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光鋒
最近,大連一對母子相繼得怪病,反復發燒數月一直查不出原因,后經大連市疾控中心確認娘倆得了布魯氏菌病,原因則在于他們喝了一年多的新鮮羊奶。布魯氏菌病是怎么回事?不是都說生鮮奶更健康嗎?為何他們卻喝出了毛???
布魯氏菌病是什么?
布魯氏菌?。˙rucellosis),又稱布魯菌病、地中海弛張熱、波浪熱或波狀熱,這是一種由布魯氏桿菌(Brucella,簡稱布氏菌)侵入人體而導致的一種傳染性疾病,通常人們直接簡稱它為“布病”。
布魯氏菌又從哪里來呢?
布魯氏菌一般寄生在牛、羊、狗、豬等動物體內,所以,患病的羊、牛等動物是布病的主要傳染源。布魯氏菌可以通過破損的皮膚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途徑傳播,而且這種病還可以傳染給人,是一種人畜共患病。由于人類經常會跟這些動物接觸,所以也很容易被患病的動物傳染。
哪些地方更容易發生布病呢?
一般來說,在養殖業發達的農區和牧區,這種疾病經常出現,因為這些地方往往有更多的動物,給布魯氏菌的傳播提供了有利條件。也正因如此,在牧場或屠房等地方工作的人(如獸醫)被感染風險也很高。需要警惕的是,近年來這種病在城市的一些地方也有發生。布病在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但主要與羊、牛的流產關聯性較強。所以,布病的發病高峰在3~8月份。
人類可以通過哪些途徑被感染呢?
科學家發現,人可以通過接觸受感染動物的分泌物,或進食受污染的肉類、奶制品等而被感染。
布魯氏菌病有多大危害?
布魯氏菌這個家族也算人丁興旺,總共有9個種,其中5個種可以感染人類。
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已有160多個地區都存在布魯氏菌病的感染病例,全球每年有500萬人感染布魯氏菌病。我國自1905年首次在重慶發現兩例布病以來,這種疾病就在全國范圍內擴散開來?,F在全國29個省市區都曾發現有感染布魯氏菌病的病例。布魯氏菌病的潛伏期一般為5~60天,但也可能長至數月。
治療布魯氏菌病的一大困難就是:布魯氏菌病沒有特定的病癥。布魯氏菌病通常會出現很多跟流行性感冒相似的癥狀。人一旦感染,就會長期有發熱、多汗、頭疼、背痛等癥狀,非常像感冒;嚴重的還會出現關節痛及肝脾腫大等問題。所以,經常會被誤診為感冒,而被誤診就會耽誤病情。但人感染布魯氏菌病后,如不及時治療,就很容易由急性布病轉為難治的慢性布病,導致全身多個器官系統的損害,反復發作,甚至可能遷延數年、終身不愈,直至成為殘疾。孕婦如果感染布魯氏菌病還可能導致流產、死胎。
生鮮奶更健康?
在我國一些地方,人們都有喝生鮮奶的習慣,甚至還有在街頭直接販賣現擠的生鮮奶。不少人還認為“生鮮奶”是“新鮮”和“原生態”的,是最安全最健康的飲品。其實,直接飲用“生鮮奶”在營養方面并無特別之處,反而存在感染布魯氏菌病等健康風險。
“生鮮奶”通常也叫生鮮乳(Raw Milk),是指沒有經過殺菌、均質等工藝處理的原奶。很多人會覺得生鮮奶沒有經過工業處理,營養價值更高。但是,科學家對比生鮮奶和經過加熱殺菌的牛奶后發現,“生鮮奶”的營養價值并不會更好,與經過加熱殺菌的純奶相比,他們二者在營養及人體健康功能方面并沒有顯著性差異。生鮮奶唯一的優勢其實就是口感和香味會更好一點。由于未經過均質工藝處理,“生鮮奶”的乳脂肪球較大,煮沸后會發生聚集上浮,從而帶來“黏稠”“風味濃郁”的口感,會讓人覺得更好喝。
但生鮮奶卻有更大的安全隱患。
由于營養豐富等特點,生鮮奶也是微生物生長、繁殖的良好培養基,極易受到動物體以及擠奶環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在無菌環境中,有大量的細菌對“生鮮奶”虎視眈眈,比如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假單胞菌、真菌等,以及源于動物體的布魯氏桿菌、結核桿菌等人畜共患致病菌等,都可能污染生鮮奶。因此,如果你直接喝了殺菌不充分的生鮮奶,就很容易造成人畜共患病的傳播,布魯氏菌病就是非常常見的一種。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指出,現在人們感染布魯氏菌的主要途徑還是未經過巴氏消毒的乳制品和未煮熟的肉制品。而市場上賣的包裝奶制品,都是將“生鮮奶”經過冷卻、原料奶檢驗、除雜、標準化、均質、殺菌(巴氏殺菌或超高溫滅菌)等工藝制成的。經過這些工藝,生鮮奶中存在的微生物都被消滅殆盡,安全保障也高得多。
總的來說,“生鮮奶”沒有經過任何消毒處理,存在較大食品安全隱患。尤其是兒童、老人、孕婦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食用“生鮮奶”后被布魯氏菌等病原菌感染的風險更大,最好不要直接飲用“生鮮奶”,更不要盲目購買那些現擠的牛(羊)奶。
如何預防布魯氏菌???
最后,再強調一遍:
1)不要直接飲用生鮮奶。
2)不要吃未煮熟的肉類和動物內臟。
3)如果接觸過動物及其分泌物,一定要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4)在處理動物食品時,如果手上或者身上有傷口,一定要防止傷口接觸食品。
責任編輯/鄒佳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