時有阻擋感可更換方向,找合適體位,盡量插入角度垂直向下,避免強行插入。操作盡可能一次完成,避免重復操作給產婦帶來痛苦,同時,減少泌尿系統感染。尿液引流至彎盤內,以便觀察尿量、尿色及性質,同時避免污染接生臺面。行導尿術后,胎盤胎膜多會自行剝離娩出,若不能娩出者,再次查找原因,必要時再給予縮宮素及人工剝離胎盤術。
1.2.3 注意事項 胎盤娩出后,反復檢查確認胎盤胎膜是否完整,以免胎盤胎膜殘留,影響子宮收縮。胎盤保留24 h后再行處理,以便發生產后出血后再次查看胎盤胎膜情況,同時還可取部分胎盤組織進行病理檢查。產后應在產房嚴密觀察2 h,準確記錄陰道出血量,并督促產婦盡早排小便,以免膀胱充盈,壓迫子宮,影響產后子宮收縮。
1.3 觀察指標 評估兩組產婦人工剝離胎盤術發生率、胎盤剝離完整率及尿儲溜發生率;比較兩組產婦產后2 h出血量,通常采取面積法、容積法和稱重法;觀察組導出尿量與胎盤滯留發生率間的關系。
2.1 兩組患者剝離胎盤方式、胎盤剝離完整度及產后尿潴留發生率的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剝離胎盤方式、胎盤剝離完整度比較及產后尿潴留發生率的比較 例(%)
注: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者產后出血量的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產后出血量的比較 例(%)
注: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3 觀察組導出尿量與胎盤滯留發生率的關系 觀察組中導尿尿量少于200 mL發生胎盤滯留1人,200~300 mL發生胎盤滯留3人,301~600 mL胎盤滯留11人。
胎盤滯留是引起產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來,由于人流史、藥流史、分娩史及子宮內膜感染史等一些危險因素的增加,隨著計劃生育和優生優育工作的普遍開展,經產婦越來越多。胎盤滯留有上升趨勢,胎盤滯留致使產婦輕則發生產后出血,重則威脅產婦生命,其嚴重后果不能忽視[3]。產婦由于在待產過程中需要進食水,一、二產程中產婦宮縮欠佳時需靜滴催產素,進食困難的產婦會給予補液,致使產婦在產程進展中入量遠大于出量。由于宮縮痛,產婦不能自行小便,產程中胎先露長時間壓迫膀胱三角區,引起膀胱黏膜水腫、充血,神經功能障礙,會出現尿潴留,致使子宮收縮乏力,影響胎盤剝離[4]。還有部分產婦胎盤雖已全部剝離,但由于腹肌松弛,腹壓不足,阻礙胎盤娩出,會造成剝離的胎盤嵌頓在宮腔內不能娩出,膀胱內貯存的尿液越多,越會影響子宮收縮,同時過度充盈的膀胱會嚴重壓迫子宮下段,發生胎盤滯留的幾率就越大,尤其是在一、二產程中未經排尿,產程時間過長者更明顯,更需要行一次性導尿術來協助排尿[5-6]。因此,在發生胎盤滯留時,首先要理性分析引發胎盤滯留的原因,觀察有無異常子宮出血,判斷是否由膀胱充盈引起,避免急于行人工剝離胎盤術而發生子宮內翻。
綜上所述,減少胎盤滯留的誘因,正確處理胎盤滯留,對預防產后出血有重要意義。及時排空膀胱,可以避免尿潴留引起子宮收縮乏力造成的胎盤滯留[7-8]。在糾正胎盤滯留中采取一次性導尿術,可以改善子宮收縮乏力,使胎盤胎膜剝離完整、產后出血量減少、產后尿潴留發生率及人工剝離胎盤發生率降低,減輕了產婦的痛苦,為產婦提供人性化的護理,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徐建誼,安輝.導尿術在婦產科疾病診療中的應用及護理[J].中華醫學實踐雜志,2003,18(1):72.
[2] 曾夢鴿.產后胎盤滯留的原因分析與處理[J].臨床合理用藥,2014,7(7):138.
[3] 樂杰.婦產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9
[4] 王曉明,韓翠存.第二產程后針刺合谷關元穴預防胎盤滯留的臨床護理[J].護理研究,2014,28(4):1487-1488.
[5] 常虹.產后并發尿潴留64例病因分析與護理對策[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4,31(2):223-224.
[6] 郭紅.產后胎盤滯留的預防和處理[J].基層醫學論壇,2011,15(14):475-476.
[7] 毛安洪.妊娠14~20周引產后胎盤滯留25例臨床分析[J].臨床醫學,2010,12(1):3490.
[8] 陳笑清.一次性吸痰管在產科一次性導尿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2013(1):89.
陶愛玲(1985-),女,甘肅蘭州,本科,護師,研究方向:產科護理學
周軍,E-mail:361140412@qq.com
R473.71,R714.46+2
B
10.16821/j.cnki.hsjx.2017.02.018
2016-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