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
據IDC 2016年統計數據,2016年全球有5億臺使用至少五年以上的舊PC仍在使用,這意味著PC市場不僅具備相當的存量,而且這些PC面臨著“煥新”期的臨近。
事實上,PC市場的需求始終是剛性的。只不過,近幾年移動互聯的發展,使得越來越多的應用朝著輕量化的方向發展,PC的性能,特別是商用PC的性能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2016年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移動互聯、物聯網等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逐步落地,為企業“互聯網+”轉型升級和各行各業供給側的改革提供了技術基礎,而“老齡化”的員工辦公終端設備,逐漸成為影響企業整體的生產效率的那塊短板。
2016年中國PC市場也呈現出進一步細分的趨勢:
一方面,傳統商用電腦,尤其是筆記本電腦開始與普通產品相融合,從產品本身到用戶需求實質上也已經發生了前所未有的細分變化。商用筆記本市場已經被細分為傳統商用筆記本和新的便攜本、二合一電腦三個大類,以往被用戶認為性能羸弱的便攜本、二合一電腦,得益于硬件性能的提升已經成為辦公用戶的優選平臺。
另一方面,由英特爾倡導的,根據應用人群分類的商用產品細分也初現端倪。如貫穿2016全年的設計師電腦就是典型案例,它為專業用戶選購電腦提供了官方的、權威性、針對性的參考標準。IDC認為,從2016全年商用市場的發展態勢來看,未來四年,隨著商用PC換機進入又一個高峰期,商用市場整體會進入一段持續增長期。
英特爾在2016 年下半年發布了全新第七代酷睿處理器。伴隨著英特爾更高性能的第七代酷睿平臺普及,VR硬件與內容的擴充,伴隨著設計師電腦等細分領域的出現,以及企業用戶自身逐漸認識到IT分類部署與IT設備換新的重要性之后,消費類與商用PC市場也必然會迎來新的契機。
近日,IDC中國助理副總裁王吉平介紹道,2017年中國商用PC市場發展趨勢。第一,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聽到PC市場呈現正增長趨勢,但是IDC在2016年第三季度調查到商用PC市場已經逐步恢復正向增長態勢。IDC在2016年12月份做出基本判斷:2016年是1.6%左右增長,2017年整體增速將達到2.2%。
這其中的緣由就是IDC曾經闡述的“數字化轉型”、更多企業關注PC生產效率、消費者關注時尚和超輕薄、安卓瘦客戶機對市場的影響等。
IDC對2017年中國商用PC市場做出一些預測。王吉平表示,IDC統計和預測了從1995年到2020年中國PC市場的發展狀況,其中包括商用PC市場、消費市場和整體市場。這其中有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早期階段,從1995年到2000年,這是Windows 95系統出現和互聯網開始進入中國的階段。2000年以后,中國開始大規模應用Windows 95系統的電腦,并且對辦公室實施數字化改造,嘗試進入互聯網。這是中國PC市場的蜜月期。那時,全社會都討論與PC相關的話題。購買PC成為很多企業的主要需求,恰巧又趕上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所以,PC在商務市場迅速普及。
在2013年,中國PC市場出現了一個低谷,當年出現銷售量下降12.3%,之后幾年每年都下降5%。這與手機、平板對于PC的替代有關。PC開始重新尋找它的定位,進行改變。2016年,在中國PC市場,商用PC進入再定義階段。更多企業進行PC更新,隨著企業整體結構改革,PC隨之找到一些新的定位。
因此,2016年中國商用PC市場出現正增長,雖然消費級市場還存在一些壓力,但是IDC認為,中國乃至全球商用PC市場,2017年至未來5年,每年都會有1%~2%的增長。
這與企業目前面臨的幾個痛點息息相關。企業認為可以通過改變IT來對以上問題進行改善,IT改變可以使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改變企業傳統的業務模式,大幅提高生產效率。
面對新形勢、新需求帶來的挑戰,幾位企業負責人認為要激發出客戶對新業務的新需求,以創新滿足客戶的新需求,未來的挑戰在中小企業市場,要更好地適應中國國情,覆蓋更多的行業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