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常態下吉林省經濟運行情況分析與展望

2017-02-17 03:11:10陳守東王永蓮
關鍵詞:經濟發展

陳守東,王永蓮,劉 漢

(1.吉林大學 數量經濟研究中心,吉林 長春 130012;2.吉林大學 商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

新常態下吉林省經濟運行情況分析與展望

陳守東1,2,王永蓮2,劉 漢2

(1.吉林大學 數量經濟研究中心,吉林 長春 130012;2.吉林大學 商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

位于東北亞地理中心的吉林省,昔日的龍興之地,共和國的驕子,緣何經濟增長頻頻失速?何時、怎樣才能趕上我國經濟轉型這趟中高速運行的經濟專列?帶著這樣的疑問,本文對吉林省經濟運行所面臨的國內外經濟形勢進行了全面的梳理,并在全面振興東北的總體框架下,正視吉林省在“十三五”時期面臨的現狀、機遇及挑戰,展望吉林省振興經濟發展的新局面,為如期實現全面建成高質量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建言獻策。

吉林省;經濟增長;東北振興;經濟展望

“十三五”時期吉林省全面振興發展所面臨的國內和國際環境十分嚴峻,國內經濟正處于轉型再平衡的關鍵時期,“破七”的經濟增長率給我國經濟轉型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國際經濟中,發達經濟體正在溫和、不均衡地復蘇,但是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經濟增長普遍減緩,面臨著較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再加上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下跌,國際經濟形勢和前景也不容樂觀。因此,吉林省全面振興發展須樹立和堅定發展的信心,堅決破除“新東北現象”的路徑依賴,注重發揮地理和資源優勢,把握全面振興老工業基地的政策和機遇,積極探索、創新,并推進適宜于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體制機制,實現吉林省經濟結構優化的升級,質量效益的提升。

吉林省地處我國東北地區中部,地理位置優越、自然資源豐富,曾為全國人民的溫飽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為全國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大量原材料,曾作為產業“母機”推進了我國工業化進程,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1]12-17。但是,改革開放中期以后,隨著市場化進程的推進和經濟結構的調整,加上結構性、體制性改革的落后,傳統產業的困境和老工業基地的深層次矛盾越來越突出,吉林省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逐漸被其他省市超越,尤其是在體制轉軌和市場化進程中出現了嚴重的不適,大量國有企業出現虧損,甚至是破產,形成了龐大的失業群體,這種現象普遍存在于當時的東北,時稱“東北現象”[2]28-30。為此,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振興東北經濟,破除難題,增強東北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如2012年的《東北振興“十二五”規劃》、2014年的《關于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以及2016年的《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等等。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以來,吉林省,乃至整個東北地區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昔日的龍興之地,經濟驟然低迷,無論是各自省份的GDP增速,還是所屬區域的宏觀經濟指標的表現均處于落后狀態,面臨經濟持續回落,部分行業生產經營困難,以及一些深層次體制機制和結構性矛盾集中爆發的困境[3]6-30。就吉林省2015年的經濟運行情況來看,地區生產總值為14 274.1億元,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中位列22,同比增速6.5%,排名倒數第四,而東北地區其他兩省中,黑龍江省5.6%的增長率排名倒數第三、遼寧省3%的增長率排名倒數第一。一系列觸目驚心的數據表明吉林省,乃至整個東北地區正經歷著經濟轉型的“寒冬時期”,出現了傳統產業遭受嚴重沖擊與新興技術和醫療產業茁壯成長并存的“新東北現象”,值得慶幸的是這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并不是很嚴重[4]14-17,它只是那些以重工業和國有企業為主的區域,在其經濟發展和轉型過程中必然經歷的階段性、局部性和結構性問題。吉林省經濟如何在“十三五”時期重塑產業基礎,實現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的跨越式發展已然成為當前吉林省發展的核心問題。本文帶著上述疑問進行了如下的研究:首先,分析吉林省當前的經濟運行情況;其次,分析吉林省所面臨的國內和國際經濟環境;最后,展望“十三五”時期吉林省經濟發展前景,并給出相關的政策建議。

一、吉林省經濟運行情況分析

吉林省乃至整個東北經濟當前正處于滾石過山、爬坡過坎的困難時期,但是隨著《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出臺,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實現路徑都得到了進一步的明確,新的經濟增長點正在加快孕育,不斷出現,新的經濟增長動力也在不斷積蓄力量,吉林省經濟發展前景仍非常廣闊。

(一)吉林省經濟增長態勢及其特征

2015年吉林省經濟發展平穩運行,呈現穩中有升的態勢,為吉林省經濟在“十三五”開局實現筑底回升和穩步向好打下了扎實的基礎。但經濟運行中長期累積的一些突出性的結構矛盾尚未改變,尤其是高能耗、粗放的要素投入、緩慢的技術創新和進步,以及結構不協調等問題,嚴重制約了吉林省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因此,吉林省在經濟發展新常態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重要問題。

