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晗錦
初中數學學習方略概述
李晗錦
要學好數學,我們就必須學會如何掌握數學知識,發展數學能力,培養良好的數學心理品質,從而掌握數學學習方法,進而形成綜合學習的能力。也經常有學生表達這樣的煩惱:數學怎么學也學不好,無論怎么注意考試時總是會出現不該出現的錯誤。經常有家長也說,每次都囑咐上數學課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可孩子卻總是愛出小差錯、犯粗心的毛病、學習效率上不去。也有人認為,數學學習多做習題成績就會好,可學生整日刷題,頭都刷糊涂了,成績卻沒見有多突出。其實,這和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是否有興趣、學習方式是否正確以及長期養成的學習習慣有關。
初中階段學生對某一學科有學習興趣不是它有多么重要,或對將來人生有多大影響而去努力學好它,鉆研它。學生們往往會在簡單的喜歡的心情下學習,甚至有的學生因為喜歡某一學科的老師而專門為了“他”或“她”而去學習。在學習數學過程中遇到困難就沒了信心,困難積累多了就成了學習障礙。所以說,學好數學調動孩子的興趣是關鍵。
不論老師還是家長,都應該注意平時在孩子面前對學習數學的表現。要培養學生喜歡數學的興趣,在學習過程中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困難,克服困難所得到的成功體驗會不斷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和興趣。
樹立威信,展現魅力。比如可以在孩子面前秀一下自己學習數學的“光榮的歷史”,用淵博的知識、超強的計算和解題能力使孩子們內心產生敬佩。在授課和平時交流中,教師要盡量展現幽默瀟灑、睿智謙和、溫文爾雅,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快樂學習。比如,在講課的時候,結合內容給學生講一些簡便算法、順口溜;生活中的數學、數學發展史、數學故事等。興趣與成就感有很大關系,每個學生都希望被認同、被欣賞,都希望取得成功和進步。教師應該善于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給不同學生提不同的要求,讓他們有機會成功,體會成功時的成就感,逐步建立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此外,還可以利用游戲和活動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每次考完試后經常會有同學說哪道題要不是看輕保證就答對了。這種馬虎和粗心的毛病實際上是不良的學習習慣,考試求全求快、求勝心切,造成審題不細、落題漏題。數學計算不過關,基本功不扎實,這些都需要學生在平時學習中多加注意,多下功夫。盡快走出誤區,消除影響,學習成績才能逐漸提高。
初中數學的基礎知識包含教材中的概念、法則、公式、定理等必學內容以及其中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還包括學習數學的經驗和解題的經驗,正確理解和把握所學的基本概念、法則、公式、定理,把握他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對學好數學十分重要。由于數學是一個連貫性很強的學科,正確掌握了前面的知識會為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有時在學習某一內容或解一道題時碰到了困難,很有可能是因為有關的、以前的一些基本知識沒有掌握好,這時就要注意查缺補漏,找到問題及時解決,努力做到發現一個問題及時解決一個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扎扎實實,穩步前進。
數學學習中的檢驗是必要的環節,尤其遇到第一個照面沒解出來的題時,回過頭來要認真檢驗,千萬不能疏漏。考試時遇到不熟的題型,不能第一時間解決的就絕不要死摳,這樣會浪費時間,影響情緒,使后面會的本應輕松能做上的題也變得不準確了。學會檢驗需要學生在平時學習中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的求異思維。如果數學問題需要解答的不是計算結果,而是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其可運用的方法不止一種,解決的途徑也不止一條。如果考慮用多種方法去解決的話,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是十分有利的。
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需要在平時逐步養成,要做到會聽課,勤思考,記筆記,細讀題,認真練。聽課時跟住老師,老師的眼神、表情、舉手投足都要細心揣摩,不要溜號。做題時要認真閱讀,仔細推敲,弄懂題意,想明白了再下筆。做題過程中要準確使用概念、定義或定理、公式,推理嚴謹,言必有據,決不馬虎,培養自己嚴謹求實的思維習慣。作業一定要認真及時完成并爭取時間有針對性地多做些習題。課后作業做好的同時要做到對新課的課前預習,不懂的帶著問題在課堂上聽老師講明白。只有這樣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才能學好數學。■
(作者單位:吉林省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