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娃們”的故事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優秀少先隊輔導員工作室成長記
寧波市海曙青少年宮 邵 琦

“葫蘆娃,葫蘆娃,一根藤上七朵花……”每當這段熟悉的旋律在耳邊響起,人們便會想到七個身懷絕技、深受廣大少年兒童喜愛的經典動畫形象——葫蘆兄弟。在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就有這樣一個自稱“葫蘆家族”的輔導員團隊,讓我們走近這群可愛的“葫蘆娃”,一起聆聽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

“葫蘆娃”導師團隊
“葫蘆家族”的全稱是“海曙區優秀少先隊輔導員工作室”(以下簡稱工作室)。它也是“葫蘆娃們”的溫馨家園,一個相親相愛的大家庭。“葫蘆家族”從2008年12月成立至今,在三批“導師帶徒”活動中已先后產生過9名導師(“葫蘆娃”)。如今的這支導師隊伍由邵琦、童含、徐波、俞東、葉青、錢珺和鮑靜七人組成。
這些“葫蘆娃”是怎么推選產生的呢?根據《海曙區優秀少先隊輔導員工作室實施方案》,區內熱心少先隊工作的資深輔導員,且已獲市級以上少先隊工作榮譽者,可通過個人申報或單位推薦成為工作室導師候選人,再經組織討論、公示無異議者,方能成為海曙區優秀少先隊輔導員工作室導師,并由區教育局、團區委頒發聘書,每屆聘期為兩年。文件中還規定:學員(“小葫蘆”)必須是區內在職大隊輔導員或大隊輔導員培養對象,經單位推薦、組織討論、公示無異議者,由導師、學員進行雙向選擇后,再進行師徒結對。
八年的共同學習和成長經歷,讓“葫蘆娃們”親如一家。他們是怎樣凝聚成一個特別的團隊的呢?
讓我們把時鐘撥回到2006年5月。海曙區第五次少代會召開前,區教育局團工委抽調了一些學校骨干大隊輔導員參與籌備工作。這些已有七八年少先隊工作經驗的輔導員聚在一起,研討策劃出了一個頗有創意的會議方案,使那一屆少代會開得既精彩紛呈又富于新意。之后,這幾位輔導員就成了“工友”,經常聚在一起探討交流工作,相互答疑解惑。隨著海曙區少先隊工作的蓬勃發展,這群“工友”更加引人注目。他們在各項活動中出謀劃策、擔當先鋒,還主動對新輔導員進行“傳、幫、帶”。于是,在2008年12月16日,工作室正式掛牌成立了。

這棵“海曙星火樹”記錄了“葫蘆家族”的發展歷程
八年來,“葫蘆家族”從一個來自民間的“草根班”逐漸成長為被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正規軍”,甚至是少先隊工作的“主力軍”。一路走來,“葫蘆娃們”的心里充滿感激和感動。他們在工作實踐中究竟有何“制勝秘笈”?請與我們一起探尋。

“葫蘆家族”之所以能不斷發展壯大,團教結合的組織架構是有力保障。工作室由區教育局、團區委和區少工委共同創立,日常工作由設立在區教育局的工作室管理辦公室統籌安排,區青少年宮提供專門的活動場地,區教育局、團區委和區青少年宮共同保障活動經費,還聘請了各級少先隊工作專家擔任顧問,不定期進行工作指導。
區別于專家型的輔導員工作室,“葫蘆家族”的顯著特點是組建了一支個性鮮明、優勢互補的“群星制”導師團隊。七位“葫蘆娃”都是來自一線的資深輔導員,特長明顯、個性鮮明:“大娃”童含老師和“二娃”俞東老師幽默詼諧、擅長策劃;“三娃”邵琦老師多才多藝、善于組織;“四娃”徐波老師為人直爽、文筆優美;“五娃”葉青老師性格沉穩、條理清晰;“六娃”錢珺老師熱情大方、思維活躍;“小七”鮑靜老師認真細致、富有愛心。在“葫蘆家族”里,每個“葫蘆娃”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優勢,并依靠團隊協作形成強大的綜合戰斗力。每組“小葫蘆”學員除了有固定的結對導師,還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邀請其他導師進行專項指導,取長補短,全面發展。工作中,“小葫蘆們”可以說都是吃著“百家飯”成長著。
大、小“葫蘆娃”都是來自一線的教師。他們在工作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具有一定的共性,彼此在日常工作中緊密的聯系,讓“葫蘆娃”能在第一時間了解到“小葫蘆們”最真實、迫切的需要,并把這種需要作為團隊研究的內容。團隊研究的成果也能在第一時間被運用到實際工作之中,并在實踐中檢驗其有效性。
比如,每年建隊紀念日時,很多學校都會舉行隆重的新隊員入隊儀式。隊員們剛戴上紅領巾時最開心,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校園內外常會有不愛護、不尊重紅領巾的行為。團隊研討時,有一個“小葫蘆”提出,面對這樣的隊員,輔導員們缺乏有效的教育引導措施。這一問題引發了大家的共鳴。于是,“葫蘆家族”展開了專題研究。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葫蘆娃”們決定獨辟蹊徑,采用直觀、形象的微課帶給隊員們不一樣的體驗。由“二娃”邵琦老師帶領孩子們拍攝了少先隊微課《飄揚的紅領巾》。通過一名隊員改正不良習慣的故事,幫助隊員們解了紅領巾的歷史,掌握正確佩戴紅領巾的方法,增強榮譽感和責任感。這個視頻現已被區內各學校普遍使用,作為進行少先隊禮儀教育的有效載體。根據調研情況,“葫蘆家族”還準備拍攝《少先隊員一日禮儀常規》《少先隊的發展歷程》《少先隊常用禮儀曲指揮》等少先隊微課,供全區各校少先隊大隊、中隊選用。這種高效便捷的成果轉化貼近學校少先隊工作的實際,受到了輔導員們的熱烈歡迎。

