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美芳
淺談學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錢美芳
學籍管理工作是對學生從入學到畢業整個培養過程的重要依據。學校需配備專人負責學籍管理和電子學籍系統操作。本文分析學籍管理的重要性,就如何做好學籍管理工作進行了思考與探索。
每年的新生錄入,從打印錄取通知書,調整模板,仔細核對學生名單,一直到送招生考試院審核蓋章,容不得半點差錯,雖然時間緊任務重,但每一個環節都需層層把關,高效完成。接下來就是新生的報到,統計所有學生的報到情況,及時上報給主管領導。普通高中學校招生工作需在每年8月31日前完成并及時發放錄取通知書。新生需憑錄取通知書等相關材料在規定時間內報到并辦理入學注冊手續。因故不能如期辦理入學注冊手續的,必須在開學后一周內向學校申請延期辦理,延期期限不超過兩周。開學后一周內不到校辦理入學注冊手續,又不辦理延期手續,或延期期限內不報到辦理者,取消該生入學資料。學校不得接收未按規定辦理手續的學生入學,因病須休學治療的新生,需按休學規定辦理。
學校自學生入學之日起1個月內為其建立學籍,并逐步完善學籍檔案。學生的學籍檔案內容包括以下幾方面:學籍基礎信息及信息變動情況;學籍信息證明材料,學籍信息證明材料又包括戶籍證明、轉學申請、休學申請等方面;綜合素質評價報告,該報告包括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等六個方面;體質健康測試及健康體檢信息等;在校期間的獲獎信息;其他信息和材料。9月中旬開始進行新生的電子注冊工作,電子注冊需嚴格按照學籍管理系統的要求,與各班主任配合,一起完成新生的電子錄入工作,錄入過程中需保證不錯錄,不漏錄。電子檔案納入電子學籍系統統一管理。紙質檔案由學校學籍管理部門負責管理。學籍管理員需認真核對學生信息,做到不錯,不漏。學生畢業后紙質檔案轉入學校檔案室保存。學籍管理實行“一人一籍、籍隨人走、終身不變”。學籍號是學籍管理的唯一識別代碼,由教育部統一制定。
學籍變動包括轉學、休學復學、退學等。普通高中生滿足一定的條件應準予其轉學。需辦理轉學手續的學生,其監護人應持有效證明材料向轉入學校及所屬教育行政部門提出轉學申請,經確認同意后,轉交學籍檔案,完成轉學手續。跨省或跨省轄市轉學,需省轄市教育行政部門確認同意。其中,需要注意的是高三年級第二學期學生原則上不辦理轉學。學生轉學不得變更就讀年級。轉學手續應在開學后一周內開始辦理,轉入、轉出學校和雙方學校所屬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分別在10個工作日內完成學生學籍轉走,學期中途一般不予轉學。
學生如因傷病和本人不可抗拒的原因,一個學期以內缺課課時累計超過總課時數的三分之一仍不能正常上學的,由其監護人提出書面的休學申請并提交休學的有關證明材料,材料包括:病情證明、病歷、檢查化驗報告單、醫藥費單據等。學生休學期滿要求復學的,必須在休學期滿的前15天內,由其監護人向學校申請辦理復學手續。因學測報名、高考報名等特殊情況未到復學時間可根據實際情況適時提前辦理復學手續。休學期限原則上為一年,如休學期滿仍不能及時復學,必須由監護人提出繼續休學的書面申請,經學校核實并報經教育行政部門確認后,可續辦休學手續。學生就讀普通高中期間至多可休學三年。
學生因種種原因需退學的,原則上應由學生本人及其家長提出書面退學申請,經學校審核同意并報經教育行政部門確認準予退學。學生退學應注銷其學籍。被注銷學籍的學生檔案由注銷學校負責保存。
在籍學生三年修業期滿,并達到以下標準的應準予畢業:每學年在每個學習領域都獲得應有學分;三年內獲得116個必修學分(其中包括綜合實踐活動23個學分);獲得28個選修學分(其中選修Ⅱ至少獲得6個學分);總學分不少于144個學分;綜合素質評價各維度達到要求。
畢業工作包括畢業證書及畢業檔案兩部分。從畢業證書花名冊的編制,到畢業證書一張張的打印,再到照片的粘貼,都需進行仔細核對,務必做到零差錯。畢業檔案材料在正式制作前需進行大量的準備工作:綜合素質評價的材料錄入、打印、蓋章;學籍卡的復印、蓋章;社會實踐表以個人為單位進行整理。上述材料準備完畢后,經教育行政部門確認并加蓋學校及教育行政部門學歷證書審驗章,再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分發。每年的畢業季都與高考考務、高考填報志愿、新生報到相沖突,因學校人手有限,整個畢業工作都需在見縫插針的情況下擠出時間高效完成。■
(作者單位:江蘇南通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