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華麗
【內容摘要】本文闡述了如何運用未來教室Starc平臺,對一堂英語口語課進行教學環節的改良,結合未來教室的功能優勢,使英語課堂充滿師生、生生的互動。以此來探討現代教學設備和環境對英語教學的作用。
【關鍵詞】未來教室 課堂 改良
一、普通課堂教學現狀
在信息化社會中,英語是交流的最主要工具之一。運用英語進行交流是個人發展素養的必備條件。我國《普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的就明確闡述了其目標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但是在課堂口語練習中,中國學生基于心理因素不愿開口,使得課堂教學低效。如何結合現代化的信息手段,探究學生情感因素,使英語課堂充滿互動,是英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正研究的問題。本文分析一堂英語口語公開課,反思了影響課堂教學的若干因素,結合新興未來教室功能優勢,對這堂課的兩個環節進行了改進,以此來探討現代教學設備和環境對英語口語教學的輔助作用。
二、完善普通課堂的探索
1.改革現狀的重要性
授課班級:草橋中學初三(8)班。全班46人。
教學內容:9年級上冊第三單元Teenage Problems第一課時Welcome to the unit。此單元的主題是青少年的煩惱,作為導入部分的第一課時教學目標是:引起學生對這個話題的興趣,掌握必要的詞匯、句型進行話題討論,為整個單元的學習做鋪墊。
片段一:開場(課前播放Trouble is a friend背景歌曲。目的是激活學生腦中的英語細胞。大屏幕上,顯示六張苦惱中的學生的圖片,幫助引入教學的主題)
Teacher: Today we are going to discuss teenage problems. Teenagers are young people between 13 and 19. Am I a teenager?
Students: No.(全班集體回答聲音響亮。)
T: Are your parents teenagers?
Ss: No.(全班集體回答聲音響亮。)
T: Are you teenagers?
Ss: Yes!(全班集體回答聲音響亮。)
T: As a teenager, do you have any problems in your life?
(三分之一左右的學生開始翻書找答案,只有一名學生主動舉手)
S1: I can't make friends with all the classmates.
S2: I have too much homework.
S4: Me too.
S5: I can't get a good mark in the exam.(沒有學生舉手,于是轉入下一個教學環節。)
片段二:課中
T: Millie has some teenage problems. She is talking to her mother about her problems. Listen and think about one question: what is Millie's mother's advice?
(PPT中的錄音鏈接出現問題,教師只能臨時改成自己朗讀,一人分飾兩個角色。)
T: Do you know what is Millie's mum's advice?
Ss: Manage your time better and go to bed earlier.(只有部分同學回答)
T: Now it's time for you to offer your advice to Simon, Kitty, Daniel, Amy and Sandy. Choose one student among them and make a dialogue about his/her problems. On the screen, there are some useful sentences for you.(請學生選擇一個他感興趣的人和問題做對話,屏幕上顯示做對話的模板,可以參照,五分鐘過后聲音漸漸消弱。)
T: First, let's talk about Simon's problem. Who made a dialogue about him?(三個學生舉手,教師請一組學生做對話,學生看著自己的書完成了對話。)
T: Who made a dialogue about Kitty?(一個學生舉手,教師請一組學生做對話,學生看書完成對話)
T: Who made a dialogue about Daniel?(兩個學生舉手)
T: Who made a dialogue about Amy?(一組學生舉手)
T: For those who didn't raise up your hands just now, did you all choose Sandy to make your dialogue? Any volunteer to make a dialogue?(只有兩個同學舉手,教師請他們做對話,學生看著書完成對話。)
課后分析:本堂課是開篇導入課,重在聽說。從學生完成筆頭反饋練習的正確率高來看,學生的基礎詞匯儲備是足夠的。但是從學生是否敢于用英語表達,樂于與他人交流,勇于主動向老師請教這三個方面看,是令人深思的。
當學生集體回答問題時,聲音嘹亮,但個別回答,就應者渺渺。一部分同學翻書找起了“標準答案”。其實這是一道開放性的題目,平時大家常常會吐槽各種壓力和煩惱,為何在我的英語課上就沉默了呢?學生這種思考的不自由,慢慢會演變成不愿意思考,不愿意思考到最后不會思考。學生這樣緊張被動的學習態度折射出教師日常的教學習慣。平時的我急忙給學生預設“標答”,有一些“啟而不發”的情況下,甚至會簡單粗暴的公布“標答”。在目前初三,應試氣氛越來越濃的情況下,統一的節奏,統一的要求,還留下多少對學生個性差異,能力高低,心理不同的關注呢?