“葫蘆娃”導師團隊
在“葫蘆家族”逐步發展壯大的同時,團隊成員、學校以及海曙區少先隊工作得到了多位一體的整體發展。每個“葫蘆娃”在加入“海曙區優秀少先隊輔導員工作室”之初,就根據自己的特長和輔導員工作經驗,重新審視自我、制定了職業規劃,確定了專業發展方向:童含老師針對少先隊活動與校園文化的結合開展研究;俞東老師重點鉆研少先隊禮儀教育;邵琦老師主要在少先隊活動組織實施方面進行探索;徐波老師主攻少先隊教育科研;葉青老師關注特色中隊創建;錢珺和鮑靜老師則致力于少先隊活動中的資源整合。在引領“小葫蘆”學習提高的同時,“葫蘆娃們”自身也獲得了全面發展。目前,已有1人被聘為少先隊海曙區副總輔導員,3人晉升高級職稱,3人走上校級領導崗位。
近年來,“小葫蘆們”及其所在的學校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第一批學員中的葉青、錢珺和鮑靜,已成長為第三屆導師團隊成員;5名學員從普通中隊輔導員競聘為學校大隊輔導員,4名學員所在學校的少先隊大隊被評為浙江省紅旗大隊,4名學員在浙江省少先隊輔導員雙技比賽中獲得金獎,2名學員在寧波市少先隊活動優質課評比中榮獲一等獎,12名學員在寧波市少先隊活動課教案設計比賽中獲獎,8名學員在導師指導下成功舉辦了海曙區主題觀摩活動。
“葫蘆娃們”的專業成長與進步,帶來的是海曙區少先隊工作的不斷提升。寧波市少先隊輔導員雙技比賽中,海曙代表隊獲得了團體四連冠的優異成績。“葫蘆家族”還承擔起區少先隊隊長學校的培訓工作,不斷革新隊長學校培訓課程和評價體系,“有‘形’有‘禮’鑄領袖風范”“孩童創意,獻愛公益”“海島素質夏令營”等主題實踐體驗課程結合學分制評價,讓每一屆隊長學校的學員都舍不得畢業。為進一步發揮“葫蘆家族”在區內的引領和輻射作用,區教育局將導師們開發的《少先隊輔導員工作綱要解析》《少先隊中、小隊活動設計和組織的技巧》《中隊輔導員與班主任工作有機結合》等培訓課程納入海曙區教師繼續教育學分體系中,得到參訓老師的一致好評。近年來,“葫蘆家族”承擔了海曙區重大少先隊活動的組織策劃和實施工作,其中既有“手拉手”“雛鷹爭章”等少先隊傳統品牌活動,也有“紅領巾相約中國夢”“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全國少工委大力倡導的主題活動,還有大量具有示范推廣作用的少先隊主題觀摩活動。這些活動不但讓“葫蘆娃”和“小葫蘆們”在實踐中得到了鍛煉和成長,提升了相關學校的少先隊工作水平,還有力地促進了海曙區少先隊工作的整體發展。
八年的辛勤耕耘,換來了豐碩的成果。為了進一步發揮好“葫蘆家族”的傳幫帶作用,堅持科研興隊,總結工作成果,“葫蘆娃們”積極規劃下一步發展藍圖,加大了科研工作的力度,努力把“葫蘆家族”建設成為輔導員學習與交流、實踐與分享、研究與探索、互助與成長的平臺。2015年7月,工作室的課題《提升區域少先隊工作有效策略的研究——以海曙區優秀少先隊輔導員工作室建設為例》已被列為浙江省少先隊重點課題。
雖然“葫蘆家族”已滿八周歲,但還處在“童年期”,充滿朝氣和力量,同時也需要指導和幫助。“葫蘆娃們”將繼續帶領“小葫蘆們”滿懷對紅領巾事業的無比熱愛,以更加堅定的步伐努力前行!
(欄目編輯 李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