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巖
摘 要: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城市道路建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在城市道路建設發展的同時,由于種種原因及 各方面因素的制約,每到暴雨季節,道路上就會出現嚴重的積水現象,特別是城市中心區路網比較復雜的道路則更為明顯, 路面存在積滯水嚴重影響道路行車安全及暢通。基于此,文章分析了道路積水成因,并探討了道路排水工程建設要點。
關鍵詞:道路;積水成因;排水工程
中圖分類號:U41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178(2018)06-0069-01
引言
城市內澇災害突發會造成道路出現積水現象,從而導致道路中
斷,交通混亂,交通管理混亂,大量車輛因水淹熄火滯留,甚至造 成交通參與者傷亡事件,公共交通中斷,交通無法正常運行等問題。 因此,如何通過加強路面設計和排水設施設計與管理,避免或減少 道路積水甚至內澇災害的發生,是城市建設過程需要研究解決的一 項重要課題。
一、道路積水成因分析
從城市道路排水系統調查的結果來看,排水系統設計使用的管
徑大小均能滿足道路排水的要求,但是部分路面仍存在積水。找出 路面產生積水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疏導積水,減少積水對路面的 破壞是道路保養工作的重要內容。根據水文水利相關知識分析得出 以下結論:道路雨水口泄水能力大于雨水流入下水管道的流量時, 路面積水能夠及時的疏導,路面不會出現積水。反之,隨著時間的 積累會在路面形成大量的積水,嚴重損害道路路面。因此,設計道 路排水系統時選擇前面的方案,該方案出現中超流量也會經常引起 路面積水情況發生。超流量主要指雨水口匯水量和泄水量之間的差 值,這部分水通常越過雨水口流向路面低的區域,最終形成路面積 水。造成雨水口出現超流量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降雨量突增、路面 縱橫坡度設計不合理等。降雨量突增隨意性大、階段性強,遇到這 種情況增加排水設備就能有效緩解路面積水情況。路面縱橫坡度設 計不合理導致路面積水,危害極大而且不容易排除。
1、不透水地面增加
大都被水泥、瀝青及其他路用材料覆蓋。大量拓展的公共建筑、
城市廣場、居住小區等用地占用地表空間,降落于這些地表面的不 透水路面增加:隨著城市大規模建設,直接裸露在外的地表越來越 少了,地面水只能通過覆蓋層匯流到設置于道路、居住區、公共建 筑等區域的雨水井收水口,進入到排水系統中,當雨水口間距過大、 收水口面積太小,或者是雨水口被堵塞時,就會排水不暢,產生路 面積水。
2、雨水道設計標準過低
我國的城市建設歷來是重地面、輕地下,重看得見的、輕看不
見的,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后,城市大發展帶來了基礎建設的大發展, 但默默無聞的地下雨水道仍然用超低標準設計,幾十年來,《室外排 水設計規范》在重現期上雖然也做了小量調整,但上限提高遠比下 限提高得多,而真正常用的恰恰是下限,上限實際上是很少用甚至 根本不用的,因此,實際標準提高有限。
3、排水設施管護力度不夠
雨水排放不通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排水設施管護力度不夠。
由于雨水過量導致地面徑流增大,增加了排水設施的負擔,部分路 段排水管道出現使用年限過長、過于老化的現象,再加上排水設施 管理和維護工作不到位,排水管道的管徑又偏小,使得道路上的積 水很難快速通過管道排出,造成路面積水嚴重,提高城市內澇災害 的可能性。
二、道路排水工程建設措施
1、優化排水系統設計
城市道路排水系統是城市道路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排水
系統設計不合理,將給城市帶來一系列的影響,特別是在強降雨時 期,會使路面出現積水,交通無法正常運行,路面遭到破壞,影響 交通參與者的正常生活,甚至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甚至人員傷亡。 因此優化城市道路排水設計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在改建或擴 建道路中,應在路基底部設置透水性好的隔水墊層,對于軟土地基路段,其砂墊層應按合理規格進行鋪設,從而使地表水能夠及時下 滲,加快雨水的排放速度;對人行道進行統一修整,使雨水能沿著 坡度快速流向雨水口,以便排水順暢;在綠化帶內增設滲溝、盲溝 和排水管道,將這些設施與城市排水管網連接起來,強化城區排水 系統功能;在城區各個下穿通道和其他地勢低洼路段增設排水泵站 和應急排水工作站,在暴雨天氣能將聚積在這些路段的雨水及時排 出;提高城區排水管網的設計標準,通過合理規劃不同段的管網布 局,建設并完善地下儲水工程等,盡可能地降低城區道路積水發生 的頻率。
2、道路排水工程施工要點
在道路管道開挖項目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應該對地質情況做
到充分的了解,在科學施工的同時也要卻高施工的安全性。在該項 目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要嚴格的根據施工前的測量數據進行管道 開挖工作,對基坑槽底的土方不能進行挖掘,基坑開挖超挖部分應 該進行回填土作業并用相關設備進行夯實處理,防止積水問題發生。
施工人員嚴格根據道路測量數據進行道路排水工程才能不斷的提高 道路排水工程質量,因此測量人員在道路排水工程時應不斷的進行 測量工作,為道路排水工程提供科學依據。施工單位還應該成立檢 測部門,對施工現場進行監管、監測,使道路排水工程與施工設計 方案高度吻合。在施工材料以及管線材料進入施工現場時,施工人 員必須根據相關標準對其質量進行檢測,確保入場的施工材料與管 線材料質量符合標準。在管線鋪設施工時受到各種作用力的影響會 導致管線對接處有砂漿等物質進入對接處,施工人員沒有及時對其 進行解決會導致排水系統的排水受到影響導致城市排水出現問題。
3、優化排水設施管理
優質的排水系統是順暢快速排水的基本條件,相關部門應建立
和健全城市排水設施的養護、維修、疏通和管理制度,要定期檢查 排水系統的各設施設備,對出現故障或損壞的節點及時進行維修, 定期清理排水管道垃圾,避免因生活垃圾造成排水管道堵塞的情況 發生,確保設施設備的正常運行。做好福州市區排水管網及其附屬 設施的日常維護和管理工作,城市下穿通道應進行綜合管理和維護,
同時開展城市排水監管,指輝和帶動相關工作人員在各易積水點開 展排水管理等行業管理工作,降低路面積水現象的發生。
4、打造“海綿城市”
海綿城市是指將城市打造成“海綿”功效,能切實應對環境變
化和強降雨天氣,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能及時吸收、儲蓄雨 水,并進行凈水處理,需水時將儲蓄凈化的水排出進行合理利用[3]。 海綿城市作為一種創新的城市雨水資源管制理念,集蓄、滲、滯、 凈、排等功能于一體,從源頭上控制和調節水平衡,促進雨水資源 的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可有效地緩解城市防洪排澇的壓力,降低 城市道路積水或內澇現象出現的頻率,將損失降到最低。
結束語
道路的排水工程質量對于人們日常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甚至
會對人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由此可見,應對道路 排水工程的設計與施工工作予以一定的重視。
參考文獻
[1] 黃善智.淺談市政道路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J].經營管
理者,2013(19).
[2]張偉,車伍.海綿城市建設內涵與多視角解析[J].水資源 保護,2016(6).
[3] 溫震寧. 對市政道路排水工程的淺析[J]. 科技創新與 應用. 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