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海燕+張禹



編者按:2016年12月7日至9日,中國民主促進會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京召開。這是民進十三屆中央委員會開展工作、履行職能的第四個年頭,委員們堅持“有思有行、集智聚力、順勢而為、開拓創新”的工作方針,秉持“為執政黨助力、為國家盡責、為人民服務”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在本職崗位和會務工作上力求雙崗建功,以優異的工作成績,迎接中共十九大和民進十二大的勝利召開。
杜軍:躬行勤致遠 教學做合一
到過首都北京的人,往往都知道鼓樓腳下,有一個知名的旅游景點——南鑼鼓巷。而就在這游人如織、熙熙攘攘的景點一隅,有座鬧中取靜的四合院校區,如果自1644年建立鑲黃旗官學算起,它已有370多年的歷史。門口有塊白底黑字的牌子,書寫著茅盾先生題寫的幾個大字——“北京市東城區黑芝麻胡同小學”。這里,從不是游客鏡頭聚焦的地方,卻始終聚焦著京城諸多家長的目光。這里,也是民進中央委員、黑芝麻胡同小學原校長杜軍工作過八年的地方。
1978年以來,杜軍先后在北京市東城區府學小學、景山學校以及黑芝麻胡同小學工作,為北京的基礎教育事業奉獻了35載春秋。她曾多次被評為東城區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指導教師、教學標兵,北京市教育系統優秀教師、先進工作者,獲基礎教育課程建設優秀成果一等獎,以及全國首屆陶行知教育獎、全國教科研先進個人等。雖然身擁亮麗光環,身出各所“牛小”,但杜軍素來低調,一如其為人之溫婉。“杜校長特和藹可親”、“杜老師特別平易近人,我們喜歡!”……這些話語從孩子們的嘴里道來,對于一位人民教師而言,是比光環更亮麗的榮耀與欣慰。
無論從事數學一線教學,還是擔當一校管理工作,杜軍都善于思考,勇于創新,形成了鮮明的教學風格,率先垂范先進的教育理念。她曾參與編寫《小學數學教和學的目標及檢測》,公開出版、全國發行,并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她曾舉辦“秉承行知思想,踐行創造教育”辦學實踐研討會,從學校倡導的“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陶行知教育思想出發,為東城區創造性教育積極探索。她也曾用樸實的語言道出心聲:“我要用自己對事業的奉獻精神,對同志們的關心,對學生的愛心,凝聚起一支骨干教師隊伍,視學校教學質量為學校的生命線。團結干部教師、和廣大家長學生一道,奮力拼搏,把黑小的明天建設經營得更加燦爛!”
1987年6月,杜軍加入了中國民主促進會,融入了這個以教育、文化、出版為主界別的“老師黨”大家庭。自此,杜軍立足本職工作崗位,以一位優秀教師的責任感,認真履行著一位民進會員,乃至一位民主黨派中央委員的職責。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一直在思考,教育難做,是因為我們不了解教育的對象,是有隔閡的,是一種“老師講老師的,學生玩學生的”狀態。教育界的這種現象,是世界范圍內、各層教育領域的共性問題,我們能否以這一問題為突破口,破解教育難題,走出教育困境?為此,她曾呼吁民進組織,更好地發揮在教育領域所具有的人才、資源和研究成果的優勢,研究教育改革與發展過程中的新問題。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2014年,杜軍告別了黑芝麻胡同小學,卻從沒有淡出自己摯愛的教育領域。近來,她又被北京景山學校曹妃甸分校聘任,繼續奮斗在基礎教育一線,為京津冀教育事業協同發展、為培育祖國未來的棟梁,依然無私貢獻著光和熱。
張辰: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張辰加入民進20多年,擔任民進上海市委會兼職領導也有近10年。感悟思考這些年來的心路歷程,張辰深切感到:“不忘初心,不僅僅是中國共產黨對每一位黨員的要求,也是對每一位民主黨派成員的要求。不忘初心,就是要向民進的創始人那樣,始終堅定跟黨走,永遠與黨同心、同德和同向!”
