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彬+顧勤

2016年12月28日,中鐵五局機械化公司參與建設的滬昆客專貴州西段正式通車運營,標志著我國東西向最長高鐵“滬昆高鐵”實現全線通車。滬昆高鐵是我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八縱八橫”橫向綜合運輸大通道之一,途經上海、浙江、江西、湖南、貴州、云南六省市,全長2 252千米,是長三角沿江、珠三角沿海等經濟發達地區向西南內陸地區進行經濟輻射的主要軸線。
由中鐵五局機械化公司負責施工建設的滬昆客專貴州段8標項目部,自2010年10月正式開工以來,面臨工期短、任務重、協調壓力大等困難,項目部全體員工不氣餒、不退縮,在公司副總經理兼項目經理佘志清的帶領下,群策群力、迎難而上,全面推進項目各項工作,圓滿地完成了各項生產任務,實現了質量、安全、進度、成本有效可控。
成功源自管理科學化
在那些艱難困苦的日子里,8標項目部迎難而上,多措并舉推進工程施工:
明確任務,有計劃、有組織地推進施工生產。滬昆項目開工以來,項目部通過制訂年度施工總體計劃、每月梳理工程進度,對重要工點設立階段性工期目標,完善相關聯工程之間的目標體系、節點工期和獎罰措施,全面開展各項勞動競賽活動,營造了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施工氛圍,極大地調動了參建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強化安全管理,確保做到生產無事故。項目部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基本方針,加強對施工現場的監督檢查力度,做到常抓不懈、警鐘長鳴。項目部還定期對管理人員和協作隊伍開展全員全覆蓋安全教育培訓,加強作業人員勞動紀律、作業標準和安全質量意識,對發現的問題,均按“四不放過”原則,查明責任,分析原因,制訂糾正和預防措施,并跟蹤驗證,防止問題延伸。
秉承質量第一,鍛造百年精品工程。項目部秉承質量第一、造就合格產品的原則,在隧道主體工程施工完成后,成立專業的隧道整治小組,組織協作隊伍對管段內的隧道進行敲擊自檢,將問題統計形成問題庫,并及時與業主溝通進行整治。項目的缺陷整治消缺工作多次得到表揚,在滬昆客專貴州西段靜態驗收中,是全線綜合標段唯一一家提前開始靜態驗收并通過的施工單位。
開源節流,提高項目經營效益。項目部定期進行項目經濟活動分析,不定期對項目成本盈虧情況進行核算,做到心中有數,以便根據情況制訂相對應的措施。同時,狠抓二次經營管理工作,確保項目經營效益。
注重培養各類人才。項目部不定期地舉辦培訓班,使全體員工始終處在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中,讓大家想學習、能學習,有效地提高了職工的工作能力。迄今為止,項目部已向其他項目輸送推薦各類行政、技術管理人才多達十余人,其中,項目經理3名,常務副經理1名,總工程師2名,黨工委書記3名,還有技術干部數名。滬昆項目部被譽為機械化公司人才成長的搖籃。
成效來自施工集約化
滬昆高鐵貴州西段項目部所轄8標段位于貴州省安順市境內,線路全長36.5千米,所需混凝土原材料數量極大,混凝土總量高達150萬立方米。混凝土質量及其成本控制是一項系統工程,其中,原材料選用是基礎,配合比設計是要素,生產施工是關鍵。這當中,砂石料供應的管控難度很大,特別是云貴和川渝地區砂石料供需在鐵路工程建設中的矛盾尤為突出,一旦籌劃選用不好,將嚴重影響混凝土質量、成本及施工進度。百年大計質量第一,提質增效重在降本。項目部在慎重研究后,決定采取自制砂石方案,以確保砂石料保質保量供應。
走別人不曾走過的路,這是一種魄力,更是一種自信。憑著這種理念,佘志清帶領項目部相關人員在開工前就對安順境內30多個砂石場的生產狀況進行了詳盡調查。他們通過慎重選址、周密規劃、科學建場,一個產品生產工廠化和標準化的砂石場快速建成。高效運轉的設施“唱著”歡歌,將符合質量要求的砂石料源源不斷地送進混凝土攪拌機,確保了混凝土的高質量供給。
2012年5月12日,滬昆高鐵貴州西段項目部安順西站施工現場紅旗招展、人頭攢動,全線路基連續壓實控制技術運用現場會在這里召開。由于高鐵對其軌道平整性的特殊要求,必須使用一種高科技儀器,像X光那樣透視路基內部的壓實情況,從而確保路基的密實度與平整度。項目部采用的路基連續壓實工藝,不但減少了油耗、節約了人力,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項目部的施工工地被評為全線標準化工地。2013年和2015年,該項目部施工的七眼橋特大橋和姚官屯特大橋被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授予“安全標準化工地”稱號。
