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吉
摘 要:所謂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簡單的說是一項協助司法機關以及有關人員做好判斷的專業活動。而設計恰當的鑒定評估工作流程,為鑒定評估工作的正常舉辦提供重要的保障。對此,文章主要從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工作的啟動、鑒定評估主體、工作程序、鑒定評估機構的職責、鑒定評估工作的監管幾方面進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議,提供給相關人士,供以借鑒。
關鍵詞: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分析
所謂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簡單的說是一項協助司法機關以及有關人員做好判斷工作的專業活動。鑒定評估工作的主要環節是將法律性及科學性有機的結合。鑒定評估所具有的合法性是其法律性的核心內容,是確保鑒定評估意見具有合法性的關鍵所在;鑒定評估所得到的客觀性作為科學的核心力量,同時也是鑒定評估意見目標的主要內容。這兩者之間的有效結合是對評估工作的靈魂進行鑒定,是獲得鑒定評估意見公信力的根本所在。因此,設計一個恰當的鑒定評估工程流程已經逐漸成為當前鑒定評估工作開展的主要任務。
1 啟動條件
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并不是全部的環境污染事件亦或是當事故出現之后才開始實行 的鑒定評估程序,對于某些損害不大的環境污染以及侵權的雙方來說,可以對損害數額意見保持一致的環境污染事件不需要執行該程序。因此,作者建議依據關于環境應急的有關方案中所制定的等級來對鑒定評估程序是否進行啟動來準確的確定。尤其針對重大環境事件的幾個級別一定要執行鑒定評估程序,通常環境事故都是由相關部門參考實際狀況來對鑒定評估程序是否執行進行確定的。
2 鑒定評估主體
所謂鑒定評估工作的主體主要是針對得到損害鑒定評估的資格,并從事事故研究以及收集信息,評估結果的探討及其出具相關資料的單位,其在專業化的鑒定評估機構中屬于損害鑒定評估工作的主要承擔部分。這體現出環境損害鑒定評估不僅是評估所在單位的事情,還要求相關部門要對鑒定評估機構給予大力的支持,從而確保鑒定評估工程可以正常的進行。就有關評估機構及其相關人員而言,需要對多方面因素進行掌握,依據具體案例評估工作的要求,提出相應的條件。
3 工作程序
依據國內的具體狀況來看,結合相應的國際經驗,環境風險以及損害鑒定評估工作的主要流程可以分成以下四個階段:第一個是預評估期階段;第二個是評估計劃期階段;第三個是評估期階段;第四個是后評估期階段。
所謂預評估的主要作用是對事件原因進行調查以及收集信息,并且在第一時間對環境基準亦或是標準進行判斷,對人體的身心健康、生態環境等所帶來的損害。
對發生事件的原因以及資料是否全面收集對鑒定評估工作的開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與此同時也作為鑒定評估工作的基本內容,是否獲得詳細的資料在該工作是否得到有效落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某種程度上發生污染時間都存在著特別的環境因素,因此倘若想要恰當的鑒定評估意見就一定要對事件發生的地點、水文等因素做好詳細的調查,將收集到的信息,如污染物歸趨、財產損害等有關方面進行收集;其次,相關管理部門一定要對污染事件適合的環境亦或是標準進行確定,并對損害鑒定評估流程進行檢查,從而可以對自然資源亦或是服務功能進行判斷。
對于評估計劃來說,其主要目的是對損害范圍的程度以及鑒定評估手段進行確定的,并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對課題的研究做好準備工作,從而為鑒定評估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目前在一些國外地區使用的非貨幣化評估手段并未在我國有所應用。與此同時,一些國家已經對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的有關地區制訂了切實可行的方案,而我國在這方面還要不斷提高。
就后評估而言,主要的目標是在修復計劃開始執行以后,定期對自然資源以及生態功能的具體狀況進行監測,從而對修復方案是否順利執行進行評估。
4 鑒定評估機構的職責
在評估的階段中,就中小型環境污染事件而言,相關人員所采取的手段是依據損害評估模型,對污染物暴露途徑進行確定,并計算出修復環境所花費的費用,組織開展相應的課堂討論會,對污染物暴露的主要途徑以及損害范圍進行判斷,處理好環境污染所帶來的損害并對損害賠償的具體情況進行確定,分階段遞交相應的報告。其中,報告要包含諸多方面,如支持損害確定、相應的資料等,及其相應的評估建議,并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方案。
對于后評估階段來說,相關人員要依據有關材料、進行現場調查以及監測數據,將相關評估結果遞交給有關部門。
在評估計劃期,鑒定評估機構應制定詳細的調研計劃、到現場采取樣品、相關的環境因素、受到影響的生物體樣品等方面做出詳細的研究,并且對污染的實際情況開展取證工作,將所得到的信息詳細的記載下來,亦或是采取攝像的方式,對獲得的數據結果進行研究,從而制定出一份詳細的監測報告書遞交到有關部門中。
5 鑒定評估意見的效力
由于鑒定評估機構所開具的鑒定評估意見不只是證據種類之一,其證據效力一定要通過相關法律進行認定。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鑒定評估意見效率采取的判定方式通常是行政執法機關、相關機構等進行判定的。而相關人員在對鑒定評估進行認定的過程中,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檢查,從而為效率的準確性進行確定:
第一,相關人員需要對審查鑒定評估的主體是否存在合格性,對相關機構的立法依據是否成立并具備合理的鑒定評估資質,對資質是否存在吊銷狀況進行掌握;相關人員是否具備鑒定資格的能力等。
第二,需要對鑒定評估手段是否具備規范性進行鑒定。在鑒定評估意見認定的過程中需要對鑒定評估意見做好詳細的研究、相關鑒定人員要主動的配合,并對評估方法存在的科學性做好相應的說明。
6 鑒定評估工作的監管
為了推動鑒定評估工作的順利開展,我國相關部門亦或是社會輿論等方面要依據法律來對環境污染損失的鑒定評估工作以及相關人員進行監督,加大評估工作的力度,從而建立一個完善的監管機制。行業監管屬于一種行業自律管理模式,在處于公平、公開的狀態下,利用相關審計形式,從實體以及程序兩部分做好嚴格的管理,確保行業管理目標可以實現。
7 結束語
通過以上內容的論述,可以得知: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中所具有的行政監管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對相關機構的準入制度實施有效的管理手段;第二,依據實際的工作狀況采取通報的形式進行;第三,設定規范性的獎勵與懲罰制度。對于司法監管來說,主要的作用是按照法律所出臺的有關制度來對相關機構或是人員開展的監督工作,進而為鑒定評估工作的正常執行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侯效影.我國環境民事公益訴訟中的環境損害賠償金研究[D].江西理工大學,2015.
[2]趙素芬.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法律問題研究[D].石家莊經濟學院,2015.
[3]馬心偉.我國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制度完善研究[D].鄭州大學,2015.
[4]蔣倩文.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機制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4.
[5]潘文.場地重金屬污染損害評估與環境修復技術篩選矩陣研究
[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