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禮
【摘要】: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環境保護以及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理念已經形成了深入認識,因此不斷強化對于林業的生態管理,最終實現我國自然生態的平衡。對此,國家相關部門已經加以重視,為解決林業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不斷研究,并結合科學技術發展優勢,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并作出預防措施。
【關鍵詞】:關鍵詞:林業資源;生態林業管理;健康發展
【引言】:人類只有按照自然發展的基本規律所開展的所有物質和精神成果稱之為生態文明,在此過程中將會極大地促進人類社會和經濟以及文化的發展,從而實現人與自然以及社會的和諧相處,促進社會的穩步發展。林業資源作為自然界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于維持自然生態平衡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基于此,在我國全面建設生態文明社會的背景下,不斷推進林業的持續發展將會成為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1、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
在林業資源保護與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而導致生態系統被破壞,是林業經濟發展中面臨的關鍵問題。林業資源發展與社會經濟應實現同步發展,積極踐行和諧的主題與理念,禁止出現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達到發展經濟的目的。林業資源為大自然提供優質的生態環境,為將這份美好傳承與延續下去,必須加強對林業資源的管理與保護,進而提高林業經濟水平。而在現實生活中,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砍伐嚴重等問題層出不窮,使得整個生態系統的環境遭到嚴重破壞,最終會讓人類自食惡果。因此,應從中獲取教訓,必須林業資源破壞問題愈演愈烈,應意識到林業資源的存在價值與重要性,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充分踐行科學發展觀,珍惜與保護林業資源。
2、林業資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2.1我國的林業管理技術尚不成熟
在生態文明背景下,林業管理也不再是簡單管理,而生態文明更像是一面環境的放大鏡,對于傳統林業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多種問題進行放大。當前來說,我國的林業管理制度和體系都缺乏應有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對于現實存在的多種問題難以形成有效解決和規避,從而對林業的發展產生極大地限制作用。此外,靈也管理過程中管理技術的缺乏也是的林業管理的基本水準難以得到提升,部分落后的管理思想和技術不但難以獲得有效的管理效應,更會造成大量資金和資源的浪費。
2、林地被征收、更改的現象比較嚴重
由于我國經濟發展越來越迅速,工業生產、工程建筑等各行業發展規模也逐漸發展起來,而由于建筑工程與工業企業等占地面積較大,因此我國很多地區林地已經成為工程建設或者其他方面用地的征用與更改目標,使我國大量林業用地變成非林業用地。這主要都是因為我國林業資源管理不到位,對林業資源的發展不夠重視,再加上亂砍亂發現象頻發,最終導致林地面積越來越小,林木產量越來越低。
3、毀林現象頻頻出現,監督制度相對缺失
在林業資源管理與保護實施的過程中,毀林現象頻頻出現,此行為惡劣,會對林業經濟形成巨大的威脅。林業的保護與監督需要林業部門給予高度的關注,加大管護力度很是重要,主要針對毀林開墾、亂砍濫伐、征用林地等行為進行重點的監督與管控,及時消除毀林行為所存在的隱患,降低毀林的發生概率。但是,就目前林業部門在監督方面的表現來看,常常出現因為監督力度不足,審批不規范,使得部分人員伺機行動,趁虛而入,使得毀林行為愈發猖獗。
3、強化林業產業資源管理的實際措施分析
3.1強化林政資源管理
林政資源管理主要是指林權管理、采伐管理、林業法規管理、資源管理、營管理等。強化林政資源管理的具體措施主要包含以下幾點:提高對林地管理的重視程度,將其與林地經營放在同一位置;結合林地實際經營狀態,制定合理的管理標準和使用標準,并做好林地登記工作,以避免林地濫用現象發生;強化林權管理。相關部門應著重注意保護林權所有人應享受、具備的合法權益;優化林業管理機制。適當將管理權利下放到林業產業經營者手中,實現系統的層次管理,通過林業部門和林業經營者的共同努力、互相監督提高林業管理水平;加強對濫砍濫伐現象的整治力度。規范林業采伐審批制度,并加強林業資源采伐監督力度。
3.2加強林業資源與林業生態建設管理隊伍的全面建設
加強林業資源與林業生態建設管理隊伍的全面建設是進行林業建設的基礎性內容,因此,四川省甘孜州的林業建設單位需要組建一支高效的工作隊伍,保證林業建設人員的職業素養和社會公德,具體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首先,建立基層林業資源工作站,并委托專門人員進行監管,同時選拔合格的林業資源管理人員,加強對日常林業資源的管理和監督,杜絕一切破壞林業資源建設的行為。其次,加強林業資源管理巡查力度,組建一支高效的管理隊伍。在進行隊伍建設時:一方面林業資源建設人員的管理水平和管理素養;另一方面提升管理隊伍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生態保護意識。同時,提升管理人員的思想道德素養,只有林業資源建設和管理隊伍建設相結合,才能有效提升生態林業建設水平,提高生態林業建設的效益。
3.3強化生態林業管理,做好資源的合理分類
在營林中,生態林業管理是重要組成部分,合理分配好生態林的種類,便于達到管理的效果。為此,應以森林生產經營為目的,將生態林劃分為公益林與商品林。所謂的公益林就是經營與管理權屬于國家,采取事業管理的模式;而商品林的經營與管理權屬于社會組織或個人,遵循“誰投資誰獲利”的原則,實現市場化與產業化,主要采用企業管理模式。生態林業建設是未來林業經濟發展的重要目標,充分踐行科學發展觀的發展理念,強調林業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在發展林業經濟的基礎上還應達到環保、綠色、生態的要求,順應生態文明社會的發展目標,實現林業經濟發展的不斷創新。
結語
加強林業資源管理,實現林區的可持續發展,已然成為一項重要任務。林業資源是社會部分行業發展的基礎條件,為順應現代社會生態文明的發展主題,應加強對林業資源保護工作的重視,強調生態環境的合理性建設,強化對林業資源合理分配與分類保護,實現林業資源管理的信息化,打造信息化平臺,成為新時代林業經濟發展的重要目標。
【參考文獻】:
[1]楊玉清.加強林業資源管理實現林區的可持續發展事物途徑思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23(32):286.
[2]滿守華.加強林業資源管理促進生態林業健康發展[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