本屆民進上海市委會換屆以來,張辰仍任民進中央委員、民進上海市委會副主委,并新任上海市委會婦女兒童委員會主任。同時,她工作的實職崗位也從十年政府崗位、一年婦聯黨群崗位轉任上海市人大專職常委、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法制委員會委員。
在工作實踐中,張辰努力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和憲法引領下的各項法律和法規。特別是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使張辰更明白作為人大工作者的使命和責任。上海自貿區的建設、上海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建設以及上海卓越世界級城市建設等等,都給了張辰機會和機遇。近年來,張辰作為上海市人大常委之一,進入了一個學習實踐的新階段,她不斷提高自己的法治思維和立法執法能力,不斷強化用法治引領和推動上海改革創新的意識和行動,先后參與了40多部上海地方法律法規的修訂、修正和新制定,在每一部法規的解讀、調研、審議及表決中都實事求是、認認真真,為地方法律法規的科學性、實效性、先進性的獲得盡心盡力。
張辰還與教科文衛委員會的同志們一起,廣泛依靠市人大代表,先后參與修訂和制定《未成年人保護條例》、《教育督導條例》、《文物保護條例》、《急救條例》、《精神衛生條例》、《人口計生條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控煙條例》以及《食品安全條例》等,這些法規都與民生緊緊相關。在制定和修訂過程中,除了科學性與合法性之外,她更注重老百姓的感受度,更注重法律的可執行性,更注重在立法和修法過程中的法律知識的宣傳和普及,上海市民法治意識的強化和提高。張辰還成為各大媒體的嘉賓,用自己的行動成為法律的宣傳者。
張辰作為市人大專職常委中為數不多的黨外人士,她的履職工作受到市人大黨組的高度重視和積極支持,她成為了專職常委中唯一一位非中共黨員的“兩棲”委員: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和法制委員會委員。每年的人大常委履職考評張辰都名列前茅,2013年獲年終考評優秀。
這些年來,張辰的工作崗位時有變化,但她經常提醒自己,是她的政治身份給了她多樣而廣闊的舞臺,民進給了她事業發展的空間和舞臺,她也要為參政黨的發展盡責。
雖然本職工作繁忙,但張辰堅持參加黨派的各種會議和活動。張辰擔任民進中央委員多年,每年的中央全會,張辰都安排好工作準時赴北京參會,從沒有遲到或早退,會議期間認真參加每一項議程的活動,積極向民進中央建言獻策,主動傳遞和宣傳上海民進的工作經驗,對民進中央交辦的大會發言和媒體采訪等都努力做好。她時刻牢記:她代表上海民進,而非她自己!在每年的上海兩會期間,張辰都主動把每年的調研成果,轉化為人大代表的書面意見和建議,近年來,張辰在會議期間所提意見和建議,都獲市政府相關部門“解決”的滿意回復。每年的上海市兩會期間,張辰還認真完成市委統戰部和民進市委會宣傳部的信息采訪工作,用有思有行的方式,展現民進會員積極參政議政的行動。
本屆民進上海市委會成立了專門委員會,張辰分管婦女兒童委員會,在與其他幾位主任的共同努力下,婦女兒童委員會的凝聚力不斷增強,每年的活動有計劃、有主題、有成果。專委會的有關調研課題成為市兩會的書面提案,有關社情民意獲市領導批示。在張辰的帶領下,專委會組織專家女會員,下社區和學校為市民和家長服務。她們還聯手社會團體,為市兒童醫院和殘疾人學校的殘障兒童送溫暖。開展女性專題講座和活動,受到女民進會員的歡迎。專委會努力讓婦女兒童委員會的活動形成品牌,實現可持續,并讓參政黨的作為更好地融入社會和時代的發展,實現一名民進會員的價值。(張 禹)
李斐:雙崗建功“斐”聲聞 落櫻時節共邀君
坐落在珞珈山畔的武漢大學,是一座有著百年歷史的名校。“三月賞櫻,唯有武大”,這所美麗的校園每年三月,都會吸引國內外百萬游客自發涌來。而武漢大學的魅力,更在于它的濃厚學術氛圍,在于它有一大批熱忱祖國教育科研、埋頭實干的學者。民進中央常委、湖北省委會副主委,武漢大學副校長李斐即是其中的一位。
李斐,現任武漢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1991年博士畢業于中科院測地所固體地球物理專業以來,一直致力于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的教學和研究,先后在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中科院資源勘探開發研究所、武漢測繪科技大學以及武漢大學等地任職。2009年擔任武漢大學副校長以來,他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求真務實地推進各項分管工作:認真實施高校招生“陽光工程”;注重深化學生就業指導、完善就業信息化平臺,積極推進在學校建立畢業生招聘基地;全面推進“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推進實施本科生管理體制改革,深化以學分制為基礎的教學管理制度改革;注重推進圖書資料、實驗室等公共資源的整合與共享、提升資源的利用效能和服務質量;繼續教育工作中,有效實現學歷教育向非學歷教育培訓轉型;國際交流與國際教育工作中,注重加強頂層設計、強化激勵機制,優化國際教育生源結構和培養層次結構等。
在科研方面,李斐還擔任著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繞月探測工程科學應用專家委員會委員等多項職務,多年來從事著月球探測科學研究、南北極科學考察等工作。
