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洋
【摘 要】 將綜合性學習引入語文課堂,并探究這種教學模式的有效展開途徑,但是,實踐中仍然存在一些典型問題,尤其是對于綜合性學習中不當的模式迫切需要進行革新,這樣才能促進綜合性學習功效的良好發揮。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 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問題;對策
綜合性學習是一種可以實現對于學生各方面素養的綜合鍛煉的教學模式,將這種教學方法引入初中語文課堂,這可以讓課堂教學的形式變得更為多樣,學生可以感受到不一樣的整體教學氛圍,對于各種趣味化的綜合活動也會產生更為積極的參與熱情。不少教師都在嘗試將綜合性學習引入語文課堂,也在不斷探究這種教學模式的有效展開途徑,但是,不少綜合性學習的展開中仍然存在一些典型問題。很有必要對于這些問題展開分析,尤其是對于綜合性學習中不當的模式進行革新,這樣才能促進綜合性學習功效的良好發揮。
一、提升對綜合性學習的重視程度
很多教師都在慢慢意識到綜合性學習的實效性,但是,從目前整體的初中語文課程的教學實踐情況來看,綜合性學習在語文課堂上的融入程度并不高,很多教師都沒有形成對于綜合性學習應有的重視程度。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是非常重要的銜接小學和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這個時期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各方面的素養也有了基本的積淀,在這個時期將綜合性學習引入課堂可以推動學生充分利用已經學過的知識,并且可以對于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展開綜合訓練。很多教師沒有充分認識到綜合性學習可以發揮的功效,課堂上綜合性學習的融入程度并不高,也沒有在課前進行充裕的教學準備,這使得綜合性學習的效果并沒有充分體現出來。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應當積極對于各種有效的教學模式進行深入探究,并且充分認識到綜合性學習可以起到的積極教學效果,有效將其引入初中語文課堂。同時,教師很有必要在組織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前進行充裕的教學準備和教學設計,這樣才能夠保障課堂的高效展開,才能夠更好地發揮這種學習方法的功效。
教師不僅要意識到綜合性學習的積極效用,也要使學生更清楚認識到綜合性學習的重要性,并在學習活動中感受到該教學形式的趣味性。
例如,在《皇帝的新裝》學習過程中,教師課前通過充分準備,課堂上與學生全面了解故事的同時積極組織學生進行課本劇表演。通過活躍的課堂氣氛能夠促進學生對“皇帝的新裝”更深入地了解,這對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有著直接作用。綜合性學習的體現形式有很多,核心在于教師要在教學環節中融入對于學生多方面能力與素養的訓練。將課本劇引入課堂是一種較為典型的綜合性學習形式,這是對于學生理解課文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綜合鍛煉,會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加深對于所學文章的理解及認識。
二、豐富綜合性學習的教學形式
綜合性學習可以有各種展開形式,教師要能夠結合具體的文本以及涉及的教學目標與方向進行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少教師由于對于綜合性學習還不夠熟悉與了解,所以課堂上綜合性學習的展開模式非常單一。要么就是組織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要么就是編排課本劇,這并沒有充分體現出這種學習形式的趣味性。教師首先要開放自己的思維,要讓綜合性學習的維度更廣,將更多趣味化的形式引入課堂。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感受到綜合性學習的趣味,大家才會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獲取更多收獲。
比如,在《成功》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運用綜合性教學方法以增加教學的趣味性。教師可以設計“我身邊的季羨林”這樣一個主題,調動學生思路,使學生對身邊具有季羨林先生品格的人展開回憶,教師可以給予學生引導,讓學生思考“我的老師”、“我的爺爺”等身邊最親近的人是不是有這樣的品格,并進行描述。這個過程豐富了教學活動內容,同時幫助學生進一步把握課堂教學知識點,有利于學生知識的掌握和積累。這個例證很好地拓寬了綜合性學習的形式,教師只有從教學文本出發,找到針對性更強的綜合性學習的策略,這樣才能夠發揮這種學習過程的輔助效果。
三、引入更多綜合性學習的有效資源
想要讓綜合性學習的功效更充分地體現出來,教師可以將更多課外資源引入課堂,這會推動綜合性學習功效的進一步發揮。很多時候綜合性學習之所以會變得無趣,這和過程中學習資源的匱乏有直接關聯。綜合性學習其實是一種非常靈活的教學形式,基于這一特點,教師可以將更多相關的資源引入課堂,可以將更多課外教學資源作為課文內容學習的補充與延伸,以這樣的形式來進一步讓綜合性學習的效用體現出來。教師可以在課前進行相應的資料搜尋,將更多有價值的素材引入課堂,作為學生文本學習的輔助。教師也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資料搜尋的預習任務,讓學生也參與到綜合性學習資源補充的過程中來。這還可以讓學生提前熟悉文本,能夠給課堂上的教學提供很好的鋪墊。
教師要充分發掘身邊的語文綜合性學習資源,根據所在學校和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學習資源的開發可從弘揚地方文化、探尋時節風貌、留意周邊現象等方面入手。
例如,學習《蘇州園林》的過程中,教師通過網絡資源進行搜索整理,并以課件放映的形式為學生展示“蘇州園林”“蘇州文化”整體風貌,并倡導學生走進自然,從身邊的大自然開始,發現它的美麗和魅力。當教師將這些生動形象的圖景呈現在大家面前時,學生對于“蘇州園林”的認識與感受立刻變得豐富與立體,學生對于課文中的語言文字的感受也更加直觀。這就是綜合性學習輔助功效的體現,豐富課堂教學的有效資源才能夠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與感受文章。
【參考文獻】
[1]甘新.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理論思考與實施策略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6
[2]李媛媛.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研究[D].渤海大學2015
[3]喻霞.郊區中學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現狀及對策[D].南京師范大學2012
[4]劉小梅.呂梁臨縣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調查研究[D].魯東大學2015
[5]張燕.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揚州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