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輝


【摘要】臺灣地區所藏“立信會計”史料,部分是大陸沒有收藏。對臺灣地區所藏的史料進行搜集、整理與研究,既有助于弘揚立信精神,傳承立信文化,也有助于深化會計史研究。本文對此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臺灣地區 立信會計 資料 整理 研究
1928年,潘序倫博士創辦了立信會計學校,在遍地荊棘、舉步維艱的亂世,他開啟了立信會計事業的輝煌征程。學校的歷史是大學精神文化的重要內容,對學生有著獨特的育人功能。對于立信會計史的研究,雖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由于受檔案資料的限制,因此,無法推動深入研究。
國民黨撤退到臺灣時,帶走了一大批原始檔案資料,其中包括“立信會計”資料。為了彌補這一缺憾,本人申請了赴臺灣訪問研究項目,走遍臺灣各大檔案館、圖書館及資料館,搜集、查閱臺灣地區所藏“立信會計”資料,并對其進行初步整理與研究。本文對臺灣地區所藏“立信會計”資料作初步的分類介紹,希望能夠在以后有更好的補充。
臺灣地區現存民國檔案,無論是典藏于“國史館”、黨史會,或是由近代史研究所等機構所收藏,還是遷臺時管理的民國檔案,或是后輾轉搬遷、移交、變更保管單位,臺灣地區各級檔案保藏機構的民國檔案,主要來源于祖國大陸。臺灣地區所藏“立信會計”史料,主要集中在“國史館”;散見于臺灣地區各類圖書館,還有少部分藏于臺灣地區研究機構。
1.潘序倫檔案史料。
潘序倫是我國杰出的會計學家和著名的會計教育家,被譽為中國現代會計之父。他先后創辦了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立信會計學校、立信會計圖書用品社。潘序倫資料部分藏在中國會計博物館,還有一些散落在各地。臺灣地區“國史館”藏有潘序倫檔案資料。
“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人事登記卷”中有詳細介紹潘序倫的個人簡歷。潘序倫別號秩四,出生于1893年,籍貫江蘇宜興,學歷為美國哈佛大學商學碩士(1921-1923)、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業經濟學博士(1923-1924)。他歷任國立東南大學分設上海商科大學主任,國立暨南商科大學主任、會計系主任,教育部教科圖書審查委員會委員,財政部會計顧問,全國總經濟委員會議常務委員,工商部工商法規討論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政府勞資仲裁委員會會計顧問,上海社會局特約會計師,國立暨南大學商學院特別講師,國立中央大學商學院兼任教授,中國工商管理協會專門委員會會計組主任,國民政府主計處主計官兼會計局副局長、主計處顧問,國民政府救濟水災委員會稽核組會計師,建設委員會聘任會計師,交通部聘任會計師,東吳法學院教授,中國經濟復興委員會專員,上海市商會工商法規研究委員會委員等。他擔任立信會計師事務所主任會計師、私立立信會計專科學校校長。他的著作有《會計學》(一冊、二冊、三冊、四冊)、《股份有限公司會計》《高級商業簿記》《會計學教科書》《英文高級簿記會計》《審計學教科書》《審計學》《成本會計學》《成本會計學教科書》《政府會計》,均為商務印書館出版。他曾參加執行會計師職務15年;擔任中國經濟學社理事、上海會計師公會理事等。
在檔案資料中,還有兩份調查報告。一份是潘序倫作為全國經濟委員會委員的調查報告,內容為:
“聰明干練,頭腦精細。任事有主張及魄力,經營企業才能甚佳。專長會計學識,對商業簿記尤有特別處。為國內會計學界前輩,著述豐富,見識精辟,已獨成一家言。其門生遍長江流域工商界,頗擁有力量。現各地立信會計學校及立信圖書公司,即為其訓練機關及宣傳機關。凡華中、華南工商及實業界巨頭,均與其有不解緣。惟胸襟似欠恢宏,過于計較小利。”