2.未來教室的暢想
帶著思考,課后我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1)你在今天上課時,有聽懂能答,但是不愿意個別起來回答的情況嗎?
(2)如果有,簡述其原因。
全班46位同學第一題的回答都是yes.原因整理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
(1)對自己不太自信,怕讀錯說錯被同學笑話。
(2)看其他人沒有舉手,也就不舉了。
(3)這個問題,我不答也有其他人答,不必去冒險,課還是會上下去的。
(4)舉手了一次,老師沒看到,就不舉了。
(5)覺得太簡單沒必要舉手回答。
(6)有老師特別是班主任在后面聽課,更加不敢舉手。
以上問卷的答案都是涉及情感因素。消極的情感會妨礙學生最大限度地獲取語言輸入、消化和使用語言的機會。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教師未能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使不動腦筋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我的口語課堂中,如何能關注個體學生的情感和學習情緒體驗,從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呢?此時,我想到了“未來教室”。未來教室是可以讓學生有更大的自由依據自己喜好選擇學習和探索的模式。其硬件包括教師端設備:電子白板,觸控雙屏幕,實物投影儀等;學生端設備:內置有各種學習資源的pad、筆記本電腦,應答系統等。我校自去年起投入資金,試點了兩個裝備高大上的“未來教室”如果這堂課是用未來教室來上,可以有哪些改進呢?
片段一中,談論各自生活中的煩惱。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煩惱。也許有的同學近期煩惱的是身高問題,有的人為自己長青春痘而煩惱,或者是父母家庭問題。當聽到其他同學說的答案是關于學習的,也就人云亦云不好意思說出自己的答案了。而在未來教室,每個同學都有一個pad,每個人都能答在pad上傳輸到教師終端機上。此時因為不受他人答案的干擾,學生更能寫出自己真實的想法,而學生端提交和教師端匯總的速度要比傳統發問卷收問卷快,答案還可以通過教師端顯示在大屏幕上。如果某個學生的回答既有意思又沒有表述錯誤,教師可以請他讀出自己的答案;如果發現某個答案較多表述錯誤時,教師可以做調整轉述答案。這樣有利于消除學生因為膽小緊張,怕別人嘲笑而什么都不敢說的不利因素。
片段二中,傳統PPT鏈接出現問題,教師只好一人讀兩個角色,這樣的聽力練習增加了不必要的難度。如果學生都有一個內置好學習資源的pad,他們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點擊傾聽。聽力較好的同學,可以聽一遍然后思考三個難度遞進的問題。聽力教弱的同學可以聽兩到三遍,然后完成一個簡單問題,真正實現每個學生都在課堂中有所收獲的成功體驗。隨后的選一個人物自由做對話的環節,傳統課堂中,有些學生躲在人堆中,任憑老師說到哪個人物都不舉手。心想我不回答,自有別人回答。但是在未來教室中,教師可以運用starc軟件中練習題交互功能,設置一道有A,B,C,D,E,F六個選項的選擇題代表六個人物話題。一旦學生選擇題答案提交后,教師端就能顯示學生答題情況并且系統自動生成答案條形統計圖,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喜好,安排和鼓勵更多學生參與到口語課堂實踐中。
雖然不是每一節課都會用到互聯網未來教室,但是未來教室方便快捷多元交流途徑,無疑為英語口語教學提供了一種更好的選擇,未來教室是一個方向。
【參考文獻】
[1] 葉圣陶. 如果我當老師[M]. 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
[2] 楊劍飛. 互聯網+教育,新學習革命[M]. 知識產權出版社 2016.
[3] 葉瀾. 教師角色與教師專業發展新探[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4] 彭聘齡、張必隱. 認知心理學[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草橋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