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金波
摘要:基于過程集成的鋼鐵企業質量管理的方法可以進一步提高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所以,本文對基于過程集成的鋼鐵企業質量管理進行探討,思考了基于過程集成的鋼鐵企業質量管理的具體的方法,可供今后參考。
關鍵詞:過程集成;鋼鐵企業;質量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178(2018)19-0337-01
前言
鋼鐵企業積極做好質量管理是極為關鍵的,從基于過程集成的
角度來探討鋼鐵企業的質量管理,就是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鋼鐵企業的生產質量,確保管理工作更加出色。
1影響鋼鐵企業質量管理的主要因素
現在,我國鋼鐵企業已經開始進入了一個針對結構進行快速的
調節和全面提高企業的競爭力為主的一個飛速發展的階段。從2007年開始的時候,我國鋼鐵企業生產的粗鋼產量就已經可以到達世界總產量的百分之三十多了,而且生產的鋼鐵的產品也包括了線、絲、帶、板等四萬多種,但是對于那些附加值高或者是技術含量較高的一些鋼鐵產品我們國內的鋼鐵企業卻不能生產,要不就是生產的量比較少或者是不能到達用戶要求的技術水平,基本上對于這些鋼鐵產品,我們還是只能依靠進口來滿足我們的日常生產需要。
與時俱進是一個質量含義所應該要具有的本質特征。對于質量的理解其實可以很簡單,它既可以是指一些產品的質量比如服務、計算機的一些軟件或者是一些機器的零部件等等,也可以是針對一些過程或者是某些活動的工作質量,同時質量還可以針對一些企業的信譽或者是相關體系的工作效率。在我們國家,現在大部分的企業在進行質量管理的時候都是采用的一種全面質量管理的方式,對于全面質量的管理方法,簡單的理解就是一個企業或者組織把質量當作工作的核心為基本中心,然后通過企業或者組織的全體人員進行參與作為一種基本的手段。主要目的就是通過這種手段讓服務的對象滿意和企業組織的全體人員得到收益,從而使企業或者是組織能夠得到一個長期穩定的發展。
要想更進一步的提高我國鋼鐵的產品質量,就必須要從鋼鐵企業的質量管理開始,只有進一步的提高了鋼鐵企業的質量管理,才能使得產品的質量提升,質量管理是一個比較全面和系統的管理過程,我們一般都可以用因果圖來清楚的對質量管理進行全面的描述。
對于質量管理的因素主要就是人員、材料、環境、設備等,在這些因素當中,還可以分出一些小的因素,而且這些因素之間也會相互作用和影響,一起影響著企業的質量管理。
2面向過程集成的質量管理體系結構
作為先進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得以成功實施運作的使能器和實
現手段,質量管理系統經歷了從模塊孤立、功能單一到集成化、系統化和多功能支持的發展歷程。
隨著敏捷制造、虛擬企業、動態聯盟和供應鏈管理等制造模式和競爭戰略的興起,以及面向過程的系統化質量管理策略的轉變,企業對集成質量管理系統的智能性、過程集成性、實時性和共享性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2.1系統內部與外部集成化。系統集成不僅包含質量管理系統本身的集成,而且包括與其它業務管理系統的企業內部集成,以及與外部供應鏈上的企業業務系統的集成。集成性包括縱向集成和橫向集成兩部分,縱向集成是指質量活動與信息在企業的決策層、管理層和實施層之間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集成;橫向集成是指質量活動與信息在從獲取用戶和市場需求到設計、采購、生產準備、生產、質量檢驗、市場營銷和售后調查這一產品生命周期全過程中的集成。同縱向集成相比,橫向集成可以看作是質量活動與信息在產品質量形成過程上的集成。
