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仰望的那顆星
江蘇省揚州市三元橋小學 馬 婭
一生與紅領巾相牽相伴的徐國英老師帶領揚州的少先隊輔導員們進行了一系列的實踐、探索。在輔導員們的眼中,徐老師是怎樣的一個人呢?她是如何在生活、學習中陪伴輔導員們成長、激勵他們前行的呢?請看一位輔導員眼中可親、可敬的領路人——徐國英。
仰望星空,在浩瀚的宇宙中,有無數顆閃爍的星星,光亮耀眼。在我們少先隊的天空中,徐國英老師就是我仰望的那顆星。她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少先隊輔導員,讓少先隊的星空越來越璀璨,而她就是那顆最奪目的星。
徐老師的心中充滿了陽光,她總想把光芒照進每一個孩子的心里;她身上散發出的無盡的激情,總能化作無限的創造力;她多年如一日地根據黨對少先隊的要求,主動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迎接新挑戰,以執著的拼搏精神感染身邊的人,帶著大家一起奮斗。
80年代初,我就認識了徐國英老師。她對少年兒童無限的愛心,一直感染著我;她對少先隊事業的極大熱情,一直鼓舞著我。一晃30年過去了,徐老師始終在為少先隊事業忙碌著,依然那樣充滿活力。在她的指導下,我也幸福地成長著。生活中,每當我心情不好時,徐老師總會以耐心相伴,以真心相待。她常說:沒有什么過不去的坎,人就是要快樂地活著!看著她忍著病痛,幾十年以嬰兒奶糕為主食,卻堅持為少先隊事業的發展努力工作,我十分羞愧,深感自己沒有什么理由發牢騷、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工作上,每當我遇到困難時,徐老師總會不厭其煩地給我講解,并教我改進方法。記得有一次《輔導員》雜志約稿,她把機會讓給了我,并在我寫好文稿后,進行了多次修改,幫助我完善文稿直至刊發。對此,我心里充滿了感激。

馬婭老師與徐國英老師在一起
在我參加江蘇省十佳少先隊輔導員評選并順利進入面試階段后,我去找徐老師請教。她認真地告訴我:要熟悉《少先隊活動課程指導綱要(試行)》,不要只談理論,要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緊扣題目談認識、說策劃。徐老師的鼓勵,讓我的心里充滿了自信。
徐老師憑借“四不精神”(不為名利所動,不為病痛所苦,不為困難所屈,不為白發所移)戰勝了病魔、超越了自我,也為輔導員們樹立了一個精神標桿。她對紅領巾事業的執著追求和勇于奉獻的精神,令我們震撼;她與病魔搏斗的頑強毅力,令我們贊嘆;她對個人名利淡泊如水的高尚境界,令我們敬佩。她用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引領著我們不斷前行。而在日常生活中,徐老師也給予了我們許多關愛、提攜、幫助,讓我們覺得她更像慈愛的長輩、真心的朋友。
做少先隊星空中一顆明亮的星,即使不是最亮的,也要為孩子們、為紅色事業奉獻自己,發光和發熱!這是徐老師帶給我的信念。
(欄目特邀編輯張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