1.經濟增長緩中趨穩,區域差異大

2015年吉林省經濟發展總體呈現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的態勢。據《吉林省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吉林省地區生產總值為14 274.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5%。分季度看,前三個季度的累計同比增長分別為5.8%、6.1%和6.3%,經濟增長呈現穩步向好的發展趨勢。但從圖1中吉林省經濟增長的發展歷程來看,雖然吉林省經濟總量依然穩步增長,但是其增長速度從2011年2季度14.4%的高點開始經歷了一個長達14個季度的連續下降,降至2015年1季度的5.8%,降幅高達8.6%,直到2015年2季度才開始出現緩慢的回升,經濟發展出現緩中趨穩,逐漸筑底的態勢。分產業看,2015年全省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的增加值分別為1 596.28億元、7 337.06億元和5 340.77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4.7%、5.6%和8.3%[5],吉林省和全國產業結構均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處于“二三一”的態勢,但是全國產業結構自2012年開始呈現“三二一”的格局,產業結構轉型初見成效,而吉林省產業結構轉型進展緩慢,第二產業仍占主導地位,且比重居高不下。此外,吉林省經濟發展還存在區域經濟增長差距大的現象,形成明顯的中部地區生產總值高于西部,西部高于東部的態勢,而從地區生產總值的增速上看,則是東部快于中西部。分區域來看,中部的長春市、吉林市和遼源市的GDP分別為5 530億元、2 455.2億元和750.1億元,三市地區生產總值合計占全省GDP的比重最高,達到58.2%;西部的白城、四平和松原三市的地區生產總值占全省GDP的比重次之,為24.4%;而東部的通化、白山、延邊三市(州)的地區生產總值占全省GDP的比重最低,僅有17.4%(如圖2所示)*吉林省GDP數據來源于《吉林省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省內各市地區生產總值,除了長春市GDP來源于2016年長春市政府工作報告外,其余均來源于各市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但是,九市(州)GDP的合計值為15 007.9億元,文中計算市(州)GDP占比和繪制圖2時,均是以九市(州)GDP的合計值為基數,而非《吉林省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布的14 274.1億元。。長期過大的區域經濟差距,加劇了地方競爭、經濟糾紛、利益沖突,無法形成發展合力,嚴重影響經濟發展的整體效率。

圖1 吉林省季度累計地區生產總值及其增速

圖2 2015年吉林省各市(州)地區GDP比重

2.經濟格局出現新變化,形勢嚴峻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以來,吉林省作為東北經濟板塊的重要一環,出現了經濟增速驟然低迷和持續回落的態勢,無論是地區經濟總量,還是增長速度均落后于全國。實際上,吉林省乃至整個東北地區在進入千禧年以后,其在全國經濟中的地位就發生了重大的轉變,從改革開放初期的經濟發動機、產業“母機”和全國糧倉,東北三省的經濟總量在全國經濟中的比重一度接近14%(遠超三省9.6%的平均比重),一路下跌至平均水平之下(如圖3所示),伴隨而來的是國家出臺多項政策來推動東北地區的結構調整,作出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戰略決策來破解東北失速的難題,增強東北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

圖3 吉林省和東北地區GDP占全國GDP的比重

圖4 吉林省地區生產總值及其在全國的排名

吉林省作為東三省的中部省份,其地區經濟總值從縱向來看,雖然一直保持著逐年穩定增長,但是其在全國經濟中的重要性在逐漸發生變化,地區經濟總量的排名從改革開放的中游開始逐漸變為中下游,直到近年的下游水平(如圖4所示),經濟總量在全國的地位逐漸被拋后。更為突出的是,隨著我國進入新常態,雖然吉林省也在積極謀求經濟結構和發展方式的轉變,但是吉林省產業結構不合理、體制機制僵化,再加上我國經濟正處于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疊加”等全國性因素的影響,吉林省經濟的增長大幅趨緩,地區經濟增速在全國的排名近幾年來都處于墊底的狀態(如圖5所示)。

圖5 吉林省GDP增長率及其在全國的排名

圖6 吉林省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及其在全國的排名

3.需求疲軟,收入增長緩慢

2015年吉林省經濟運行情況顯示,雖然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均有所回升,但是由于市場有效需求不足,吉林省經濟發展仍然面臨著非常嚴峻的形勢。

第一,2015年吉林省內外需求雖然在年底有所回升,但整體依舊疲軟。首先,投資總額雖然持續增長,但是其增長速度的縱向歷史比較和橫向全國比較卻相對緩慢(如圖6所示)。2015年吉林省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2 704.27億元,同比增長12.0%,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投資分別為540.69億元、7 019.57億元和4 948.33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25.2%、11.3%和13.2%。投資結構在進一步優化,全年新建項目完成投資4 806.91億元,同比增長17.1%,改建和技術改造項目完成投資3 889.34億元,同比增長11.7%,技術改造和新興行業投資的大幅增長有助于投資結構的優化,投資質量的提高,能夠合理擴大有效投資[5]。其次,2015年消費品市場雖有所活躍,但仍處于整體下降的趨勢中(如圖7所示)。2015年吉林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6 646.46億元,同比增長9.3%,低于全國平均增速1.4個百分點。其中,體育、娛樂用品,家具類用品,以及糧油、食品、飲料和煙酒類有較快的增長,而金銀珠寶類,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增長相對緩慢,石油及其制品類,汽車類商品與去年相比甚至出現了負增長。最后,2015年吉林省外需出現大幅下降,全省進出口總額為189.38億美元,同比下降28.2%。其中,進口額142.84億美元,同比下降30.7%;出口額46.54億美元,同比下降19.5%(如圖8所示)。雖然在2015年年末和2015年年初進出口開始有所好轉,但依然處于較低水平,總體外需情況仍不容樂觀。

