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濤
在創業初期,掌聚網能將全部精力聚焦在機房的網能設備,主要包括機房的動力、制冷、環境等IT基礎設施,實現網能設備的監控、運維、資產管理等,在機房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
亞馬遜AWS宕機了,阿里云停服了,某銀行因數據中心故障暫停對外服務……近幾年,類似的消息不絕于耳。隨著云計算的快速普及,無論是電纜被挖斷,還是人為誤操作,每一次的機房事故都有可能發酵成一個廣受關注的社會性話題。這也引發了一個熱門話題——機房運維。深圳掌聚網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掌聚網能)總經理張卡告訴記者,最近兩年,機房運維確實特別熱,尤其是超大型機房的運維更是重中之重。
熱門中的“冷門”
作為機房運維領域的新軍,掌聚網能當然不想錯過這一難得的機遇,不過掌聚網能的切入點有點特別,選擇了“熱點市場中的冷門”,避開了千軍萬馬爭過獨木橋的大型和超大型數據中心運維這一領域,選擇從相對關注較少的中小機房運維市場進行突破。
張卡表示:“我們的使命就是聚焦中小機房運維,為客戶搭建運維的基礎設施和監控平臺,實現設備與業主、服務商的連接,從而提高機房的整體運維效率,最終實現‘機房運維,盡在掌握的目標。”
隨著對掌聚網能的了解越多,你就越能體會,它為什么在機房運維領域“特立獨行”,它的底氣又來自哪里。
從機房的可用性來說,只有優秀的運維工作才能保障機房的持續、安全和穩定運行。從節能角度講,機房整體的高效運維帶來的節能效果比單設備的節能效果更明顯,可以延長機房設備的使用壽命,同時降低機房的整體擁有成本(TCO)。這就是機房運維的重要性。
張卡解釋說:“我們之所以選擇機房運維這個細分市場,主要是因為我們的創業團隊主要由曾經在艾默生、華為、華邁、科士達等公司工作過的專家和精英組成,對機房網能領域非常熱愛也非常熟悉,而且越來越多的用戶都已經意識到機房運維工作的重要性,所以我們這些志同道合的人才會團結在一起,共同為實現‘機房運維,盡在掌握而努力。”
無論在哪個領域,創業者如果沒有情懷和深厚的積累,是很難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并堅持到底的。在創業初期,掌聚網能將全部精力聚焦在機房的網能設備,主要包括機房的動力、制冷、環境等IT基礎設施,實現網能設備的監控、運維、資產管理等,在機房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
云運維改變了一切
“通過走訪大量客戶,我們發現,用戶現在越來越關注機房的運維,同時機房運維的負責人也更多地參與到設備選型和機房建設的過程中。”張卡向記者介紹說,“很多中小企業用戶受困投資成本等因素,不得不降低對運維的要求。如果這些客戶都能采用我們的網能云平臺解決方案,相信將大大提升其運維工作的效率。”
那么,中小機房運維工作到底難在哪?
首先,中小機房的基礎設施通常不健全,機房面積小、設備少,很多機房甚至沒有機房監控系統,無法實現集中管理。
其次,有些機房即使安裝了動環監控系統,但系統功能比較簡單,只能實現短信告警、在機房隔壁查看機房設備情況等,無法實現無人值守。
最后,機房的整體運維效率較低,在出現告警后,只能將告警信息推送給業主,業主再給服務商打電話要求服務,傳輸效率低下,每個服務工程師可處理的維護訂單也非常有限,影響了中小機房維護的效率和覆蓋范圍。
掌聚網能要通過云計算和物聯網技術,逐步解決這些痛點和挑戰。為此,掌聚網能推出了網能云平臺,它通過網能e盒將UPS不間斷電源、機房空調和傳感器的數據上傳至服務器,客戶可通過網頁和手機微信登錄查看設備運行狀態,如果有告警信息,也可以通過短信和微信等方式發送給相關的客戶和工程師。網能云平臺不僅可以方便地為客戶提供動力環境監控系統,還能將客戶與維護團隊有效連接起來。
張卡介紹說,網能云平臺是基于云計算和物聯網技術搭建的一個云平臺。網能e盒是網能云平臺中的一個采集設備,可以采集RS232、RS485、SNMP、DI等類型設備的運行情況,包括機房設備中的UPS、機房空調、配電柜、PDU、溫濕度、電量、水浸、紅外、煙霧和蓄電池等設備。通過這個平臺,客戶可以輕松實現對機房設備的監控,服務商可以通過網能云平臺實現機房的無人值守和巡檢維保等功能。