一份是潘序倫作為上海私立立信會計專科學校校長的調查報告,內容為:
“聰明干練,相貌英秀,精神飽滿,態度大方,有經營才,學識豐富。專長會計,對商業經濟有研究,對簿記會計學著作頗多。能力優異,辦事有毅力,勤慎負責。執行會計師職務十五年以上,為國內有名經濟學家。”
在“人事登記補充片”檔案里,還記載潘序倫是中國工礦建設協進會理事、財政會財政系統組組員、中國會計學社理事、中華職業教育社監事、中國會計學社常務理事、南京私立立信會計補習學校負責人、中央信托局理事。
在“國民政府主席委員及各單位任免官員名冊”檔案資料中,有關于潘序倫作為國民政府主計處會計局副局長的任免日期的記載。在“主計處官員任免案”檔案資料中,有蔣中正手令抄件,任命“陳其采、劉大鈞、潘序倫、秦汾、楊汝梅、吳大鈞為主計處籌備委員”。在“中國會計學社請補助案”卷中,有潘序倫作為中國會計學社理事會理事的記載,還有比較完整的中國會計學社章程。
在“資源委員會關于商業會計法草案及借款外匯等案”檔案中,記載吳兆洪與潘序倫就商業會計法草案進行充分的討論:
“序倫先生賜鑒拜讀。尊擬商業會計法草案理論與事實兼顧,至為允當,無任欽佩。惟第廿六條關于商業資產之估價似只指商品及制品物料等。資產之盤存估價而言,如原義如是則該條第二項對于所稱‘商業資產,最好加一界說,或將該項原文‘……或建造……字樣改為‘……或制造……,或將‘……或建造……三字刪除,以免與第廿七條及第卅二條關于固定資產之估價混淆,致生疑義。”
對此,潘序倫也作出了回應:“此稿雖經多次翻閱及修正且分送許多專家復閱,但能指正如此基本而顯著之錯誤,實以吾兄為第一人。”
在“我國赴日商務考察團案”檔案資料中,記載潘序倫多次出席赴日商務考察團會議。出席第一次會議,時間:1947年6月14日下午3時;地點:外交部會議室;決議事項:(1)推李幫辦提才暫兼考察團秘書;(2)一切準備工作應于本月24日前完成;(3)考察計劃由考察團擬具呈主管各部核定。出席第二次會議,時間:1947年6月16日下午1時;地點:漢府街十七號;決議事項:(1)考察及商討日本可能輸入中國商品種類數量及其交換價格方法;(2)考察及商討中國可能輸入日本商品種類數量及其交換價格方法;(3)中國經濟建設所需輸入物資能否由日本輸入;(4)中日貿易運輸辦法之檢討;(5)銀行業務保險業務辦理方法之檢討;(6)我國商人在日本設立代辦所具體辦法;(7)洽詢日本商人得在我國設立代辦所之時期及辦法;(8)商討我國派遣工商界赴日考察事宜;(9)調查日本工業產品在國際市場與各國及我國可能競爭情形,尤注意日本棉織品在南洋,絲茶在歐美市場情形;(10)調查各國商務考察團在日本接洽經過及可能予我國經濟影響;(11)交換樣品之手續;(12)商業通訊辦法。出席第三次會議:時間:1947年6月23日下午5時;地點:外交部會議室;決議事項:(1)電代表團繼續交涉勢在必行;(2)起程日期延遲七月中旬;(3)考察團計劃草案研究修正后決定。
2.“立信會計”檔案史料。
在“委托立信會計學校訓練會計高級班學生案”檔案資料中,經濟部資源委員會委托立信會計學校訓練會計高級班學生。“大會規定辦法由敝校開設高級會計短期訓練班一班,招收高中卒業程度之學生伍拾名,予以一年之訓練。卒業后送請大會轉派各事業機關服務。由大會補助敝校經費國幣叁萬元,分兩期領取。”隨著規模的擴大,辦學經費日趨緊張:
查敝校專科原設上海,茲因上海環境不良,呈準教部遷至北培繼續開辦。至于原設高初各級會計訓練班,茲復將其擴充,添設班次,增聘名師,對于訓練方針尤注重于各生之德育體育。惟因推進結果,致敝校本學期經費較之上學期經費增至二倍有余,其總額共達二十五萬元。在收入方面,只有學生納費,估計至多不過十四萬元,又教育部補助二萬元。因之本學期經費不敷之數達九萬元尚待籌措。竊念大會每年所需各級會計補充人員為數甚多,敝校自信此后卒業各生,其成績當必較以前各屆為優或可仍備大會之遴選。當此敝校經費萬分支絀之時,仍擬懇請大會繼續予以補助或即將本年所招之專科學生一班計六十人作為代大會訓練,由大會酌給經費。