圖7 吉林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同比增速及其周期和趨勢成分

圖8 吉林省進出口情況

第二,收入增長緩慢,支出保持較快增長。首先,受稅收收入大幅下降,甚至是負增長的影響,吉林省財政收入增長趨緩,2015年吉林省完成全口徑財政收入2144.0億元,同比下降2.0%,完成地方級財政收入1 229.3億元,同比增長2.2%。其中,全年完成稅收收入867.1億元,同比下降2.0%;完成營業稅收入242.1億元,同比增長5.8%。但隨著民生支出大幅增加,吉林省地方財政支出增幅加快,全年完成地方財政支出3217.1億元,同比增長10.4%。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62.3億元,同比增長18.5%;科學技術支出41.4億元,同比增長13.6%;醫療衛生支出245.8億元,同比增長19.1%;節能環保支出117.7億元,同比下降16.1%;教育支出477.6億元,同比增長17.3%[5]。其次,企業效益出現分化,從事汽車等傳統產業的企業利潤下滑較大,但是從事高新技術和醫療產業的企業利潤增長幅度較大,但是由于傳統產業的比重過高,工業企業的整體利潤仍舊大幅下滑。2015年吉林省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 171.46億元,比上年下降16.4%。其中,汽車制造產業實現利潤611.11億元,下降21.9%;醫藥產業實現利潤156.64億元,增長25.2%;高新技術制造業實現利潤168.56億元,增長23.7%;裝備制造業實現利潤137.56億元,增長6.3%。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吉林省工業企業收入的反彈仍將可期,但是這需要一個較長的過渡時期。最后,居民收入穩中趨緩,消費相對保守。2015年吉林省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 901元,同比增長7.2%;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17 973元,同比增長4.8%。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 326元,同比增長5.1%;農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8 783元,同比增長7.9%[5]。

總而言之,當前吉林省經濟發展處于低谷階段,雖然有企穩回升的態勢,但是與兄弟省市相比已經處于落后的狀態。因此,需要牢牢把握振興東北的契機,堅定化解矛盾和排除風險的決心,要深入研究在注重質量和效益的前提下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的舉措和辦法,從產業結構、經濟發展方式和驅動模式等內因方面著眼、著手和著力,找準癥結才能有的放矢、對癥下藥。

(二)吉林省經濟發展的重點和突破點

吉林省經濟發展正處在發展方式轉變、結構優化升級和體制機制變革的重要關口,也是充分釋放優勢,積蓄發展活力和加快動力轉換的關鍵時期。盡管存在各種各樣的困難和瓶頸,吉林省的經濟發展仍然存在具有特色的驅動因素,應該緊抓其中的重點,在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質量上實現新的突破。

1.發揮吉林省特色資源優勢

吉林省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既有沃野千里,又有山水環繞;既有宜農平原,又有宜林山地;土地、森林和旅游資源豐富,肥沃黑土地促使我省成為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雄踞中朝邊境的長白山,獨具特色的冰雪資源,以及具有異國風情的邊境旅游為我省提供了豐富而完整的旅游資源體系[6]103-107。因此,如何用好如此雄厚的綠色生態資源,打造出四季長興、接續遞增的生態產業鏈,是我省經濟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基石。

首先,農業是吉林省經濟發展這趟專列的底盤,一方面農業經濟的發展與農民增收息息相關,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建設和發展,拓寬了農民就業渠道,提高了農民各項收入;另一方面,吉林省作為農業大省發揮了糧食主產區對提升糧食安全的重要作用,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十二五”期間吉林省糧食產量從2011年的634.2億斤,一路上漲至2015年的729.4億斤,在全國各省市中遙遙領先,位列第四位,僅次于黑龍江、河南和山東(如圖9所示)。糧食商品率保持全國首位,平均糧食商品率在80%以上,玉米的商品率更是高達90%。根據國家統計局2015年糧食產量的公告,今年吉林省糧食總產量達到3 647.0萬噸;糧食單位面積產量達7 182.1公斤/公頃,高出全國單產1 699.2公斤/公頃,糧食單產、糧食商品率、糧食調出量及玉米出口量等多項指標均居全國首位。然而隨著國際糧食價格的沖擊,以及我國多年來對主糧的托市收購政策,我國糧食生產量、庫存量和進口量均都居高不下,出現了“糧價倒掛”的反常現象,面對這種情形,國家按照市場定價,價補分離的原則,發揮市場資源配置作用來破解“三高”難題;完善農業保護政策,將補貼直接發給生產者,并逐步推動糧食價格改革,促使糧價回歸市場[7]23-31。當前,吉林省農業發展應以自身資源優勢為基礎、夯實農業基礎設施和現代農業技術水平,加快對現代農業體系的開發和建設,不斷提升糧食生產和經營的科技支撐能力和綜合生產能力,再從農產品精深加工入手,建設特色品牌以提高產品競爭力,走具有現代農業特色的發展之路。

