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榮
多元智能理論體系的教學,追求對學生發展需求的滿足.因此,高中物理課堂可以智能提高為目標,即為學生的多元智能發展需要而教.從多元智能理論出發,如何讓學生的多元智能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發揮作用,如何以物理教學為平臺培養學生的多元智能?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點體會.
一、言語智能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體現
在教學中發現,有些學生不喜歡物理的原因在于物理內容太生澀,聽課好比聽天書.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通過豐富的言語信息來建構教學情境,用精美簡練或幽默風趣的語言來調動學生的情感,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引起學生內在需求的響應,使課堂更加生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引入概念時,教師應創設與之適應的情境.情境的創設,可以借助實驗,也可以借助生活場景,還可以借助言語信息所呈現的幽默故事.
例如,在講“溫度傳感器”時,提到熱脹冷縮,此規律太過尋常,無法激起學生的興趣.為活躍課堂氣氛,筆者講了這樣一個幽默故事:父親對兒子說:“熱脹冷縮是一個普遍的存在,但凡物體只要遇熱則必然膨脹,遇冷則會收縮.”兒子跳起說道:“原來如此.昨天我的手被火爐燙到,立刻激起一個水泡.”幽默的故事,讓學生會心笑了,熱脹冷縮的概念也順勢呈現出來.
二、動覺智能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體現
動覺智能強調的是肢體的協調能力.它指的是人運用自己的肢體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運用肢體完成各項動作的操作.動覺智能,不僅是運動員或舞蹈家的長項,也是外科醫生、機械師的基本素養之一.物理教學也與此密不可分,其中明顯的體現就是實驗操作.物理實驗,不僅需要嚴謹的邏輯設計和理性分析,也離不開靈活的操作.在實驗中發現,學生對照電路圖連接滑動變阻器的分壓式接法很難一次到位,暴露出學生在此方面的能力不高.在教學中,教師要多給學生機會進行動手操作,發展他們與物理相適應的動覺智能.
三、人際溝通智能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體現
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有助于發展學生的人際溝通智能.這一模式在物理復習教學中尤其重要.在復習教學中,如果教師一味羅列概念和規律,講解典型例題,就會使優生不樂意聽,差生跟不上節奏.如果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復習,將有關問題交給學生自主溝通處理,則學生在自己的小團隊內部將毫不避諱地暢所欲言.學生的溝通交流,一方面暴露自己認知中可能的缺陷,另一方面正好進行針對性的知識缺陷彌補.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編成四到五人一組,共同接受任務,彼此之間相互啟發,使學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斷消化知識,并及時進行糾正,從而使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實現知識的共享.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有助于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而且在該模式下學生共同扛起責任,學會彼此配合,有助于學生團隊意識的培養.
四、空間智能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體現
空間智能強調個體以三維空間的方式進行思考,使個體知覺到外部和內部的圖景,并且能對圖景進行重現、轉化和修飾,不但能在空間中自由行走,而且能隨意操作物件的位置,從而生成或解讀圖景的信息.空間智能強調形象思維、觀察能力,以及對空間關系的把握,特別是二維與三維空間關系的切換.這一點在高中物理中明顯的體現就是帶電粒子在電場和磁場中的運動.這是高中物理學習中難度最大的地方,關鍵點在于學生要能形象化地建構對象的運動軌跡,并在此基礎上分析其受力、半徑、周期上的特點.
此外,空間智能還有一項重要內容是觀察能力.這里所謂的“觀察”,不僅是“看看而已”.它應該包括多感官的協調工作機制,對物理現象進行整體性、細致性地進行分析和掌握.眾所周知,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得出,源于對大量現象的觀察和總結.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應安排一些實驗,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和比較,從而建立認識.比如,通斷電自感現象,學生要敏銳地觀察到,通電自感時燈泡的延時變亮,斷電自感時燈泡的延時熄滅等.這些細節信息的采集,就是對學生空間智能的考驗.當然,也可以理解為對該項智能的培養.
五、內省智能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體現
內省智能強調個體對自我的認知,以及對自我進行分析和反思的能力.專業地講,內省能力就是個體要建構自我知覺的機能,進而客觀審視自身的優缺點,同時能夠進行自我激勵,并且懂得依據自己的特點選擇自己努力的方向,校準適合自己的方法.從物理學習的角度來講,我們提倡學生要善于發現自己知識結構的特點,認清自身知識上的缺陷或能力上的不足,由此明確自己哪一部分要強化訓練,哪一部分要重點彌補,等等.學生能夠在自我分析和激勵中獲得提高,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