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少鈺 廣東省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幼兒園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確實,動手動腦有利于開發幼兒的智力,有利于發展幼兒的各種能力。幼兒正處在人生求知欲望最強的啟蒙階段,我作為一線的教師,利用剪紙活動緊緊地抓住幼兒好奇、敢想敢干的心理特征,發現幼兒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現在,我以開展剪紙活動中積累的點滴體會,談談剪紙活動對幼兒的價值所在:
剪紙教育是以促進每一位幼兒的健康和諧發展作為立足點和歸宿,精選貼近幼兒生活經驗的、帶有中國優秀民族文化精髓的民間藝術內容的藝術教育,是指向民族文化和幼兒全面發展的教育,是培育民族精神和幼兒全面素質的載體之一。民間藝術教育——剪紙,作為一種根基性的教育,可讓幼兒初步了解一些民間藝術的風格形式與社會文化背景,體驗獨特的民俗風情,開闊文化視野,增強對民間藝術和民族文化的敏感性,激發幼兒對民間藝術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以及愛祖國、愛人民、愛家鄉、愛民族文化的情感。民間藝術教育——剪紙的這種教育特性正是符合國家頒布的《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明確規定,幼兒園要將“萌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愛集體、愛勞動的情感”作為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通過剪紙活動對幼兒的教育,借助帶有濃郁的民族藝術氛圍的藝術形式對幼兒進行民族精神的滲透,對幼兒的愛國情懷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如在學剪《民族娃娃》系列活動中,幼兒了解了各民族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知道除了漢族以外,其他的民族都是少數民族,提高了幼兒對少數民族的了解,知道祖國是一個大家庭,有眾多的兄弟姐妹,有廣闊的土地,有豐富的物產,激發幼兒熱愛中華民族的情感。同時,幼兒園開展剪紙活動是踏出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一步,是弘揚民族文化和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化建設的積極推動力量。
剪紙是一種民間藝術,它的題材都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大自然。只有讓幼兒學會觀察,對事物有一個較完整、生動、形象的認識。才可以進一步用剪紙的藝術形式去表現。因此,當幼兒在創作剪紙前,我首先會引導幼兒去關注他們已有的生活經驗,在平時的生活中常常捉住每一個機遇,教育幼兒學做一個有心人,學會觀察。如在一次《小朋友手拉手》剪紙創作的活動中,我先組織幼兒玩“拉個圓圈走走”的游戲,并讓幼兒觀察小伙伴手拉手時的樣子,提出要注意觀察的細節。這樣,在剪紙時幼兒對拉手就有了深切的感知,知道哪里應該剪斷,哪里應該連在一起,創作活動進行得非常順利。
剪紙活動是依靠口傳親授、言傳身教的教育,主要體現在教師適當的指導和示范之下,幼兒進行主動參與、自主探索的學習過程。剪紙活動能夠給予幼兒充足的動手操作的時間和機會,憑著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在實踐中領悟方法和技術要領,精確掌握動作并適時使用。這有助于幼兒樂于動手的意識和習慣的培養以及動腦能力的培養和動手能力的提高,鍛煉幼兒手部的細微動作,提高手腦協調性,促進幼兒腦功能的完善。在我的教學里就有這么一個例子,我們班有一位動手能力較差的幼兒,未參加剪紙活動之前,她生活上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老師幫忙,通過一年來參加剪紙活動,把畫、剪、折、貼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操作,這樣一來她不但剪出了許多圖案、花邊等,動手能力也提高了,穿脫衣服、扣紐扣、疊被子、整理床鋪這些事情再也難不了她了。
“審美是剪紙活動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審美經驗“永遠也不可能離開具體審美對象的感性特征,而總是在直接感受審美對象的外形、色彩、線條和質地等過程中完成的”。在剪紙活動中為幼兒提供多種形式的審美活動。如佛山剪紙、北京剪紙、山東剪紙,都有其不同的表現形式及文化背景,好讓幼兒對每一種藝術或作品產生新的審美感受,促使審美經驗在直接感受過程中完成。例如剪紙是用鏤空透雕的手法進行美的創造的一種民間美術,是集藝術、技術、空間構圖和審美想象于一體的民間藝術類別,它可以綜合黑白畫、線條畫等美術學習內容,具有廣闊的想象和創造空間,能夠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促進幼兒形象思維的發展。在教學活動中,我注重引導幼兒通過參與,感受到剪紙作品的形式美和內容美。如在剪貼“蝸牛”“樹葉”的兩個活動中,我出示一幅寫實的蝸牛圖片、一些樹葉和一幅煙盒剪紙蝸牛、幾片鏤空剪紙樹葉,引導幼兒討論有什么不同,從顏色、花紋、材料上做比較,從而感受到剪紙作品表現形式的大膽和不拘一格,此外,我還提出問題:“兩只蝸牛有什么不同?”“兩片樹葉有什么不同?”讓幼兒通過觀察分析,感受蝸牛的形態特征,樹葉的鏤空效果,從而提高其審美活動的質量。通過不斷的比較,最后,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親自動手去表現美。所以剪紙活動能夠促使幼兒獲得審美體驗,開拓幼兒的審美心胸,讓幼兒在審美活動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對幼兒的審美觀念、審美能力、審美趣味等方面都有積極有效的引導作用。
我國當代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而幼兒時期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極富創造力的時期,為此,在這時期開展剪紙活動能促進幼兒創造性思維的開發。剪紙活動能聯系實際,精選貼近幼兒生活經驗的內容,靈活恰當地遷移已有經驗,積極鼓勵幼兒用民間藝術的語言進行大膽的想象和創造,自由地表達自己對事物的認識,抒發內心的情感,為幼兒提供一個強調主觀想象、自由表現、感情抒發的藝術舞臺,使幼兒的創造性思維獲得發展。在剪花瓣的活動中,幼兒用一張正方形的紙,多次折紙后,只用一把剪刀,就能剪出活靈活現,均勻對稱的花,而且又用剪刀在花瓣處稍加改變,花瓣的形狀隨之改變,這種練習使幼兒不斷創新。讓幼兒的創造意識、創造能力和創造個性得到提高和展現。
剪紙活動對培養幼兒全面和諧健康發展極為有力。從本人多年的幼兒教育實踐中得知,通過開展剪紙活動有利于增強幼兒熱愛中華民族的情感、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豐富幼兒的審美經驗、促進開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所以,在幼兒園開展剪紙活動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