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蕊+張靖翊
摘 要:文章以俄羅斯民間故事為例,從會話含意理論出發,提出了將會話含意理論應用到“俄蘇文學史”教學中的策略。
關鍵詞:會話含意理論;合作原則;俄蘇文學史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7)02-0007-03
文學史教學在語言教學、文化教學及人才培養過程中意義重大。俄蘇文學史是我國高等院校俄語語言文學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主要教學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俄蘇文學史發展的基本分期,文學發展史上重要的文學流派和代表作家,并對作家的創作思想、藝術特色、人物形象及性格進行解讀和闡釋。
會話含意理論是語用學中的重要理論之一,幫助說話者表達“言外之意”,聽話者需透過字面意思去理解說話者的真實意圖。會話含義理論可以運用到“俄蘇文學史”教學中,體現在教師授課過程中對合作原則的遵守,亦體現在學生在文學作品閱讀中對會話含意的正確解讀。本文分析如何將語用學中的會話含意理論與俄羅斯文學史教學相結合,以期為我們的教學實踐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啟示。本文中的文本主要選自俄羅斯民間故事。
一、合作原則及會話含意理論概述
會話含意是說話人通過說話所含蓄表達的意義?!皶捄狻保╟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是由美國語言哲學家格賴斯(H.P.Grice)首先提出來的,是語用學的核心內容,在語言交際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1]。
合作原則與會話含意同樣是語用學中重要的研究課題。合作原則即在參與交談時,說話人說出的話語應符合參與交談的目的。格賴斯提出如下4條合作準則及其相關次準則。
1.量的準則:指所提供的信息的量。(1)所說的話應包含為當前交談目的所需要的信息;(2)所說的話不應
該包含多于需要的信息。
2.質的準則:(1)不要說自知是虛假的話;(2)不要說缺乏足夠證據的話。
3.相關準則:在關系范疇下,只提出一個準則,即所說的話是相關的。
4.方式準則:(1)避免晦澀;(2)避免歧義;(3)簡練;(4)有條理。
在交際中,出于種種原因,說話人并不是總會嚴格遵守合作原則,此時聽話人若想真正領會說話人的想
法,就需要領會其“話外之音”,“言外之意”。這種話語的隱含意義就是“會話含意”。格賴斯把會話含意分為兩
類:一般性會話含意和特殊性會話含意。一般性會話含意不需要特殊語境就能推導出來,而特殊性會話含意則要依賴特殊語境才能推出。
二、會話含意理論在“俄蘇文學史”教學中的應用
會話含意理論可以運用到俄語教學中,包括“俄蘇文學史”教學。會話含意理論的運用既包括教師教學過程中對會話含意理論及合作原則的科學運用,也包括學生運用該理論理解文學作品。
(一)會話含意理論在“俄蘇文學史”教學中的實踐
若要實現最佳教學效果,教師在備課及授課過程中需遵從合作原則。教學中遵循量的準則及質的準則就要求教師在有限的課容量中向學生講授足夠量的教學內容,教學語言合適,且教學效果良好。教師在嚴格按照教學計劃開展工作的前提下,應該提前考慮每堂課的重
點、難點,學生的知識儲備、接受能力,該細化的細化,該簡化的簡化。如19世紀文學史中重點介紹普希金、果戈理、萊蒙托夫、屠格涅夫、車爾尼雪夫斯基等作家及其各自代表作,而其他作家、作品則可在課堂上簡單介紹,由學生課下自行閱讀。在正式開講俄蘇文學史之前分出一定的時間概括地介紹一下上自古希臘、羅馬, 下至20 世紀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和西方現代主義的歐洲文學的沿革史十分必要。此部分內容雖然會占用部分課時,但對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很有幫助。
教學中關系準則及方式準則也是教師所必須遵循的。所謂關系準則就是要求教師課堂教學內容邏輯性強、教學語言清晰切題。如在介紹別林斯基和車爾尼雪夫斯基的民主主義美學觀, 并在其基礎上引申出馬克思主義的美學觀時,有的教師的講解條理清晰,層層相扣;而有的教師則思路混亂,解釋不清,學生接受效果不佳。所謂方式準則就是要求教師教學語言簡潔、精練,不說與教學無關的話,不說學生似懂非懂的話。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教師提前計劃好每一個教學環節,并充分考慮學生的背景知識情況及接受能力。
(二)會話含意理論在文學作品閱讀中的運用
在俄蘇文學史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會話含意理論來指導學生理解文學作品中的文本情景,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讓學生深刻理解作品的深層含義,真正準確、透徹地理解俄語語言。
教師應傳授會話含意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的語用意識。教師在運用會話含意理論進行教學時,首先,應該培養學生區分字面意義與會話含意的意識,讓他們了解會話含意理論的基本概念及工作機制,同時將會話含意理論中的合作原則及合作原則的違反講授給學生,讓學生明白,當作品中人物有意違反合作原則時,則不能對其話語進行簡單的字面理解,而應讀懂其深層的含義。其次,向學生介紹含義產生的觸發機制,也就是讓學生知道會話含意是怎樣產生和傳達的。最后,還要讓學生知道一般在什么情況下需要傳達含義,同時應該將常見的違背合作原則的情況告知學生,如傷及自己或別人面子時,實施拒絕、請求、批評、抱怨等言語行為時,說話人會有意識地違反合作原則來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如長篇小說《無望的逃離》中,主人公巴士馬科夫由于黑魚子醬事件被區團委開除,去新的工作單位報到,
下面是新上司和他的對話。
“親愛的,您原來在我們區里做過什么?”巴士馬科夫的新上司繼續問他說。
巴士馬科夫:“我是莫斯科鮑烏曼高等技術學校畢業的。學動力機械的。寫的論文是……”
這個例子中,巴士馬科夫答非所問,沒有回答新上司的問話,轉移話題,違反了關系準則(所提供的信息要關聯或相關)。從而隱含了這樣的語用信息:巴士馬科夫不想提起自己在區團委工作的事情,希望新上司不要問他這個方面的事情。
《無望的逃離》中,主人公巴士馬科夫的工作單位來了一個年輕的女研究人員奧列霞,大家給她取綽號為
“列雅公主”。全科研機構的男同胞都喜歡公主,巴士馬科夫也不例外。一天,他的情人尼娜·安娜列耶芙娜和他的對話如下。
尼娜·安娜列耶芙娜:“你是不是喜歡公主?”