圖9 吉林省糧食作物產量及其在全國的排名

圖10 吉林省居民和工業物價指數

其次,發揮吉林省優質生態資源產業集群作用,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①在優質生態資源發展方面:一方面,依托吉林省特色生態資源,將醫藥、人參、飲用水和林業等特色資源產業打造成為一個產業集群,突出產業轉型升級,擴大其輻散程度,增強其可持續發展能力;另一方面,從旅游配套設施,旅游產品供給,旅游服務質量和旅游體制機制等方面實現全面創新升級,將旅游這個無煙產業培育成我省的支柱產業,進行旅游供給側的結構調整,并不斷地創新營銷手段,深度拓展國內旅游市場,積極開發國際旅游市場,培育吉林省旅游品牌。與此同時,還可以利用東北亞的區域優勢和特色的邊境和跨境旅游資源優勢,推動吉林省旅游的多邊合作,將吉林省打造成為面向東北亞的重點國際旅游目的地。②在傳統產業方面,汽車產業是長春市,乃至吉林省的傳統支柱產業,有著輝煌的發展歷史,在吉林省經濟發展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汽車行業的產業升級和去庫存的壓力,吉林省的汽車產業高速增長難以為繼,面臨著嚴峻的形勢,2015年吉林省汽車行業實現增加值1 456.38億元,同比下降14.0%,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4.1%。當前吉林省汽車產業亟待解決的問題是需要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大對核心生產技術和自主研發能力的投入,加快自主品牌發展,依據大眾需求構建產品結構體系。③創新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轉變吉林省經濟發展動力機制的重要舉措,這些產業具有重大發展需求,知識技術密集、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等特征,是推動吉林省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其中所包含的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產業、新能源產業和先進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已經初見成效,其產值在2015年達到3 510億元,增長10.1%。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點在于如何突破并擁有一批關鍵性技術,讓一批龍頭企業擁有拳頭產品,最終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的穩步推進,產業結構的逐漸優化,提高其所占的比重,最終實現整個產業的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

2.謹防工業領域的通貨緊縮風險

當前,吉林省工業經濟低位平穩運行,工業內部結構正在加速調整和優化,2015年吉林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為6054.63億元,同比實際增長5.3%[5],稍低于全國平均增速,但從季度上看則出現了穩中有升的態勢。但是,吉林省工業經濟發展仍面臨著巨大的下行風險,再加上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帶來的“陣痛”影響,工業經濟持續低位調整,甚至是再次回落都是有可能的,外在表現為工業企業的生產經營出現困難,總體效益滑落。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吉林省的經濟增長動力一直以來過度依賴要素驅動,創新驅動動力不足,各種困難和壓力在轉型發展過程中競相顯現所導致,最終出現了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水平不高,再加上主要工業品市場需求不振,產出效益持續下滑,許多企業處于保本和虧損運營狀態,這在重工業領域表現尤其突出。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是監測工業經濟景氣的一個重要指標,吉林省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的漲幅從2012年5月開始一直是負增長,而且從2014年6月開始,PPI的漲幅出現大幅下滑,且有逐漸加大的趨勢(如圖10所示),如此長時間的負增長和大幅下滑,說明吉林省工業領域面臨著非常大的結構性通縮風險。吉林省工業領域的通縮風險主要來源于我國東北地區長期以來,以重工業為主導的產業體系來推動和刺激地方經濟的發展,造成了工業領域的產能嚴重過剩,再疊加上我國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的政策導向,導致了吉林省工業領域的價格長期低迷,而其產業鏈的關聯性之高,涉及面之廣,引起了吉林省經濟發生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值得慶幸的是,吉林省居民消費者價格指數開始出現緩中趨穩,2015年吉林省的CPI漲幅從年初的0.65%,上漲到4月份的1.82%,5月份下降到1.31%以后,一直上漲到8月份的全年最高點2.18%,隨后下降到10月份的0.98%,隨后出現反彈,12月份達到2.08%,雖然2016年開年出現了下降,但是2月份有所反彈,總體來說吉林省的物價水平自2013年11月份一直處于2%左右的低位平穩運行,這說明工業領域的通貨緊縮風險還沒有傳遞到消費物價上。因此,“十三五”時期工業領域的物價水平是吉林省宏觀調控的重點,一方面加大對工業經濟的支持力度,營造良好的創業創新環境和氛圍,引導、發揮和鼓勵民間投資,釋放其活力,培育新的支柱產業,從而實現工業內部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另一方面,需要改革創新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新舉措和定向調控,解決工業領域的產能過剩和結構調整的難題,避免工業領域的通縮向居民消費領域擴散,從而引發整體通縮。

