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長英 李 喆
督學似南風,辦學樂融融
宋長英 李 喆
法國作家拉封丹寫的一則“南風和北風比賽”的寓言故事,對督學工作來說,有一定的啟發意義。這則故事形象地說明了一個道理:溫暖勝于嚴寒。督學進入學校督導的過程中,不能一味運用“北風”法則,更不能把自己當作執行公務的警察,否則會事與愿違,容易導致督學與校長對立,用好“南風”法則,在尊重和關心的前提下,只有以學校為本,給學校師生以關懷,把溫暖融進學校,師生才會敞開心扉。輕裝上陣,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就被激發出來了。
學校必須走內涵發展之路,以“好形象”傳遞教育正能量。對學校好的方面,督學要加以肯定,以提振師生精神,讓成績與亮點在顯山亮水的基礎上發揚光大。督學要做服務學校、宣傳學校的排頭兵。在挖掘學校的發展潛力、促進內涵發展、特色發展上用好自己的慧眼。跟校長一起,在“指導和幫助學校挖掘亮點,推廣宣傳”上想點子,在“及時推介督學過程中發現的典型經驗,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提高學校辦學水平”上想辦法,更好地以巧妙的梳妝打扮,幫助學校發揮優勢,突出特色,使“督”和“學”在更深層次上、更高效度上展開。
督學必須配合校長,向媒介(報刊、網絡等)借力進行宣傳師生的陽光面,只有真心,才能換來實意。如果30%的教師受到了鼓舞,就會帶動70%的教師朝前發展。作為督學,要堅持在“多聽、多看、多調查、多思考、多總結”的基礎上,用火眼金睛去發現學校師生中各方面的可圈可點之處,樹立教書育人的典型,進行大力宣傳,用教師身邊充滿正能量的好事,感化學校的其他教師,這樣,再借助召開現場會、經驗報告會等方式,宣傳和推廣優秀教職工的成功經驗和做法,才能影響并實現正德自身、熏陶他人的目的。
對學校的弱處,要由點到面,多用建議的方式、商量的語氣,進行點化,做到參與而不干預。正確地把握分寸,對一些認識上有分歧的問題,要委婉地跟校長提出,見微知著地跟進探討,即便不能立刻解決,也需要待時機成熟,逐步予以化解。要防患于未然,盡量將學校存在的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解決問題要杜絕“走過場、搭架子、浮于形式”的現象,作為督學,必須用醫生診斷的方式,診斷教育教學上的病癥,決不能敷衍了事,更不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盡量在不打擾校長工作、不干擾正常教學秩序的前提下,深入第一線的現場,重實地的考察,跟蹤指導。督學和校長商談溝通中,要多用“咱”“我們”而少用甚至不用“你”“你們學校”的字眼,要用商量的口吻,像“我們如果這樣,是否可行?”“咱再看看,是否還有更好的解決辦法”等,而不要用“你要對此事負責”“你這樣做會后悔的”這樣的語句,只有如此,才能切實把自己融進去,共同分析發生事情的原因,認真總結經驗(甚至教訓)。當然,對一些亟須解決的問題,一方面,要堅決不能拖延,延誤問題解決的時機;另一方面,還要避免類似事情的再次發生。督學只有放低身段,積極地溝通和商談,才是妥善解決問題的最佳行式。
結合學校的工作實際,督學要有針對性地總結經驗、查擺不足、提出整改建議,必須做到跟校長平等協商,這樣才有利于幫助校長更好地開展工作。作為督學,在立足實際、科學有效地排查問題的過程中,要把握協商發展的瓶頸。能根據工作需要,在合情、合理的基礎上,為校長出謀劃策、鼓勁加油,這樣,通過協商的路徑,指點改進的方法,就能共同引領學校穩妥發展。任何時候都要牢記,苦勞必須是自己的,功勞一定是校長的。
“用心指導”是督學進駐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督學的指導要想高屋建瓴,就必須有長者的慈愛、智者的風范和仁者的情懷,就必須占位高遠,憑借理論積淀、言傳身教和典型示范等方式對校長、師生甚至家長進行指導、啟發和引領,不斷地給學校輸入新信息,撒播正能量。責任督學一定要端正督學思想,用正確的教育、教學方法,去積極探索教育規律,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有所發現,有所前進。責任督學只有利用好自己獨特的教育地位,設身處地地為教師減壓,為學校減負,所謂的“督學”之名才是真的接地氣。在指導過程中要以促進、實踐、服務為主,工作中只有堅持以激勵、鼓舞為主,才能營造一個“先進更先進,先進幫后進,后進趕先進”的良好氛圍,這樣才體現出督學工作的指導和激勵效果。■
山東臨沂第七實驗小學臨沂光耀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