高科技有利于保證質量,先進工藝促進了產品升級。在滬昆高鐵貴州西段項目部施工的8標段沿線,路基邊坡上鋪了一條長長的“綠地毯”,駐足細看,綠草和灌木下面有一層黑色的袋子,而青草灌木就是從這上面長出來的。這種三維生態護坡既避免了道床邊坡景觀效果差的問題,又起到了綠化與維護作用。2013年,8標段被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評為“節能減排標準化工地”。
碩果得益于無私奉獻者
六年的櫛風沐雨,六年的艱辛努力,六年的苦修終成正果。這一切都得益于滬昆項目部全體員工努力奮戰的結果。在那些日日夜夜,那一群鐵路建設工人,他們不計個人得失,甘于奉獻,成為大家尊敬和愛戴的人。
項目經理佘志清,1997年從西南交通大學鐵道工程和土木工程專業畢業后進入中鐵五局。這個有一股子沖勁的大學生,憑著他的扎實肯干,很快成長為中鐵五局機械化公司副總經理。2010年8月初,中鐵五局任命佘志清為滬昆高鐵貴州8標段常務副指揮長。
貴州安順山峰兀立,溝壑眾多,在這里建設鐵路“戰場”擺不開。佘志清就安排員工在山坡上見縫插針,見機行事。在短短一個多月時間里,他們完成了生活區及生產區所有相關配套設施建設,解決了員工吃住行等生活問題。2010年10月29日,8標段架子隊駐地和拌和站建設在滬昆高鐵貴州段6家施工單位中,第一家通過了投資方和監理方的驗收。2010年11月9日,就在8標段戰役打響不久,佘志清榮獲了全國總工會授予的“火車頭獎章”。
在熱火朝天的施工中,姚官屯特大橋的施工成為一個亮點。
姚官屯特大橋兩跨既有線:8號和9號墩跨越貴黃高速公路,17號和18號墩跨老滬昆鐵路,橋下還有成品油管道和軍用光纜通過。此外,姚官屯特大橋還地處喀斯特地貌上,承臺基坑開挖過程中還出現了涌砂現象。
如山一般的困難壓在項目部肩上,建設者沒有退路。佘志清必須使出十八般武藝,率領全體參建將士一刻不停地向前沖。
他們改變戰術,在大橋施工中采用國內最先進的山河智能420旋挖鉆,提高了施工質量。架子隊還用鋼管樁對臨近鐵路的邊坡進行防護,并地埋鋼管樁、用鋼絲繩連接旋挖鉆以固定機身,避免火車穿越時產生大風使鉆機擺動過大,確保既有線行車安全。
2013年9月6日,姚官屯特大橋18號墩完成了所有孔樁和承臺澆灌,比預期提前了9個月,標志著8標段向勝利邁進了一大步。
項目部精心組織,科學施工,圓滿實現了施工預期,用“鐵軍”的腳步彈奏出了建設者之歌。
然而,這些建設者在為鐵路建設作出貢獻時,卻沒有在家中承擔起應有的職責。對此,中鐵五局機械化公司原項目部黨工委書記薛品平心而論說,鐵路人的假期都很短,一年最多五天,如果妻子和孩子沒有跟老人住在一起,那么回家看了妻小,就沒有時間去看老人。
公司副總工程師黃海霞,1996年來到中鐵五局。1998年,其女兒出生,九個月后剛斷奶就被送到爺爺奶奶身邊撫養。那時,中鐵五局正在參加京滬高速公路建設,每天的工作不能讓他們停下來照顧自己的孩子,只好選擇分離。女兒漸漸長大,可作為母親的黃海霞一次出差路過懷化,一下火車就到女兒就讀的中學去看她。學校正在上課,門衛通報了鄧淑文的班主任老師。班主任走來,見到黃海霞,說的第一句話是:“鄧淑文還有個媽媽呀?”又覺得不對,忙解釋說:“學校有事,都是鄧淑文的爺爺奶奶到,我還以為鄧淑文生活在單親家庭里。”黃海霞聽著,滿眼是淚。
說到回家,公司還發生過一些“笑話”。公司有個員工回到家,孩子不知是父親,憋了半天才喊出“叔叔”兩個字。到了晚上,事兒來了,這個員工睡在床上,孩子上來干涉:“叔叔、叔叔,這是我媽媽的床,你不能睡,你走開,走開!”搞得這位員工十分尷尬。
注冊會計師王東,在公司擔任材料管理工作,六個集料站、三個拌和站都歸他管,來回跑一趟就是六十多千米。他的女兒牙牙學語后,他就沒有回過家。周末,家里親戚來了,聚在一起逗女兒玩。大家問:叔叔是誰?女兒伸出小手指了;阿姨是誰?她又伸出小手指了;媽媽是誰?她笑著用手指向媽媽。突然有人問:“爸爸是誰?”女兒竟轉身用手指向電腦,原來,王東常跟女兒用電腦視頻對話,電腦成了王東的形象代表。
滬昆高鐵正式開通運營了,那奔馳的動車組承載著建設者的夢想,一路歡歌,頌揚著高鐵建設者可圈可點的平凡而偉大的事跡。
(責任編輯:李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