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踐中,少先隊活動課有哪些課型比較受歡迎?

主持人:顧岫蔭
研討團隊:
袁文娟(常州市天寧區少先隊總輔導員)
郭玉琴(江蘇省名輔導員工作室領銜人)
酈少春(常州市天寧區名輔導員工作室領銜人)
張蔚(常州市博愛教育集團大隊輔導員)
季煥慶(常州市第二實驗小學輔導員)
主持人:《少先隊活動課程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頒發以來,各級少工委和基層學校都把實施少先隊活動課程作為少先隊專業化建設的重中之重。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區以少先隊活動課課型研究為抓手,區域化推進少先隊活動課程建設,取得了一些成效。請問,你們為什么要借助少先隊活動課課型研究來推進《綱要》實施?
袁文娟:《綱要》為基層少先隊輔導員提供了具有一定操作性的指導建議,但實施中,我們發現還存在解讀與實踐轉化的困難,并呈現出以下問題:一是少先隊活動課的形式還比較單一,說教、表演的成分較多,主題選擇和組織形式往往不能緊密地貼近隊員的生活,滿足并提升隊員的成長需求;二是不少輔導員僅滿足于“少先隊活動課我上了”,很少花時間和精力去思考“我還可以怎樣上”“怎樣的活動課更受孩子們歡迎”等;三是從學校或區域層面看,少先隊活動課仍缺少教研的氛圍和評價的參照。
郭玉琴:特別是不少剛入職的年輕輔導員,因為上崗前缺少較為系統的專業知識技能培訓,迫切需要一些實踐范式。所以,我們從少先隊活動課的課型研究入手,展開了《綱要》的推進工作。
主持人:關于少先隊活動課的課型,各位是怎樣認識的?在研究中,你們梳理出了哪些課型?
郭玉琴:課型是指課的類型或模型。少先隊活動課的課型是由一堂少先隊活動課的活動內容、活動目標、活動方式和師生雙方在活動中的地位所決定的一種活動結構。
酈少春:不同視角、不同維度可以形成不同的課型分類。根據不同的教育內容,少先隊活動課可分為組織生活、政治啟蒙、信仰萌芽以及成長取向四大類。對于少先隊活動課的形式,《綱要》中已明確指出:“主要采用少先隊組織生活和集體活動形式,綜合運用組織培養、群體互動、信息傳播、個體輔導等方法。”其中,組織生活包括學習隊章、儀式感染、民主參與、崗位鍛煉、學習榜樣、團隊關愛等;集體活動又包括大隊會、中隊會、夏(冬)令營、團體游戲、紅領巾小社團和評價性活動等。從形式上看,以上每一類都可自成一課型。
張蔚:我認為,根據少先隊活動課的任務,可以把它分為常識教育類、事例明理類和行為體驗類。
郭玉琴:我們倡導少先隊活動課要盡可能匯聚資源,多主體介入,比如師生參與、師生家長共同參與、師生家長社區共同參與、大手拉小手跨年級參與、小手牽小手校際聯合參與等。根據參與的主體不同,也可以把少先隊活動課分為多種課型。