巴士馬科夫:“你怎么想起一出是一出呢?”
這個例子中,巴士馬科夫答非所問,沒有回答情人的問話,轉移話題,違反了關系準則(所提供的信息要關聯或相關)。從而隱含了這樣的語用信息:巴士馬科夫不想回答情人這個問題,也有可能他確實喜歡公主又不想讓情人知道。
另外,教師還應該培養學生利用語境信息理解、運用會話含意的能力。平時教學中注重學生背景知識的積累,幫助學生推導和運用會話含意。
(三)會話含意理論在俄羅斯民間故事中的體現
俄羅斯民間故事是早期俄蘇文學史中的重要內容,是廣泛流傳于民間的口頭創作。其內容豐富、語言詼諧、情節曲折、想象奇特、諷刺辛辣,因此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1]。同時,民間故事與其他文學體裁相比,具有較明顯的審美和道德教育功能。民間故事創造了豐富的人物形象,通過對人物行為和結局命運的描述,表達了民間的道德價值取向[2]。因此,俄羅斯民間故事是浩瀚的俄羅斯文學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是俄羅斯文學史教學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在充滿民族智慧的俄羅斯民間故事中不乏蘊含“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的精美對話。然而,由于欠缺會話含意理論方面的知識儲備,不少學生在俄羅斯民間故事的閱讀中仍舊存在困難,不能完全理解其中某些對話的真正含義。學生在這方面的不足極大地影響了他們對文本的理解。
1.遵守合作原則。 “那你會什么?”“老爺,我會吃面包。”…… 船里的另一個老頭兒湊了過來:“你好,伊凡·貝卡維奇!把我也帶上?!薄澳悄銜裁囱??”“老爺,我會喝酒。”(民間故事《伊凡·貝卡維奇》)
在對話中,兩個人的對話十分簡練,問者和回答者都言簡意賅,簡明扼要,同時又保證了對話的完整性,聽話人領會了說話人的意圖,遵守了量的準則。
從前,一個老頭有個傻兒子。傻子請求他爹給他娶媳婦兒:“要是不給我娶媳婦兒我就把這整個爐子砸了!”