2.2管理的智能化和知識化。在長期的生產過程中企業里積累了大量的歷史數據和豐富的經驗,通過對這些信息進行挖掘,歸納出相關知識,并應用到以后的生產實踐中,可以極大地提高產品的質量。實現質量管理的智能化是企業知識管理中的重要部分。人工智能技術開始應用到集成質量管理中的諸多方面,如質量計劃生成、
質量設計、質量決策、質量監控、質量分析診斷和過程控制等,集成質量系統的智能化水平日益提高。
過程集成質量管理系統就是在基礎平臺的支撐下,以制造商為核心、供應鏈上的所有實體企業通過協同合作,實現關鍵過程的穩定運作與持續改善,以滿足最終客戶的要求。
3鋼鐵企業質量管理系統模型
鋼鐵生產介于離散生產過程和連續生產過程之間,屬于半流程
半離散型,也稱為混合型企業。鋼鐵生產是將幾十噸的鋼水一步步地轉換成要求各異的用戶合同,它的制造過程是一個分解過程,是化整(鋼水)為零(客戶合同)而它的計劃過程則是化零為整,即進行組爐和組批。鋼鐵企業采用過程結構和配方進行物料需求計劃,而其配方,與離散制造業的BOM含義不同,不但代表著成分比率,還代表著企業的生產水平。
鋼鐵生產主要是按合同組織生產,屬于訂單驅動型生產,其車間執行控制則主要采用JIT方式:即現場控制主導型的“拉”(PULL)式生產管理方法,生產過程中前一工序的活動是按后續工序的現場需求來確定的。
隨著客戶對鋼材的品種、性能、規格和交貨狀態等的要求越來越多樣化,客戶需求呈現多品種小批量的特點,而鋼鐵生產管理中需要對不同訂單組批進行生產,這給訂單跟蹤和物料的質量管理增加了難度。從面向供應商的原材料進廠質量檢驗、內部生產過程的質量監控與判定、面向顧客的外部異議處置等一系列活動,實現了供應鏈上的集成質量管理。
橫向上分析,鋼鐵企業的質量管理特點如下:
3.1原材料的質量成本高。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其種類和性質等
基本固定,不跟特定的產品訂單聯系在一起。冶煉階段主要使用廢鋼和生鐵等鋼鐵料、鐵合金(硅鋇鋁粉、高鉻錳鐵、高碳錳鐵和鎳粉等)和返回鋼等,其自身價值和冶煉成本占了鋼材價格的70%~80%,
所占比重大,而且原材料的構成成分通常隨批量的不同而差異較大,因此對于鋼鐵料和鐵合金的進廠質量控制格外重要。如果采購的鋼鐵料中水分過多,不但需要延長鋼鐵料的烘烤時間,同時還要延長冶煉時間以及在成材分廠的緩冷時間,增大了生產成本。
3.2分段質量控制。冶煉階段以化學成分變化為主,要求控制產品的化學成分;澆鑄和軋制階段以物理變化為主,要求控制產品的機械性能和外形尺寸的大小。在生產組織過程中,根據質量控制要求,在冶煉階段將制造標準和化學成分相同的訂單合爐冶煉,在軋制階段需要將軋制規格相同的產品合批進行集中軋制。在軋制和熱處理等階段開始分批,通過不同的處理分配給不同的客戶訂單,最后將滿足個性化質量要求的產品交付給顧客。
3.3.質量判定決定物流的流向。從煉鋼、澆鑄、軋鋼和熱處理等各個生產階段都伴隨著形狀、狀態、物理性能和化學成分的改變,通過質量判定來決定物料的下一步流向。生產過程中產生不良品、廢品、返回鋼等副產品或中間產品需要進行回收與改制,對不良品的質量改制和質量改判等將引起物料管理、生產計劃和合同匹配等的相應變化,牽動了整個企業生產管理系統。
與其它行業相比,質量管理在鋼鐵企業中占有首要地位,是企業一切生產管理活動的基礎。目前我國鋼鐵企業大多是粗放型的生產管理方式,質量管理缺乏宏觀管理和集中控制,與其它生產管理應用系統相互獨立,出現質量波動大、效率低和成本高等問題,開發面向過程的質量管理系統是實現企業集成管理的基礎。
結束語
綜上所述,針對基于過程集成的鋼鐵企業質量管理的方法和對
策,我們必須要進一步的進行總結,才能夠進一步提高質量管理的水平,提高質量管理的整體效果。
參考文獻
[1]王虹.鋼鐵企業質量管理的影響因素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