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煥珍
雅為根 潤為徑 品為果
陳煥珍
筆者所在學校現有三個校區,都位于城郊接合部。學校周邊既是一個擁有巨大人流、車流、物流的商圈,又聚集著很多小作坊、食肆、出租屋。近年來,學校周邊積聚了十幾萬外來人口,很多學生的家長都是新城市人,不少家長都是靠經商或出租房子為生,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學校的生源質量參差不齊,特別是在行為規范、文明禮儀方面,存在較多問題。因此,學校提出了“以雅為根,以潤為徑,以品為果”的教育理念,致力于構建實施適合孩子成長的德育活動體系,使每個孩子都能擁有高雅的愛好、儒雅的舉止和文雅的氣質。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育人其實就是樹人的過程,沒有根基,樹就不可能成長;沒有樹干,樹就不可能成“材”;沒有“果”,樹就不可能再生。因此,我校一直堅持“雅為根潤為徑品為果”的德育理念,以雅育雅,潤育心行,盡可能地使每個學生的潛能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校園文化具有潤人細無聲的作用,是具體德育活動無法替代的。鮮明的文化物象對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學生的心智、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為此,學校以“書香校園+成長樂園+心靈家園”為文化建設目標,決心把學校打造成一個溫馨的樂園。我們對學校的文化物象和環境進行了整體規劃,努力營造“綠化、美化、凈化、藝術化、教育化、人文化”的校園環境,充分發揮校園環境的隱性教育功能,使學生能夠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學校的德育課程以“德才兼備,內外兼修;靜則專注,動則活躍;開朗樂群,善良樂助”為目標,按照課程目標對課程內容進行了分類,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學習到體驗、從心靈到行為,形成“經典養心、書畫怡情、習慣立品”三個模塊。為了強化課程的育人功能,我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體驗活動上,以“經典養心”奠定學生的認知基礎,以“書畫怡情”“習慣立品”體驗活動培育學生的高尚情操。
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努力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氛圍,使每個學生都能擁有高雅的情操。
“快樂大課間”是學校營造良好校園氛圍的一個重要抓手。根據學生的成長需要,我們設計了獨特的活動內容,不但使學生的身體得到了鍛煉,而且還愉悅了孩子們的心靈,校園氣氛更活躍了。
作為孩子們的“成長樂園”,學校應該是一片凈土和潤土。因此學校努力堅持營造綠色校園,讓孩子們通過“植樹節”等活動,綠化校園。
“雛鳳揚聲展才藝”活動至今已舉行了十屆。該活動全員參與,既要讓每個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又能讓優秀學生脫穎而出,這已經成了我校的一項傳統活動。
每學期舉辦一次“國學經典大講堂”活動,將學者、專家請進校園,引領師生及家長深入學習國學經典。除了名家講座之外,還采取了以下的活動形式:(1)引領學生誦讀《弟子規》,并確定一誦、二背、三解、四用的學習策略。(2)開設《弟子規》誦讀賞析課,要求人人都能背誦《弟子規》,每天下午課前齊背,每周升旗儀式和班會上結合實際解釋《弟子規》,用其中符合現代生活的內容影響孩子。(3)每年組織以《弟子規》為主題的文藝匯演,讓學生能通過表演,更好地體會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刻影響力。(4)每學期都要開展誦讀成果展示活動,通過多種形式讓學生展示學習成果。在國學經典的熏陶下,學校學生努力踐行“存雅思,匯雅言,踐雅行”的行為準則,他們從國學經典中吸取精華,學會尊重教師和同學、孝順父母、愛護動植物,學生還把自己的學習體會寫成了日記,裝訂成充滿童趣的作文集。
圍繞著“雅為根潤為徑品為果”的德育綱領,全校師生一起行動,經典誦讀書聲瑯瑯,書香浸潤著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校道、操場都留下了孩子們成長的足跡,校園里到處都有學生施展才藝、展現自我的身影。多方面的磨煉,讓學生擁有了高雅氣質、良好行為和學習態度,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得到了提高。■
廣東廣州市白云區匯僑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