“我怎么給你娶媳婦兒???咱家沒錢。”“沒有錢,我們有牛啊,把它賣到屠宰場吧?!迸B牭揭院?,跑進了森林里。傻子又站到他爹跟前兒說道:“給我娶媳婦兒,不然我就把整個爐子砸掉!”他爹說道:“我倒是想要給你娶,可是咱沒錢??!”“沒有錢,我們有羊啊,把它賣到屠宰場去?!保耖g故事《熊和公雞》)
從這段父子對話中,可以看出兩個人圍繞一個話題,就是“娶媳婦兒”的問題,傻兒子一直要求父親為他娶媳婦兒,而父親也是反復強調家里的現實情況不允許給兒子娶媳婦兒,正是符合了質原則的要求,說話人對聽話人所說的內容是真實的。
2.違反合作原則。合作原則制約著會話的互動性語言的交際,一般情況下說話人會盡量地遵守該原則,并且希望對方也能夠遵守,但在現實交際中人們常常不能夠遵守。例如,說話一方可能說謊,而聽話的另一方又沒察覺,竟然當真對待,雖然這時言談可以進行下去,但結果卻讓聽話人上當受騙。這表明說謊的一方違反了合作原則,而當真的一方卻遵守著合作原則,且誤以為對方也在一直遵守著合作原則。當一方察覺到對方沒有遵守合作原則時,他就應該越過對方話語的表面意義,去領會說話人借助該話語希望表達的深層次意義或言下之意,從而體會出說話人在什么地方體現了合作,于是就產生了會話含意理論[3]。
“小河媽媽,把我們藏起來吧!”“把我的粉凍吃掉?!睕]辦法,小姑娘把粉凍吃了,河把她藏在粉凍岸下面。天鵝飛過去了,小姑娘走出來,說了謝謝,帶著弟弟又跑。天鵝掉過頭來飛,迎面飛過來,怎么辦呢?倒霉!恰巧蘋果樹在那里,“蘋果樹媽媽,把我們藏起來吧!”“你吃我的野蘋果?!毙」媚镖s快吃下去,蘋果樹用樹枝把他們蓋住,用樹葉把他們遮起來。白鵝飛過去了。小姑娘和弟弟連忙又跑,這時白鵝看到他們了,飛過來拍著翅膀,好像要把弟弟從她手里拉出來似的。幸運的是,路上遇到爐灶,“爐灶媽媽,把我們藏起來吧!”“吃我的小黑麥餅。”小姑娘趕快把餅塞進嘴里,走進爐灶,坐在灶口。(民間故事《天鵝》)
上文中,急于救出弟弟的姐姐沿途中分別向小河、蘋果樹、爐灶求助,但每個人一開始都違背了合作原則中的關系準則,誰都沒有直接回答幫助還是不幫助,而
是都要求小姑娘吃掉自己的食物,這是它們幫助小姑娘的前提條件。顯而易見,小姑娘領會了說話人的內在含意,滿足了它們的要求,最后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本段選文中如果學生不理解會話含意中合作原則故意違反的情況,那么就會在文本的理解中出現障礙。小姑娘明明是向大家提出藏起自己的請求,為什么大家都答非所
問。這就需要理解合作原則中故意違反各項原則的情況。
“嫁給我吧!”“不,仙鶴,不會嫁給你。你的腿那么長,衣服那么短,還那么瘦,飛得也很差,也沒什么能供養我的,離開吧,細長的家伙!”……“仙鶴,你娶了我吧!”“不,白鷺,我不會娶你,我還不想結婚吶,不會把你娶走的,走開吧!”(民間故事《仙鶴和白鷺》)
在這段對話中,仙鶴和白鷺圍繞著“娶”和“嫁”的話題展開對話,最開始是仙鶴向白鷺提出“嫁給他”的請求,白鷺清楚地給出對方答案,并說明了拒絕的原因。但從仙鶴走后白鷺的內心獨白可以看出,白鷺是說了違心的話,她之所以拒絕仙鶴只是出于傲慢,好面子,因此違背了“質的準則”。接著是白鷺向仙鶴提出“娶了她”的請求,仙鶴也清楚簡練地做出了回答,“不,白鷺,我不會娶你,我還不想結婚吶,不會把你娶走的,走開吧!”可實際上,仙鶴也是非常想娶白鷺,只是因為之前求婚遭到拒絕,為了挽回面子,出于傲慢,他又拒絕了白鷺的求婚。因此,在此段對話中,其都沒有遵循對話的合作原則,都違背了“質的準則”,都說了假話。而全文最后,筆者也明確說明白鷺和仙鶴之所以始終不能在一起,是因為“傲慢”。本段選文中,仙鶴和白鷺出于傲慢不肯答應對方的求愛,而且也沒有正確領會對方的話外之音,言外之意。學生在文本閱讀中,如果不明白故意違背合作原則的情況,就會在理解方面出現偏差。
綜上所述,在“俄蘇文學史”教學中,教師應科學踐行合作原則,遵循量的準則、質的準則、關系準則、方式準則,力爭達到最佳教學效果。學生在文學作品的解讀過程中也應樹立語用意識,學會區分字面含意與會話含意的不同,讀懂作者真正的意圖。教師需要在學生閱讀原文文本中給予正確的指引,以便于學生更準確地理解文本。這一過程當中就需要會話含意理論的支撐。一般來看,遵循會話含意中的合作原則的對話,學生在理解方面相對容易;違背會話含意中合作原則的對話,學生在理解方面相對困難。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運用會話含意理論來指導學生理解文本情景,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讓學生深刻理解說話者的深層含義,真正準確、透徹地理解俄語語言。
本文運用了會話含意理論解讀了部分俄羅斯民間故事文本。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格賴斯的合作原則是會話含意的主要內容,在語用學研究中被廣泛使用,該理論奠定了語用學的基礎。該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對話語進行解釋。在分析語用含意時還應該根據上下文語境,否則很難判斷說話人的真正意圖。因此,我們有必要在俄羅斯文學史教學中引入會話含意理論,使學生在俄羅斯文學作品的閱讀中真正領會作者的思想及意圖。此外,會話含意理論還有助于提高學生俄語實踐應用能力,最終使他們達到提高自身交際能力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索振羽.語用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51.
[2]馮小慶,楊蕊.俄羅斯民間故事中的男性形象探究[J]. 西伯利亞研究,2014,(5).
[3]徐佩.俄羅斯民間故事總的父母觀念研究[J].西伯利亞 研究,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