3.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快產業結構升級步伐

吉林省近年來一直在積極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升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吉林省經濟結構調整仍處于發展和完善階段,增長動力的要素依賴現象嚴重,尤其是受制于資源和政策的格局未有實質性改變,再加上產品附加值不高、產業鏈條短、資源深度開發不夠等原因,吉林省經濟在抵御外在政策和各種風險沖擊的能力方面表現不佳。當前吉林省經濟發展所面臨的結構問題主要有:首先,產業結構分布不夠合理,第二產業的比重過大,第二產業發展速度偏低是吉林省總體經濟發展速度偏低的重要原因,也是癥結所在。2015年吉林省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實現增加值1 596.29億元、7 337.06億元和5 340.77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4.7%、5.6%和8.3%,第一、二產業的增速偏低;而三次產業占GDP的比重分別為11.2%、51.4%和37.4%,呈現出“二、三、一”發展格局,第二產業比重偏高,第一、第三產業比重較低,這種發展格局在國家層面已經自2012年轉變為“三、二、一”的格局,吉林省需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大結構調整力度,釋放民營經濟的活力,盡快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與升級。其次,第二產業產業內部層次不合理,行業發展舉步維艱,倒逼產業結構調整。在吉林省的第二產業中,工業結構比重過重,而在工業結構中重工業又偏高,而這些產業恰恰又是聚集著大量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型的行業,這也恰恰是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宏觀調控的重點,也是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的重中之重。由此帶來的是原有優勢的重工業在大調整,增速減緩,投資減少,這就造成了吉林省在建重大項目較少,后續儲備重點項目匱乏的困境,嚴重影響吉林省經濟發展,繼續優化投資結構,強化投資的引導作用,發揮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引擎作用。最后,吉林省的優勢產業競爭力不強,市場化程度不高;新興產業、替代產業規模小。吉林省的優勢產業大都集中在產業鏈始端和價值鏈底端,服務業層次較低,尤其是其中的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交通運輸等傳統服務業占據絕對優勢地位,產業的競爭力相對較弱。而相關的新興產業、替代產業規模較小,尚未形成有效支撐,如國家支持的低碳產業、循環經濟產業在吉林省落地生產并取得效益的企業數量少、規模小,接續替代產業、新興產業及服務業尚未形成足夠規模,對經濟增長、擴大就業、增加收入的帶動輻射不強。因此,吉林省應當加快產業結構升級和加大調整力度,增強傳統產業既有優勢,提高重點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加快培育新的支柱產業,使得各產業在更高水平上有機融合,推動吉林省經濟提質增效[8]15-16。

二、吉林省經濟面臨的國內外環境分析

一個地區,一個省份的宏觀經濟形式及其未來走勢,離不開對整個國家,甚至是世界經濟背景的分析和當前重要宏觀經濟政策的透析。當前,經濟增長速度的“下臺階”儼然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標簽,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經濟結構的調整,以及經濟動力結構的轉換都將是我國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經濟工作的主題,下文就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國內外經濟環境進行簡要分析,為吉林省經濟發展的背景和所面臨的大環境進行梳理。

(一)國內宏觀經濟環境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總體形勢呈現穩中趨緩、穩中有好的態勢,經濟運行仍處于合理區間。但是,主要經濟指標下行壓力較大,傳統驅動經濟增長的動力持續減弱,經濟領域中長期潛伏和累積的深層次矛盾正在逐步顯現。

首先,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是吉林省當前面臨的最重要的國內宏觀經濟環境。我國經濟在歷經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長后,增長模式已然發生了重大改變。特別是后金融危機以來,經濟增速的平均水平下移,經濟周期體現出期限結構拉長、峰位下降、谷位上升以及波動率降低等新特征,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階段。經濟發展新常態是一種多維度、多層次和跨時域的經濟形態,是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經濟形態,不是突然出現和短暫停留的表象,而是新經濟發展方式的開啟。雖然經濟增速水平直接顯示了新常態的整體態勢,但圍繞經濟增速水平,還有很多重要的內在影響因素,例如市場結構、產業結構、資本結構等微觀經濟基礎。因此,經濟發展新常態是一種復雜的系統化現象,它的形成機理和影響機制幾乎涉及經濟系統的所有方面,經濟增長、就業和物價等主要宏觀調控目標變量間的作用關系和影響機制正在悄然變化,經濟發展的宏觀表象和微觀基礎出現了階段性特征和新常態。

其次,新常態下經濟增長水平成為人們最為關心的問題,到底多高的經濟增長水平才是我國新常態下,與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相適宜的發展水平呢?確定適宜的經濟增長水平對吉林省經濟未來發展規劃也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有的研究認為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增長水平是一個逐步接近穩態的長期動態過程,Hall[9]431-469分析了發達國家人均收入進入緩和增長階段的事實,認為經濟增長確實存在向穩態逼近的趨勢;蔡昉[10]36-38認為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人口增速、人均資本增速與技術進步率均有向穩態收斂的趨勢。而李揚[11]1-17則認為:新常態絕不是經濟穩態亦或是經濟收斂的表現,特別是在經濟結構轉型完成之前,其將具有明顯的動態變化特征。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經濟增速換擋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高速發展后的大勢所趨[12]5-10;但經濟增速的換擋也為我國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經濟結構的調整提供了機遇[13]4-20。而在經濟增長水平這個具體問題上,林毅夫等[14]1-3從全球經濟下滑的外部原因出發,認為中國具備8%的潛在增長能力,而7%的適度經濟增速可以為體制改革和結構調整預留一定的周旋空間。樊綱等[15]4-16認為均衡、包容、可持續增長進而邁入高收入階段的必由之路,7%左右的年增長率可以保證2020年我國人均GDP達到一萬美元以上,接近高收入水平,符合我國中長期經濟發展目標的戰略要求。因此,我國將適宜的GDP增長率定位為6.5%~7%左右,這對吉林省經濟增長來說是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的。