在常州市解放路小學《“十歲成長的蘋果味兒系列活動”——感謝有你,為你點贊》活動課上,家長輔導員與隊員們互動。

在常州市解放路小學蔣芙蓉老師組織開展的《“十歲成長的蘋果味兒系列活動”——感謝有你,為你點贊》活動課上,中隊輔導員與隊員們交流。

常州市局前街小學盧赟老師組織開展《我愛“冰淇淋”》活動課
季煥慶:少先隊活動課還可以分為合作類、探究類、策劃類、表演類等,通過豐富多彩的少先隊活動課,聚焦隊員某方面能力的發展。以上課型在實踐中互有交集,而且每個課型下還可劃分出很多子課型。
主持人:有這么多類課型呀!你們在實踐中是如何開展課型研究的?哪些課型最常用且深受隊員的歡迎呢?
袁文娟:我們在區域層面構建了少先隊活動課區域大教研、集團聯校教研和校本教研三級聯動的教研機制,依托名師工作室、輔導員成長營、課題研究項目組等以研代培,定期開展研討和培訓活動。我們的研究已經歷了“同題異構”(圍繞一個主題,開展不同年級、不同階段的課型研究)和“分類成型”(梳理談話類、操作類、游戲類、策劃類、總結類和微視頻、輔助類等多種課型)兩個階段。
郭玉琴:通過“同題異構”的方式,我們工作室先后開展了中隊文化建設、少先隊禮儀教育和“祖國發展我成長”等主題課型的研究。我們通常是在工作室研討形成某一主題的基本課型后,進行實踐和開放式研討,再通過教研完善對基本課型的思路,并對變式課型進行可行性分析,以不斷豐富這一主題課型。
張蔚:我們幾所學校曾就“十歲成長禮”、“新生入學禮”和“一年級入隊儀式”進行過“同題異構”,既形成了區域基本范式,又融入了各校不同元素,呈現了各自的特色。
酈少春:我們工作室圍繞“自護微隊課”開展課型研究,由張迪和倪佳老師進行“同題異構”活動展示,輔導員們通過觀課、說課、評課,對自護主題的少先隊活動課的策劃與組織進行研討后,再回到各自中隊做有向遷移和進一步實踐。
袁文娟:在“分類成型”研究中,我們對每一類課型的特點、育人價值、結構變式和實施建議等,都進行了專題研究,目的是給輔導員們帶來啟發和具體輔導行為的參照。
張蔚:常州市博愛小學開展了微視頻(繪本)介入下的少先隊活動課策劃與組織。此課型的基本結構為:聚焦問題—微視頻(繪本)解讀、示—實踐體驗—成長交流—爭章評價。以“我會交往”主題少先隊活動課為例,先由輔導員講話引出問題,然后借助三段微視頻幫助隊員了解如何與老師、同學、家長交往,再推出“萌寶計劃”,由隊員們分小隊對照任務單開展體驗活動。在此基礎上,輔導員組織分享活動,引導隊員們取長補短,逐步形成屬于自己的“交往寶典”。最后的爭章評價,則將少先隊活動課與孩子們的日常生活與成長關聯起來。
酈少春:在常州市第二實驗小學徐潔老師組織開展的實踐類“品葉趣”少先隊活動課上,她鼓勵每個孩子用樹葉完成一幅“自己的作品”,并在小隊進行展示。之后,每個小隊選出三幅作品,參加中隊的作品發布會。活動期間,各小隊要群策群力,加工完善小隊推出的作品,并設計推薦方式,爭取獲得參加學校比賽的入場券。這一類活動讓每個孩子都全程經歷,都有收獲與成長,避免了以往活動只有少數人參與、走過場的弊端,頗受隊員歡迎。
郭玉琴:談話類少先隊活動課一般包括辯論、討論和講述等組織方式,應用較為普遍。常州市局前街小學邵滬杰老師針對“低頭族家長”只顧看手機不顧對孩子影響的現狀,組織開展了《愛我你就陪陪我》少先隊活動課,通過訪談分享親子活動的收獲與感受;通過生生、師生、孩子與家長、老師與家長等多向的互動交流,引領家長和隊員明晰努力方向,強化親子情感交流。
季煥慶:不少人喜歡策劃類少先隊活動課,其流程一般是:了解策劃任務—嘗試策劃—交流分享—修改完善。比如,對于“今年春游去哪里”這一主題,每個隊員都有自己的想法,更有參與選擇的權利。輔導員可借助于《春游活動策劃》少先隊活動課,把主動權和選擇權還給隊員,引導隊員通過小隊協商,擬定一份活動方案,再進行中隊層面交流,全體投票選出一份主方案。然后,整合其他小隊的好想法,形成中隊春游活動方案。隊員們通過自己的活動自己策劃,提高了參與少先隊活動課的積極性。
酈少春:把活動策劃作為少先隊活動課的一種課型,有利于培養隊員的自主性和策劃能力,也使我們倡導的“隊員是少先隊活動的主人”“自己的活動自己搞”落到了實處。
張蔚:游戲類少先隊活動課深受孩子們歡迎。活動以游戲為線索,師生可一起玩游戲、薦游戲、改游戲、創游戲、評游戲等。從不同的點切入,著力點各有側重,會創造出不同的課型范式。
郭玉琴:在實際操作中,以上這些課型往往不會單獨呈現,而是多種課型綜合運用,凸顯某一類課型的特點。“教無定法”,期待輔導員們帶領隊員們根據《綱要》的要求,設計出更加富有獨特性的少先隊活動課。
袁文娟:的確如此。我們的少先隊活動課課型研究如今已進入“整合融通”階段。在匯聚之前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我們正嘗試將少先隊活動課的策劃和組織與隊員的學科學習、與四季變化、與生活指導等有機溝通,凸顯同一課型不同變式的獨特性和豐富性,為有著不同需求的輔導員和隊員提供選擇和再創造的可能。比如,常州市第二實驗小學、局前街小學等就已依循季節與時令特點,在“訪春”“嬉夏”“品秋”和“暖冬”四季系列少先隊活動課開發中做了一些嘗試。
主持人:感謝老師們的分享,期待有更多的研究成果應用于實踐,有效地推動少先隊活動課的發展。歡迎大家下期一起來討論:在少先隊活動課中怎樣體現輔導員和隊員的雙主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