云計算、移動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興起,對機房運維也產生了重要而積極的影響。掌聚網能也正是通過將這些新技術充分運用于網能云平臺,引領了機房運維的變革。
在現有的機房動環監控系統,每個客戶都是一個獨立的系統,投入價值三五萬元的設備,僅僅能實現機房監控的功能,還要單獨配置短信貓,才能實現短信告警的功能,無法滿足現有機房運維的需求。網能云平臺則不同,它只需搭建一個統一的平臺,每個客戶都可以通過同一軟件平臺實現機房設備的監控和管理,無需配置短信貓即可實現機房的短信告警,還可輕松實現通過手機APP查看機房運行的功能。這就是云計算帶來的改變。
網能e盒設備就是掌聚網能應用物聯網技術自行研發的一套采集設備,雖然體積小,但是具備各種接口設備的采集、協議解析、數據加密、主動上傳等豐富的功能。
網能云平臺將移動互聯技術應用于客戶的手機查看和工程師的移動處理上。每個客戶和工程師都可以通過手機端查看機房設備的運行情況,設備一旦產生告警,除了通知終端用戶外,還能自動發送給提供運維服務的工程師,提升了運維效率。
“現階段,我們先要實現大數據的采集和自動處理,然后逐漸形成專家知識庫。接下來,我們會讓機房的一些智能設備實現自我修復和處理,提升設備本身的自愈能力,進一步提升機房系統的可用性和自動化。”張卡介紹說。
總之,網能云平臺將云計算、物聯網和移動互聯技術融于一體,實現了數以十萬計的設備、終端用戶、服務工程師之間的連接。
對于服務商而言,他們通過網能云平臺可以為更多的客戶提供服務,提升服務效率和服務的覆蓋率,同時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對終端用戶而言,有了網能云平臺,他們可以更加專注自身的主營業務,無需為IT基礎設施的管理和維護投入過多資源和精力。
為服務商提供服務
通常,一些機房設備提供商也會提供某些機房運維產品和服務。與這些設備商相比,掌聚網能的不同表現在哪里?張卡表示,掌聚網能的定位,是為服務商提供服務的軟件公司。掌聚網能并不直接給終端用戶提供運維服務,而是給為終端客戶提供服務的服務商提供運維工具和平臺。比如,掌聚網能推出的網能云平臺,就是為服務商提供的軟件平臺,它可以為數十萬臺設備,以及用戶提供機房監控平臺,服務商通過這個平臺可以為數十萬的用戶提供高效的運維服務。
“我們不直接提供面向終端用戶的具體的運維服務,而是為服務商提供一套工具和軟件平臺,目的是提升他們的服務效率,提升其客戶的滿意度,增強客戶黏性,創造新的客戶價值。”張卡概括說。從這個角度說,掌聚網能是一個使能者,它幫助服務商構建基于云的運維平臺,讓它們在“網能設備后市場”獲取發展的新動能。
通常情況下,數據中心設備提供商的設備都是通過經銷商、集成商提供給最終用戶的,這些設備供應商往往還要為一些重點客戶提供直銷式的運維服務,而數量龐大的中小機房客戶卻很難被覆蓋,而且設備供應商的資源也很難支撐如此龐雜的售后服務。
面對機房運維這一長尾市場,設備廠商不得不依賴經銷商和服務商,為終端客戶提供“最后一公里”的運維服務。而掌聚網能的獨特之處在于,它為貼近用戶的服務商提供了一個高效率的工具和軟件平臺,讓它們的服務效率更高。“掌聚網能的合作伙伴主要是那些自身擁有客戶資源,且貼近用戶的服務商。這就是‘最后一公里的力量。”張卡表示。
掌聚網能找到了一個“藍海”市場,它推出的服務不同于以往的傳統機房動環監控系統,且目標客戶十分清晰。不過,張卡也表示,要讓用戶從傳統的監控方案中跳出來,還要做大量工作,任重而道遠。
可以預見,未來的機房運維市場的分工會更加清晰,設備供應商提供設備和備品備件,服務商提供“最后一公里”的安裝和售后服務。那些單純依靠一買一賣賺產品差價的設備經銷商,隨著價格更加透明,中間利潤會逐漸萎縮,其生存空間將受到進一步擠壓。
掌聚網能致力于為服務商提供一個專業、高效的運維平臺,其最終目標是讓服務商的工作更加有效,而不是搶占終端客戶資源。“作為設備服務商的軟件服務供應商,我們會進一步加大研發的投入,讓自身的系統更具競爭力。”張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