再次,我國物價低位穩定運行是宏觀經濟的重要特征,但是工業生產領域卻又面臨較大的通縮壓力。2015年全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4%,創6年來新低,月度居民消費價格同比漲幅自2014年8月份起,連續17個月位于2%以下,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的長期趨勢及其走勢來看,我國物價的重要特征就是“穩”,這也是當前宏觀經濟運行的重要特征,但是由于與吃穿用度相關的價格上漲幅度加大,百姓直觀生活感覺的物價水平仍然較高。而與此相對應的工業生產領域通貨緊縮壓力較大,2015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5.2%,是自2012年3月份以來同比增幅連續46個月下降,通縮壓力持續加大,這既有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傳統領域產能過剩的因素,同時美元走強、國際大宗商品持續低位震蕩,也給我國工業生產領域的通縮帶來非常大的輸入性因素的影響,再加上國內去產能壓力的延續,預計工業出廠價格漲幅將持續低位震蕩。作為重工業基地的吉林省特別需要注意這種因為工業需求不足所導致的工業生產領域的通縮,應著力從供給側改革和政策等方面為工業生產領域的通縮減壓。

最后,內需走勢回升向好,外需不容樂觀。當前,我國經濟增長需求側的驅動疲軟,經濟發展已經向供給側結構改革推進,但也不能偏廢需求側,需要加強兩者的協同性。從內需來看,消費需求回升向好,2015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0 931億元,同比實際增長10.6%;政府需求也在回暖,2015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75 768億元,同比增長15.8%,快速的財政支出增長為各項重點支出提供了保障;而投資需求由于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升級,以及房地產市場周期性調整等因素的影響,呈現穩中趨緩的態勢,2015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總額為551 590億元,同比實際增長12%。而外需就不容樂觀,其主要外在表現是出口繼續低迷,2015年我國出口總值14.14萬億元,同比下降1.8%。但從中長期來看,未來我國外需回升將是大勢所趨,美國經濟增速較為穩定,歐洲、日本經濟回升趨勢顯著,而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也為外需進一步增長提供了長期利好條件。

(二)國際宏觀經濟環境

2015世界經濟增長速度繼續放緩,尤其是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連續下滑,俄羅斯、巴西等國甚至出現負增長,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和物價水平持續下行,部分經濟體面臨較大的通縮壓力。雖然全球貿易和投資,以及區域合作都有所增強,但是國際貿易仍是負增長,金融市場波動仍舊劇烈,各種不確定性沖擊使得世界復蘇之路崎嶇艱辛[16]。下文回顧和總結吉林省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國際宏觀經濟環境。

首先,發達經濟體增速回升,但勢頭減緩。2015年,以美國、歐元區和日本為代表的主要發達經濟體增速有所上升,但是總體增長勢頭減緩。①美國經濟穩步復蘇且動力強勁。在全球經濟形勢一片低迷的態勢下,2015年美國經濟穩步復蘇,各季度經濟增長率分別為0.6%、3.9%、2%和1.4%,全年GDP增速為2.4%,不但高于金融危機期間的經濟增長率,也高于戰后以來1.91%的歷史均值。究其原因,一方面得益于美國的消費拉動,2015年消費者支出的季度同比平均增長率為2.4%,強勁的消費來源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穩定增長,以及儲蓄和消費習慣;另一方面,美國經濟復蘇還源于全要素生產率的持續提升,這決定著美國經濟的質量和前景將持續向好,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經濟復蘇還將繼續。但是美國企業利潤增長放緩,工業生產增速回落,勞動力市場面臨瓶頸等等因素同時又為美國經濟蒙上一層陰影。②歐元區小幅復蘇,但前景不明。歐盟統計局公布歐元區2015年經濟同比增長1.6%,歐元區綜合采購經理人指數也高于枯榮線,表明經濟處于擴張。歐元區的小幅復蘇的主要推動因素主要是因為油價提升了可支配收入和企業利潤,使得私人消費和勞動力市場的改善。③日本經濟溫和反彈。日本2015年實際GDP增長率為0.5%,總體經濟維持著溫和復蘇的態勢。但是,代表內需的國內個人消費環比減少0.9%,是日本經濟增長不振的重要原因。根據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在2015年12月發布的《2016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預測,未來兩年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增長率分別為2.4%和2.9%,低于2015年5月發布的預測。

其次,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經濟疲軟,下滑程度大。2015年新興市場與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經濟增速下滑程度大,俄羅斯和巴西等國甚至陷入負增長。受到大宗商品價格疲軟、大規模資本外流以及金融市場波動性加劇的影響,2015年新興市場與發展中經濟體增長速度為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最低。分區域和國別看,獨聯體國家、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經濟增速下降幅度大,根據《2016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預測,2015年轉型經濟體的經濟將出現較大的負增長,未來兩年將分別有0.8%和1.9%的溫和增長。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經濟增長放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高速經濟增長向潛在增長回歸所導致,尤其是多個新興市場經濟體正在實施各種改革,如中國的經濟發展方式和結構調整,巴西的財政改革,這些內生性的因素,再加上外在政治和全球性風險,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經濟放緩是大勢所趨,如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和外部金融條件收緊的抑制性影響(尤其是在拉丁美洲和石油出口國)、中國的再平衡、結構性瓶頸,以及與地緣政治因素相關的經濟困境(尤其是在獨立國家聯合體以及中東和北非的一些國家)。但是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新興市場經濟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基本面沒有發生大的改變,總體仍舊向好,這在各大機構對2016年和2017年經濟溫和回升的預測中可窺見一斑。