在“廣東紙廠等資產負債重估案”檔案資料中,記載立信會計師事務所查核紙廠重估定資產價值調整賬目證明書及查核紙廠資產負債賬目報告書。在“四川復興酒精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決算報告”檔案中,有立信會計師事務所查核四川復興酒精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賬目證明書:
茲已查核四川復興酒精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自民國三十一年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期間內之賬目。所有庫存現金業經依據查賬日之結存數點查屬實;銀行存款已與各銀行結單核對調節相符;材料、在制材料及制成品均按成本計算,業經根據負責人簽證之盤存表列數查核無訛;有價證券俱已查見實物憑證;生財器具、房屋裝修、運貨設備、機器設備等項固定資產均按規定年限提存折舊準備;應收應付賬款、預收預付貨款及職工儲金均經核對,分戶賬列數無誤;銀行透支借入款項及存入款項及存入存出保證金俱已查對;賬冊憑證相符;各項收益與費用賬目業經抽查六個月傳票單據并對入賬冊,尚屬無訛。后揭資產負債表、損益表暨各項明細表依本會計師等之意見,于上述查核情形暨查賬報告書說明之下,足以表示四川復興酒精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在結賬日之財政狀況與上開期間之營業情形。
在“天原電化廠請變更登記換給執照”檔案資料中,有立信會計事務所代天原電化工廠股份有限公司呈重慶市社會局,為改組特種股份有限公司并增加資本修正章程,改選董事監察人,依法備具各項文件費款請求,核轉變更登記換給執照。在“立信會計師重慶事務所報告書”檔案資料中,有立信會計師重慶事務所查核天原電化工廠股份有限公司賬目報告書(1943年、1945年、1946年)。
3.會計報刊史料。
民國時期“立信會計”圖書史料,散見于臺灣地區各類圖書館。“立信會計”叢書在中國會計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臺灣地區各類圖書館內藏有部分立信會計叢書。
“立信會計”資料也散見在報紙中,在臺灣政治大學圖書館內,藏有重要的剪報資料,資料類型以新聞資料、史料為主,收錄年代約為1930-1949年。通過檢索,在重慶《國民公報》、南京《新民報》、上海《大公報》、迪化《新疆日報》、香港《工商日報》等刊物中,也可以查閱關于“立信會計”資料。
臺灣地區各類圖書館還藏有部分《立信會計通訊》和《立信會計月刊》等資料。
臺灣地區所藏“立信會計”史料,對其進行整理與研究,有助于發揮“存史、資政、育人”作用。立信會計史的研究,從一定意義上來說,也是立信校史的研究。校史作為大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所學校獨有的文化與信息資源,加強校史研究,深入發掘校史的獨特育人優勢,是提升大學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措施。所以,開展立信會計史研究,對弘揚立信精神,傳承立信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臺灣地區所藏“立信會計”史料,對其進行整理與研究,有助于深化會計史研究。會計史研究可以揭示會計發展規律,便于借鑒歷史經驗,遵循規律,推進會計事業的發展。作為中國現代會計教育的發源地,研究立信會計史具有重要的作用。應該進一步搜集臺灣地區“立信會計”相關資料,與大陸所藏資料相配合,深化會計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