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宗智
“兩高一部”出臺的《電子數據證據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對指導、規范刑事案件中電子數據取證具有積極作用。但在該《規定》中,還存在某些規范不夠嚴謹,一些重要的法律界限不清晰等問題。
第一,《規定》未注意區分電子數據取證活動中的強制偵查措施與非強制偵查措施,收集、提取電子數據與技術偵查的關系不清,實踐中可能規避相關法律程序。對網絡在線提取電子數據的數據監控,如不明確設置技術偵查程序,其法律規制也不被列為證據合法性審查判斷的內容,可能導致實踐中以任意偵查方法應對強制偵查要求的問題。第二,初查時允許收集、提取電子數據,但未做出必要限制,實踐中可能突破立案前禁止采取強制偵查措施的基本法律原則。第三,《規定》與《刑事訴訟法》偵查程序規范的協調還應加強,搜查作為典型的要式偵查行為在電子數據取證中的地位應予注意。第四,關于取證主體的規定,未充分反映現實情況與工作需要,亦可能與相關制度相沖突。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出一些具體意見:第一,在執行中堅持下位法不得突破上位法的法治原則,在《刑事訴訟法》框架內理解、執行電子數據證據規定。第二,研究制定執行文件,對部分規范進行限制和細化,并根據實踐反應,修改完善該規定。此外,還應反思司法解釋以及其他規范性文件的制定機制,應進一步推動“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強制偵查的司法審查、司法救濟及司法令狀制度,落實偵查程序中的司法人權保障。
(摘自《法學》,2016年第11期,第7-14頁。)
*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61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