總而言之,2015年全球經濟出現了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物價低位運行、就業形勢改善,國際貿易萎縮和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低迷的特點。展望2016年全球經濟需要特別關注,面對復雜的經濟形勢,發達經濟體的復蘇是否可持續,是否會阻斷歐元區和日本的緩慢復蘇進程,同時還要特別關注新興經濟體經濟是否持續放緩,經濟滯脹是否能夠得到緩解。

三、“十三五”時期吉林省經濟發展展望

“十三五”是吉林省振興發展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十三五”時期吉林省經濟發展的任務是在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和物價水平穩定的基礎上,確保經濟結構調整取得實質進展,轉變發展方式邁出堅實步伐,民生改善持續加強,改革開放全面深化,老工業基地振興取得新突破,最終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展望“十三五”時期吉林省經濟發展,本文有以下幾點判斷:

第一,吉林省經濟下行態勢將在“十三五”初期逐漸觸底,在“十三五”中后期實現有波動的緩慢回升。吉林省自2014年以來一直在7%以下低位運行,雖然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經濟增速回落和下臺階是一種可容忍的現象,也是為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創造良好的環境。但是,若想到2020年實現GDP和城鄉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城鎮居民收入達到全國平均水平,沒有一個較為合適的經濟增長速度是無法實現上述目標的。因此,可以預期“十三五”時期吉林省地區經濟增長率將會位于6%~7%的區間內,整體呈現“軟擴張”的態勢,但是短期(季度)波動,甚至是回落卻是不可避免的,這種適度區間經濟增長率的預期是合適且合理的,是在追求經濟質量的同時,堅持底線思維穩增長,確保供給側改革得以實施,民生得以改善,經濟中長期目標得以實現的重要保證。吉林省適度穩定經濟增長的實現,首先需要采用有效投資和有效消費來穩定經濟增長,其次還需要在外部緊緊抓住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機遇期,積極主動融入“一帶一路”戰略中,利用吉林省身處東北亞地理中心的區位優勢,提升對外開放的水平和程度,從外部尋求促進吉林省經濟發展的契機。

第二,“十三五”時期吉林省居民消費物價水平將會在調整中輕微反彈,工業領域通縮壓力將逐步得到釋放。吉林省居民消費物價水平的變化,一方面隨著整體經濟能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與生活資料相關的成本增加和農產品價格的國家調控和保護,這部分的價格將會出現較大幅度的反彈;另一方面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和產品物價的周期性調整,物價水平將呈現有波動的調整。此外,從未來一段時間國際經濟形勢走勢可以判斷,國外輸入性因素對居民消費物價水平的影響以短期小幅拉動為主。因此,“十三五”時期吉林省居民消費物價水平將會出現輕微反彈,但仍將持續保持較低水平,且或有反復。而工業領域的價格水平則不容樂觀,隨著“十三五”時期產業結構調整的進一步深入,短時間內工業經濟難有明顯起色,工業通縮風險很難得到緩解。因此“十三五”時期,吉林省應大力實施對汽車、石化等傳統工業的振興、加快將醫藥和裝備制造等優勢產業打造成新的支柱產業、重點培育諸如新能源汽車、生物和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爭取在“十三五”時期實現吉林省產業的成功轉型和升級,這樣工業領域較大的通貨緊縮風險將會得到逐步釋放,工業經濟也將在調整中逐步復蘇。

第三,在新一輪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一帶一路”的戰略機遇期,吉林省將在“十三五”時期,繼續深化國企改革,加快傳統支柱產業的轉型升級,著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逐步改變經濟增長的動力機制,形成吉林省經濟新的增長點。其中,國企改革和傳統支柱產業的轉型升級是當前工作的重點,如依托一汽和長客等企業,做大做強傳統支柱產業,形成具有超強集成能力的汽車工業基地,進一步推動其規模化和產業化,加強其競爭優勢;而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吉林省經濟發展轉型和產業機構調整的突破口,通過科技創新,推動一批新技術、新產業和新業態的發展,如開展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新材料、電子信息和先進裝備制造業的創新發展工程[17]98-100,促使這類科技產品產業化,形成吉林省未來經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所有這些產業轉型升級和提升競爭力的舉措,側重于供給側的中長期調整,一方面穩固吉林省作為老工業基地在傳統優勢產業上的競爭力,弱化重工業對吉林省的驅動作用,在經濟結構調整中實現經濟轉型;另一方面通過培育新興產業,加大高科技產業和第三產業在經濟中的比重,重點培育具有科技創新和提高技術效率,以及附加值高,清潔無污染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其核心是為了獲得吉林省新的經濟增長點和促使經濟增長動力機制的轉換,確保中長期吉林省經濟的適度中高速健康增長。

總而言之,“十三五”時期吉林省面臨的國內外環境將有顯著改善,其中既有東北亞地區經貿局勢的好轉,也有國內大力推進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政策和“一帶一路”戰略的強力支撐,是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重要關口,更是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盡管當前吉林省經濟發展過程因為經濟結構的調整、轉型和升級,經濟增長下行風險和失業的壓力驟然增加,但是隨著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突破,新的增長動能也正在形成,再加上吉林省豐富的資源、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充足的科教人才優勢,經濟發展動能將會不斷得到聚集和釋放,經濟社會將平穩健康發展。

[1] 張占斌.經濟新常態下的“新東北現象”辨析[J].人民論壇, 2015(24).

