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猛
校園植物校本課程開發的原則
吳 猛
校園植物校本課程目標主要讓學生從獲得植物學的基礎知識,進一步了解并關注這些知識在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初步具有植物相關實驗操作的基本技能,理解保護植物和諧發展的意義,初步形成植物科學基本觀點、創新意識和科學態度。校園植物校本課程內容主要結合校園植物資源,結合初中階段學生的識記、理解和實驗特點設計教學內容,形成一門學生從感興趣到樂學的植物科學課程。校園植物校本課程評價方面結合學生的學習表現、交流合作和成果展示等內容,通過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等形式量化積分,同時參考學生生物考試成績最終形成綜合性的教學評價。
校園植物校本課程源起于生物興趣小組活動,離不開生物學課本知識,旨在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顯微鏡的使用是初中學生生物實驗必備的技能,通過植物葉片、莖、花等植物器官的學習,鼓勵學生使用顯微鏡觀察收集來的各種植物的各種組織進行橫向和縱向的對照,根據特征差別進行分析和歸納。植物無性生殖的學習,通過特定的植物選取開展玉簪的分植栽培、桂花枝條的扦插和薔薇科植物的異種嫁接等學習活動。迎春花、小葉黃楊栽培的活動中讓學生充分運用所學的根和根毛的知識,討論如何提高栽植的成活率和分析未成活的原因,通過實踐內化知識的運用。
本地是遠近聞名的花木之鄉,花木種植歷史悠久,近年來,花木產業和文化活動空前繁榮。植物校本課程活動首先鼓勵學生開展調查活動和討論交流活動,了解自己的家鄉是否以花木作為主要經濟產業,哪些花木是花木經濟的支柱產業或者了解自己家鄉的花木產業發展情況等。通過對家鄉和生活環境的調查和交流,不僅培養學生對家鄉花木經濟和文化的歸屬感和自豪感,同時更好地激發學習校園植物校本課程的興趣。
我校植物綠化完全按照園林式設計。綠化植物種類豐富,不僅有各種名貴喬木,也不乏各類灌木,還有各色花卉。四季交替,繁花似錦,花、葉、姿、色,美不勝收。校園植物校本課程開發設想源于校園是學生生活學習的主要場所和豐富的植物資源。通過帶領學生多次參觀學習各種植物,學生由初步了解到認識校園植物,并且能夠詳細地說出部分植物的各種特征和習性,讓學生從總體上對校園植物的種類和分布有一定的了解,為后續的校園植物校本課程內容學習做好準備工作。學生對校園植物的親近和了解,進一步提高學生保護植物、愛護校園和保護環境的生態意識,也彰顯學校花香校園的特色教學活動理念。
在興趣小組活動基礎上開發新的教學活動內容。生物興趣小組常設的植物教學活動主要包括測定種子的發芽率、調查植物的分布和種類、葉脈書簽制作等。校園植物校本課程在植物興趣小組活動的基礎上開發新的校本課程。調查法是初中階段學習的重要方法,在調查校園植物分布和種類的基礎上,通過討論分析找出解決植物生長不良的原因,提交學校總務處以待解決,體現出課程活動的價值。蘇派和揚派盆景歷史悠久,校園盆景植物資源豐富,校本課程多利用學校小葉黃楊和迎春花等植物資源開發蘇派和揚派盆景的鑒賞和制作等課程。
校園無小事,事事見安全,校園植物校本課程活動過程也不例外。學生在進行植物學習過程中實踐活動比較多,教師必須隨時提醒學生注意安全;栽植玉簪、紅葉石楠、小葉黃楊活動過程中需要提醒學生不能使用鐵鍬嬉鬧,挖取植株的過程中注意與其他同學的配合;薔薇科植物嫁接過程中需要使用嫁接刀或者小刀,容易造成割傷,學生操作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刀具使用并且做到及時收繳,絕不允許出現嬉鬧現象。實驗室安全也是需要教師強調的重要部分。學生制作葉脈書簽的過程中,不僅要知道氫氧化鈉具有強烈的腐蝕性,還要知道酒精燈加熱的操作規范,避免出現燒傷、燙傷或火災等安全事故。安全問題不僅會出現在實踐活動操作過程中,誤食植物、攀爬樹木、植物刺傷等意外傷害也是教師時刻需要提防的教學事故。安全問題不僅在活動過程中需要教師強調,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更要體現出來,讓學生在實踐活動開始之前就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總之,安全問題無處不在,需要教師隨時隨地保持警惕。■
(作者單位:江蘇沭陽縣沭陽如東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