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瑞華
[摘要]:在我國新時期背景下,大力發展林業是勢在必行的一件重要任務。陸地生態系統在生態系統整體中占百分七八十的比例,說明林業在生態建設中占據主體地位,為了維護生態平衡,首先要保護的便是林業,只有林業發展得到完善,陸地生態系統才能夠維護健康平衡的發展模式,整個生態系統才能夠支持一個高質量的環境。
[關鍵詞]:林業林政;存在問題;對策
[引言]:
林業生態系統構建過程需要有效管理,這也是提高林業資源開發與管理的重要方面,會直接影響到整個環境發展與穩定,針對當前林政資源管理問題,政府需要更多的加強管理,同新時期生態文明建設結合起來,把林業資源進行整合,穩定生態系統。在當前社會背景下,林業資源管理水平也需要進一步提高,如何通過有效手段,取得進一步發展,需要相關人士與部門的更多重視,這樣才能發展資源管理的高效率,提高人們生活水平,也利用我國國民經濟生態化發展。
1、當前林政資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1資源總量有所提高,如今,現代化林業發展已經深入各個地區,相關的林業方面的法律法規也不斷完善,人們都開始重視林業資源的保護,這也提高了我國森凌資源總量,在林政資源管理過程中,更多的是重視數量管理,從而忽略了合理的林業資源比例搭配,這種管理形勢下,林業結構比例失調,一些資源的利用無法得到合理規劃,使得結構性嚴重不協調,所以,林政資源管理過程也要更多的科學考慮林業資源分布與規劃,重點著手與生態環境效益,從而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
1.2森林采伐管控不嚴,林業資源利用效率較低當前依然存在著林木資源采伐管控不嚴的問題。作為林政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林木采伐是工作重點,管理不當將導致超面積采伐現象,使得森林資源遭到破壞。與此同時,在對森林資源的綜合利用過程中,由于采伐和運輸難度較大,大材的價格較低,而直徑在8cm以下的小徑木材則直接被遺棄在采伐區,使得林業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了嚴重的浪費。
1.3在林政管理過程中,實際的資源管理保護發展過程也存在一些不均衡等問題,國家宏觀調控過程,雖然重視控制林業資源管理,但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一些經濟利益更重要的問題發生,使得資源保護產生一定問題,同時隨著人們生活需求量的提高,林業資源保護力度也需要進一步完善,如何合理采伐,提高公益林發展,都需要進步一給以明確保護,進而提高森林資源的利用與管理能力。
2、加強林政資源管理,推動林業生態建設
2.1完善森林資源管理制度
森林資源管理制度對完善森林資源保護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所以加強森林資源管理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建立和健全管理制度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要加強森林資源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森林的其他部門直接的關系,改變傳統的觀念,讓各部門充分的合作起來。然后,森林管理部門的領導要明確對森林資源管理工作的具體責任,管理部門要對管理工作的進程負責,監督森林管理人員,督促他們努力搞好環境保護工作,讓森林資源管理工作順利進行和開展。其次可以建立嚴格全面的獎懲體制,充分調動管理人員的積極性。
2.2加強對亂占林地行為的打擊
要想實現對非法占用林地行為的有效打擊,就必須加大執法力度。各級林業部門應當對監督工作和打擊工作持之以恒,對于勸說無果的人,應當采取嚴厲的手段。對于亂占林地行為的打擊不能只是階段性,為了防止死灰復燃,林業部門應該采取勤檢查、猛打擊、不手軟的方針。對于其他占用林業用地的行為,各級林業主管部門應采取規范約束的措施,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辦事,在管理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明確自己的責任與義務。只有采取過硬的的執法手段才能有效地保護好林地資源。
2.3嚴格控制限額采伐,解決林地逆轉問題
以前在培養、利用森林資源時,有關部門不關注對現有森林資源的保護管理,導致對一些鄉鎮的部分利益短期行為抓得力度不夠,出現了超限額的采伐問題,使有林地變為疏林地,疏林地變為無林地,造成林地逆轉,嚴重阻礙了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面對以上現象,首要工作是林權證的發放,其次是準確落實責任,明確責任追究制度,一旦發生超限額采伐和毀林導致出現林地逆轉的現象,務必深究負責人的行政責任。第三,強化征占用林地的審核審批管理,嚴禁非法占用林地和毀林開墾現象的出現。第四,林業局需進行實地調查,合理更新一部分低產林、疏林地。第五,加強執法力度,確立林地保護利用規劃,根據規劃確定使用用途,利用相應的林地保護措施,嚴格執行林地用途管理制度,用來根治超限額采伐、有林地逆轉的現象。
2.4推動林權合理流轉
在發展過程中,林業資源管理過程需要針對區域性林業管理者進行合理林業資源權利規劃,進而保證林農的合法權益,在集體林權制度下,也要找出優化點,進行完善與必要的創新開發,在林業建設與生產過程中,從結構調整入手,對改變傳統生產關系,積極從多方面入手,使林政事業得到有效發展。同時,林政資源管理是建立在促進林業發展基礎上的,所以創新林政資源管理過程跟多的要側重與資源的有效利用,從而保證森林資源的建設與開發能力,提高覆蓋率的同時也使其穩定發展。
2.5妥善調整我國林業經濟結構
我國在林業資源建設的投入比重逐年下降,長此以往,就會導致生態環境不平衡現象發生。因此,首先國家應該引起對生態林業建設的重視,妥善處理這一現象,適時適宜調整林業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例,對林業經濟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其次,在提高林業支出財政比重的過程中,資金的投入加大,便會出現一些官員貪污現象,因此應該加大林業監管力度,制定一些林業管理相關政策,使得林業部門在管理上能夠做到認真透明和負責。
結語
針對林政資源管理,本文提出了對應策略,在林政資源管理中,無論是發展還是生產,都需要以人為本,人們通過對林政資源管理中各項工作的具體化,完全能夠形成合理的林木、林地以及林權實施與管理,通過對具體區域或內容的全面剖析,相信林政資源管理能夠得到改善與提高,也相信這種管理策略必然會帶來更大的發展,可以實現真正意義的生態環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蘇沖.加強林政資源管理推動林業綠化生態建設[J].吉林農業,2015,13:110-111.
[2]王龔晗,劉曉麗,趙曉威,岳惠敏.我國生態林業管理的現狀及其相關對策[J].吉林農業(下半月),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