[2] 張墨寧.“新東北現象”預警中國經濟[J].南風窗, 2015(10).

[3] 趙昌文, 李曉華, 李政, 等.新一輪東北振興[J].改革, 2015(9).

[4] 李政.當前東北地區經濟增長問題成因與創新轉型對策[J].經濟縱橫, 2015(7).

[5] 吉林省統計局.吉林省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N].吉林日報,2016-03-19(004).

[6] 楊友寶, 王榮成, 王昱.吉林省旅游經濟差異時空演變特征與影響因素分析[J].資源開發與市場, 2015, 31(1).

[7] 樊琦, 祁華清.國內外糧價倒掛下糧食價格調控方式轉型研究[J].宏觀經濟研究, 2015(9).

[8] 馬克,劉信君,丁曉燕.2016年吉林經濟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9] HALL R.The Long Slump[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1, 101(2).

[10] 蔡昉.撥開經濟悲觀論的霧霾[J].求是, 2014(14).

[11] 李揚.引領新常態:若干重點領域改革探索[M].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5.

[12] 劉樹成.改革宏觀調控方式與把握合理區間中線[J].財貿經濟, 2014(7).

[13] 裴長洪.經濟新常態下中國擴大開放的績效評價[J].經濟研究, 2015(4).

[14] 林毅夫.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發展態勢和需要克服的幾個誤區[J].河南社會科學, 2015, 23(5).

[15] 樊綱, 王小魯, 馬光榮.中國市場化進程對經濟增長的貢獻[J].經濟研究, 2011(9).

[16] 張宇燕, 姚枝仲.2015—2016年世界經濟形勢分析與展望[N].光明日報, 2016-01-20(16).

[17] 李奕陶,劉麗娟.提升吉林省制造業競爭力對策研究[J].經濟縱橫,2015(7).

[責任編輯:秦衛波]

Analysis and Prospect of Economic Operation in Jilin Province under the “New Normal”

CHEN Shou-dong1,2, WANG Yong-lian2, LIU Han2

(1.Center for Quantitative Economic Research,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China;2.Business School,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China)

Jilin Province is in the geographic center of Northeast Asia, the former thriving and wealthy district, and was proud by the whole China.Why its economic growth is slowdown in recently years? When and how to catch up with the medium-high economic growth speed growth train of Chin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 our paper, we described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y situation and, analyzed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Jilin Province in “Thirteenth Five-year Plan” period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overall revitalization of the Northeast.Then we outlook the new situ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revitalization in Jilin Province, and try to make quality suggestions for the schedule to achieve the grand goal of completely building a comprehensive well-off society.

Jilin Province;Economic Growth;Revitalizing Northeast;Economic Prospects

10.16164/j.cnki.22-1062/c.2017.02.019

2016-04-08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6AJY024);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14JJD790043);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15YJC790055);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014M551161);吉林大學基本科研業務費資助項目(2015zz003);吉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14BS23)。

陳守東(1955-),男,天津薊縣人,吉林大學商學院、吉林大學數量經濟研究中心教授,經濟學博士;王永蓮(1985-),女,青海西寧人,吉林大學數量經濟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劉漢(1985-),男,安徽東至人,吉林大學商學院、吉林大學數量經濟研究中心副教授,經濟學博士。

F201

A

1001-6201(2017)02-0108-10

猜你喜歡
經濟發展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今日農業(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從HDMI2.1與HDCP2.3出發,思考8K能否成為超高清發展的第二階段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華人時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分享經濟是個啥
西部大開發(2017年7期)2017-06-26 03:14:00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擁抱新經濟
大社會(2016年6期)2016-05-04 03:42:05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汽車零部件(2014年9期)2014-09-18 09:19:1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 99久久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无码制服中字| 国内精品小视频福利网址| 亚洲 欧美 日韩综合一区| 91精品免费久久久|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欧美中文字幕第一页线路一| a国产精品| 爆乳熟妇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制服|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 国产男人天堂| 国产午夜看片| www.91在线播放| 免费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 三上悠亚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无码| 超碰色了色|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美色| 欧美成人日韩| 亚洲h视频在线| 亚洲欧洲美色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中文字幕一级毛片| 99精品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7| 亚洲综合第一页| 久久精品午夜视频| 亚洲欧洲AV一区二区三区| 色九九视频| 国产欧美中文字幕| 无码啪啪精品天堂浪潮av|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福利| 日韩av在线直播|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毛片| 欧美一级高清片欧美国产欧美| 日本不卡在线| 青青草国产免费国产| 国产第一色| 手机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a| 超碰免费91| 成人综合网址| 日本免费一区视频| 亚洲人网站| 最新国产网站| 在线观看免费AV网| 国产69精品久久| 亚洲色中色|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网站| a毛片在线播放| 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福利在线不卡一区| 久久精品一卡日本电影|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5388| 性69交片免费看| 久久国产精品娇妻素人|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激情| 超清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在线人成大黄瓜| 中文字幕中文字字幕码一二区| 亚洲无码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福利网址|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91精品国产91欠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在线视频2020|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无码久看视频| 99热亚洲精品6码|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你懂的| 激情综合网址| 久久91精品牛牛|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久久精品娱乐亚洲领先| 日本欧美一二三区色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1区2区| 最新国产你懂的在线网址|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正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