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許多人知道青和,大都因為同仁路上的那間店。這間開在購物廣場旁的店,就像城市里的綠洲,空間很大,隨處是花,就連墻上也手繪了綠葉,像是走入宮崎駿的動畫中。
店鋪中間有一張很長很大的桌子,店主落下會定期舉辦手工聚會。“沒有比賽,甚至沒有比較,只是邀請大家來一起玩手工。許多人問我,怎么把店打扮得這么拙、樸,我都回答因為沒有圖紙、沒有設計師。所有人在一起,把這個空間當做一個DIY項目,憑感覺做了一次手工,就把店給設計了。”
因為太喜歡手作,落下又在三圣鄉開了第二間店。與前一間店不同,這里是更純粹的體驗工坊,可以讓愛好者深入了解手作的全過程。“從培養原料、染、曬,到裁剪、縫紉……感受一件衣、一條圍巾,從無到有的過程。”落下請來客人、朋友深度體驗藍染。時間也許是2天、3天,也可以是一周、半個月。但人們都在這里把步子放得很慢,做簡單的事,吃簡單的餐,感受最簡單的快樂。這里更像是青和的后花園,時間在這里沉淀,越來越多的手藝在這里匯集。“現在這個社會,說情懷好像太俗,但這確實是我一直想做的事。藍染和縫紉,是我的最愛。我想通過手工,傳遞溫暖。”落下說話很輕柔,但談到手工,卻渾身充滿了力量。
她從來沒學過設計,更沒有專業、系統培訓的經歷,對手工卻無師自通。許多物件,落下看一眼就知道怎么做。“店里售賣的衣服、娃娃、配件,布都是我自己染的,設計也是我做的,裁剪縫紉也都是我。”
也許是這種力量,落下周圍聚集了許多跟她有同樣價值觀和愛好的朋友、同事。店里的茶點、簡餐和甜點出自另一位愛好烘焙的伙伴之手,所有食材都來自生態市集。比起味道,青和更強調健康。而另一位叫東哥的伙伴,寫了一首歌,歌名叫“染”,內容就是落下熱愛的藍染。她更希望能用手工和慢下來的生活方式感染到其他人,溫暖更多人。
“一切都是順理成章,包括未來的發展,我們心里都是沒有概念的。有時間就在后花園里種花種草種春風,過最簡單,但也是大家最渴望的生活。”落下說完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雖然她喜歡慢的生活,但對于喜歡的事一直沒有停歇。三圣鄉的青和正在修建樹屋,也在購買紡車。落下要把三圣鄉的青和建設成藍染的“微”博物館,希望這樣的生活和精神狀態感“染”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