李斐于2001年4月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2012年12月當選民進中央常委。秉持民進“為執政黨助力、為國家盡責、為人民服務”理念,行政、教學、科研、政協,再加上民主黨派的工作,他的工作時間表排得越來越滿了。
多年來,他以武漢大學副校長,民進中央常委、省委會副主委的多重身份,一直關心支持著民進基層組織工作,擔任武漢大學委員會主委期間,帶領武漢大學委員會基層組織建設屢創佳績,多次受到民進中央表彰。他積極推動社會服務工作,先后開展為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鄉城縣熱打鄉的藏區民眾募捐物資、赴羅田開展“醫療走向基層”義診及臨床授課等活動,得到了廣大群眾好評和贊揚。同時,他注重會員發展工作,倡導發展新會員要做到“三個一”,即送去一本會章、參加一次活動、懇談一次話,使新會員感受到組織的關懷和溫暖。
2016年5月13日,李斐例行參加了武漢大學委員會第四次會員大會。不同的是這次活動的意義,是貫徹落實民進中央對常委赴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實踐活動聯系點開展工作的要求。民進中央主席嚴雋琪強調,中央常委積極帶頭深入基層,和基層會員一起開展學習實踐活動,這是十分必要的學習方式和十分必要的自身建設渠道。會上,李斐與新一屆委員會委員親切座談,希望新一屆委員會團結帶領全體會員,全面加強自身建設,不斷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認真履行參政黨職能,為學校各項建設、為武漢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作為民進湖北省委會的副主委,李斐負責聯系民進荊州市委會,并負責分管教育委員會。在聯系荊州民進工作中,他堅持以服務為主、以指導為輔,五年來,荊州民進各項工作均取得了較好成績,多次受到民進中央和省委會表彰。在分管教育專委會的工作中,他堅持每年參加全體委員工作會議,了解履職情況及有關建議;還帶領調研組就“加快湖北省現代職業技術教育發展”課題開展調研,形成調研報告和提交省政協大會的提案,為省委、省政府提供決策施政參考。
“小園新種紅櫻樹,閑繞花枝便當游。”或許,每踏上春光爛漫的櫻花大道,李斐和武漢大學的師生們、民進會員們,便如同走在矞矞皇皇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正道上,絡繹紛忙,奮發前行。(施海燕)
方中華:殷殷民進情 悠悠報國心
他是商人,以誠相待、互惠互利、一諾千金,是他一貫堅持的商業信條,所以他有許多交往數十年的生意朋友;他是企業家,有著實業興邦、科技強國的家國情懷 ;他是自由天使投資人,把有限的財力,投資到未來科技無限風險的項目中去;他是學經濟的,但是個技術迷,崇尚科技,重視有“絕活”的工匠人才;他憂國憂民,格外珍惜民主黨派得天獨厚的建言獻策渠道,為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科技創新、振興中醫藥事業搖旗吶喊,奔走呼號。他是民進會員、民進中央委員、民進中央科技醫衛委員會副主任方中華。
方中華入會時間不長,算是一位年輕的會員,但他非常珍惜民主黨派這個平臺。他入會后,積極參加民進的活動,無論多忙,重大會議從不缺席,每年都會撰寫提案或者建議,認真履行一位會員的職責。
2013年方中華提交了《關于國家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建議》。向政府建言獻策:“合并部委職能,設立專業機構一站式審批并統一規劃和調配科技創新資金,切實提升管理效率”,“嘗試科技經費撥改投,建議政府投資、市場化運作的多元化國家科技創新投資體系”。這些建議,在當時聽起來非常大膽、超前,似乎難以實現,但在2014年,國家公布科技體制改革方案,這些建議均得到了基本實現。
2014年,受民進中央委托,他代表科技醫衛委員會起草了一份《關于振興我國中醫藥事業的提案》,該提案提交到2015年3月初的全國兩會,引起了強烈反響,《中國中醫藥報》、《人民政協報》等媒體紛紛予以報道和轉載,我們欣喜地看到國家在《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以及《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中許多內容都得到了落實。在2016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報告中提到要推動《中醫藥法》正式頒布。
同年,方中華還參與了民進中央“關于電子垃圾處理”這一主題的調研和建議撰寫,這一建議也提交到了2015年兩會,并引起中央電視臺關注,希望與民進一起合作,做好這個課題。
2015年,方中華分別圍繞“國家加大中藥新藥研發集中投入”、“國家減稅”這兩個問題撰寫提案,提出建議。
方中華的參政議政履職熱情得到了民進中央的高度認可。他撰寫的提案多次獲獎,他被推選為科技醫衛委員會副主任,還光榮當選為第十三屆民進中央委員。方中華表示,這些成績微不足道,只是盡到一位民進會員應該履行的職責和義務,沒有這樣一個平臺,對國家有再多再好的建議,都可能沒有很好的渠道反映。每當一些建議被采納時,他都充滿著無限的自豪感,他說,人要常懷感恩之心,感謝民進中央領導的信任,感謝參政議政部以及所有專委會成員的支持。今后,他會更加努力,按民進中央的要求,多調研、多學習,爭取寫出更多高質量有影響力的提案來,以不辱民進會員的使命。
方中華還表示,他還會繼續為中國的科技創新、實體經濟發展奔走呼號,并傾其力量,踐行承諾,為科技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