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離湘
金字塔里的楊松霖
文 / 王離湘

楊松霖
一九六二年生張家口人
河北省作家協會《詩選刊》副主編作品曾獲河北省文藝振興獎集入《中國探索詩鑒賞詞典》出版詩集《宿命》
古往今來,埃及的金字塔是個謎。楊松霖也是一個謎。詩人、作家、畫家、書法家還是什么什么,難定。如果連我也說不清,恐怕這個世間,沒有誰能說的更準。雖然以上每一個頭銜都很耀眼,但是對于楊松霖來說這些頭銜都不重要,因為他自己從來都不刻意追求。稍微形象點說,他是一個玩家,愛同臭味相投的朋友喝大酒。但是,他喝酒不像常人講究好酒好菜,喝酒偏愛悶倒驢——“草原白”。抽煙嘛,不倒牌子——希爾頓。吃菜就不怎么講究啦,有時一袋五香花生米就可以對付一場。主食吃的很少,像貓食。長得像瘦狗,沒良心,吃的再好也不長肉。每于席間常常聽到他慢聲慢語的講些奇聞異事,像是在說單口相聲,不時地博得滿堂喝彩。簡單生活——這就是楊松霖。
以上這些,就是最常見的楊松霖晝伏夜出的情景再現。



楊松霖出道很早,十幾歲就因詩作《無名頭像》廣為人知,那是在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初期,正值文學復興。奇怪的是他的詩,不是老師教出來的,他是靠自學。閱讀大量的中外文學作品,美學、哲學著作,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他常常于閱讀高等數學、高等物理書籍后找到靈感,萌發詩歌創作的欲望,我覺得他的詩是塞外泥河灣的泥土里長出來的,是張家口壩上的風吹出來的。


正是因了他的才情,新疆軍區陸軍某部特招他為文藝兵,由此,我們就成為戰友、同事。我早松霖兩年入伍,所以,老鄉聚會我常常是座上賓。話題常常是大風、酷暑、沙塵暴、木乃伊、坎兒井、伊力特曲、手把肉、麥西來普、文學、詩歌、愛情。我們所駐扎的地方是聞名遐邇的故城吐魯番。當年,楊松霖協助地方文聯創建《吐魯番文學》季刊,有時我也給他寫一些稿件。這樣幾年,我們在火洲,在孫悟空經過的火焰山下,練就了金子般的友誼。后來,我被調到地方工作,松霖沒兩年就復員回到了河北工作,開始在《詩神》《文論報》雜志社做編輯工作,如今在河北文學館做藝術總監。近些年,詩寫的不再多,主要為人做嫁妝,他的兩任前妻一個寫小說、一個寫詩歌,在全國文壇都有一定影響,據說都是他培養出來的,這是后話。閑暇,小酌見酣時,我說,楊松霖的幸福指數不低,苦悶時寫詩,高興時作畫,無聊時寫書法。他哭笑不得又不置可否。
水唯善下能成海,山不矜高自極天。楊松霖是一個平實、自然、自由、散淡的人。他的物質生活追求不高;但是,精神境界蠻高。他不隨波逐流,不趨炎附勢,不羨慕浮華,淡泊名利,寧靜致遠,簡約樸素,隨遇而安。在讀書學習、研究藝術、激情創作的時候卻認真、嚴謹、精益求精。有點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至極致不罷休的勁頭。松霖性格孤僻,不善交際,可是摯友間,卻無拘無束,有傲骨無傲氣。做起學問來十分謙虛,勤學好問、博學多思,這是他藝術通達進步的階梯。自在由天,打開頭他就是情不自禁地深入生活、深入經典、深入人心、深入創作。幾十年不聲不響,埋頭實干,不計名利,不作標榜,在文學藝術的道路上進行艱難的跋涉。現在看,這才是真正藝術家應該堅守的底線。守得住冷漠、耐得住清貧,實話講,這年頭很難做到。可是,楊松霖,他做到了。

這是我們挽手一別二十年之后,再聚首時我送給楊松霖的一句話。時光荏苒,新疆一別,各奔東西。2005年仲夏時節,楊松霖和在中央電視臺供職的戰友陳俊一道去我當時工作的邢臺看望我。一見面,看到他滿頭花白的長發,頓時感到時光流逝,昨日熱血青年轉眼已過不惑之年。酒逢知己,一醉方休。據說返石途經收費站,他看見有美女順道搭車,愉快答應,但是一上車他老先生就倒頭悶得兒蜜了,未能套上近乎。后來提及此事,一直后悔白白答應美女搭車了——這就是性情楊松霖,情形很像他的婚姻。他之前兩次失敗的婚姻,其情形就像美女搭車,請人家上車后,自己獨自酣睡——這就是自我、自在、自尊的楊松霖。
楊松霖的詩歌像不像李白、白居易、陶淵明這個我沒有考證,他的畫像不像傅抱石、八大山人我也沒有研究。但是,從他的作品中可以清晰地讀出他的文學藝術的功底與清晰文化傳統脈絡,每一件作品既有傳承又有創新。所以,我常常揶揄楊松霖,你是不是故圣轉世,是不是件“出土文物”。覺得他是超凡脫俗的怪物,有點兒迷迷瞪瞪,這家伙真的有點兒意思。

去年,我給《藝術實錄》雜志寫了一篇有關傅抱石的畫評。使我有機會潛心研究省文保中心有關傅抱石的館藏作品。由此不禁聯想到楊松霖,發現楊松霖的創作心性、意境與古德相左,確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我斷定楊松霖注定是畫家。幾年前,我曾經給他出過一道題,讓他創作四幅表現春夏秋冬的山水條屏,結果一年后才交活兒。去年,我又提出創作一幅空靈的山水作品,這不,才剛剛脫手。這家伙作畫輕易不出手,一方面是懶、另一方面是用心琢磨,從不敷衍藝術。
過去,我很少這么評價他。因為他對于褒獎與鼓吹常常反感,愿意實話實說、直來直去、簡簡單單,沒有那么多的禮數。所以,吹他無益。心里話,我還真的喜歡他這驢脾氣。
作為與之相交、相知多年的好友,不管是論情分還是熟悉程度,我感覺都有責任有義務向大家介紹這么一個當下在世的、已經為數不多的珍稀動物,一個淡泊、清貧、不爭、不屈、不孬的文化人!
編輯/王智麗
從楊松霖的作品中,可以讀出他文學藝術的功底與清晰的文化傳統脈絡,每一件作品既有傳承又有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