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艷君

【中圖分類號】R47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1-0-01
急診科是整個醫院的窗口,是醫院醫療體系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為醫院處理危急病人和重癥患者的生命通道,急診科同時也存在著留觀患者人流量大、留觀時間短、急診醫師相對不固定、患者病情反復和護士人員少、工作量大、時間性強等特點。往往會使急診留觀患者出現焦慮、抑郁、擔憂、易怒等心理問題,嚴重的心理波動可能會導致出現敵對心態,甚至爆發醫患糾紛[1]。本研究通過將舒適護理理念引入急診科,對2016年1月至2016年 11月間收治的98名骨折急診患者進行護理干預研究,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 11月間收治的98名骨折急診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齡55~70 歲,平均(54.3±4.3)歲;下肢骨折24例,上肢骨折16例,其它骨折10例。觀察組40例,男26 例,女22例,年齡57~72歲,平均(55.7±6.4)歲;下肢骨折27例,上肢骨折16例,其它骨折5例。兩組年齡、性別、骨折部位、病情等資料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與護理方法
針對不同的骨折進行常規骨折治療和術后常規藥物治療。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實驗組在此基礎上予以舒適護理:(1)心理護理:做好患者心理疏導工作,語言應親切、體貼,建立良好的護患氛圍,使患者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2)生活護理:給患者創造安靜、舒適及衛生的醫療環境;(3)疼痛護理:指導患者學習一些預防及減輕疼痛的技巧,如采用冷敷;(4)分散注意力法:讓患者看電視,讀小說、報紙等,使之沉浸于電視劇及小說中的情節,分散其注意力;或指導患者沉思,通過沉思喚起患者的放松反應。
1.3 評價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護理服務滿意度調查表》進行問卷調查法。滿意度調查包括護士的態度、護士的業務水平、護士的責任感、對患者的關懷程度、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的能力及提供病房環境的舒適度6個方面。采用Likert Scales 標準五級計分法,非常滿意計5分、比較滿意計4分、一般計3分、不太滿意計2分以及很不滿意計1分。共發放98份,回收98份,回收率為100%。
1.4 統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3.0 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形式表示,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卡方檢驗,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 為有統計學意義。
2.患者滿意度調查結果
實驗組組對各維度護理的滿意度分值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舒適護理能得到患者較高的滿意度,見表1
3.分析與討論
急診醫學的特點是涉及多學科參與救助,急診護理面對的病人涉及到內、外、婦、兒等多個學科和專業。這就要去急診護理人員掌握各種醫療救護知識相對其他專科更要全面。同時,急診科作為醫院面向社會的“窗口”,是醫療活動比較集中的場所,是接待急診、為重病人的前沿陣地。由于人員流動性打,急診護患關系建立時間短、患者起病急、情緒不穩定等諸多因素,導致容易引發醫患糾紛和矛盾。
舒適是人類的最基本需求,是人的生理、心理和社會等各方面處于健康狀態的綜合體現。隨著時代的發展,醫學模式的轉變,健康觀念的更新,護理工作模式的轉變和護士角色的擴展被提上日程。面對不同病種、不同年齡、不同職業和文化內涵的護理對象,提供具有不同內涵的舒適護理是當前的發展趨勢[2]。舒適護理是一種整體的、個性的、創造性的、有效的護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上達到最適狀態,降低不快的程度[3]。將舒適護理運用于骨折急診患者中,改變了以往因急診護理特殊性(患者就診時間短、護士接觸時間少)只注重傷口處理,漠視患者焦慮、恐懼和抑郁的心理感受的單一護理模式,豐富了整體護理模式。
本文探討了舒適護理對骨折急診患者滿意度調查研究。研究證實,舒適護理后,患者對護士的各項評價和整體評價均顯著高于對照組。骨折患者疼痛是導致其心理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能立刻轉到骨科手術是其焦慮的癥要所在。本舒適護理主要從心理疏導和疼痛緩解入手,通過有效的舒適護理調整患者的心理環境,減輕心理負擔,提高疼痛閾值。同時,認真細致觀察患者心理變化,及時采取針對性護理措施:如針對焦慮患者,積極主動了解患者情況,耐心細致回答患者和家屬提出的各種問題,并在一定情況下積極協調科室相關醫務人員等,消除其疑慮,緩解焦慮。針對恐懼的患者,護理人要及時的與患者溝通,向患者講解成功的治療案例,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和安全感。針對抑郁的患者,護理人員應盡可能多余患者交流或者通過與家屬溝通,介紹一些緩解患者抑郁的方法,協助家屬一起進行心理疏導。通過談論感興趣的話題和事情,同時逐漸鼓勵誘導患者與急診病友或家屬交流,來緩解抑郁。此外,心理暗示也是有效減輕患者不良情緒的治療方法。
隨著社會和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人們對醫療的要求不斷提高,既往人們認為人體無病是健康的觀念逐漸被身心健康的觀念所取代。這一觀念的轉變也是對護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往只對機體進行針對性護理的方法已經無法滿足患者的需求,舒適護理的需求受到醫護工作者的廣泛關注。總之,本次研究通過舒適護理幫助患者調整自我心態,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積極主動的配合治療,增加患者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劉革新. 律師業務與法醫學. 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1997:253
[2] 蔣海美,曾玉華. 我國護理教育的改革現狀及發展趨勢.現代護理,2005,11(24):2090-2092.
[3] 馮志英,王建榮,張黎明,等.住院患者護理工作滿意度量表的研制. 中華護理雜志. 2007,42(1):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