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占忠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點.物理教學有不同的模式和方法,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效果.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實驗內容、要求及目的選擇適合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要注重優化物理實驗,促使學生獲取物理知識,并將課本上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創新教材中實驗內容,提高學習興趣
創新其實很簡單,改變一下條件,改變一下實驗物品,便會對實驗結果帶來巨大的影響.教師可以在原有實驗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改變一下實驗的目的,改變實驗的方法或者儀器等.這些不同的創新,能夠給學生帶來新的學習收獲.此外,可以不對實驗內容進行改變,而是進行實驗內容的增設.教師可以增設條件或者實驗過程,讓學生在實驗中收獲更多的知識,并學會這種改變或者增設內容的創新方法.例如,在講“壓強”時,教師可以先講解壓力、受力面積等壓強的基本知識,之后讓學生根據身邊的物品自己動手揭示三者的關系.這相對于教師單一的動手展示以及乏味的說教是一種創新,更是一種進步.又如,在講“電路”時,教師可以分發給學生電池、開關、導線、燈泡等,讓學生利用這些器材設計不同的電路使燈泡發光.這些不同的設計方法,其實就是創新.學生參與操作,能夠加深其對物理知識的印象,從而為其物理學習的進步帶來促進作用.創新實驗不同于傳統照搬課本實驗,強調的是新.新的實驗,帶來新的學習興趣,也帶來新的收獲.
二、聯系生活開展實驗,提高學習興趣
物理知識可以借助物理實驗教學,而物理實驗并非一定要在實驗室中進行.在平時的課堂上,甚至生活中,我們都可以完成實驗.當然,能想到簡單器材完成實驗的人是具備很強的創新能力的.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引申物理實驗內容,利用簡單物品完成物理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促使學生自主創新.例如,在講“摩擦力”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相互配合,一個學生從上方讓筆垂直下落,一個學生將手半握著,并停在鉛筆的正下方,當鉛筆落到學生手中時,學生感受到鉛筆與手掌的摩擦.這樣,學生親身體會摩擦力,激起學生對物理實驗的興趣,從而促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學習新知識.又如,在講“摩擦起電”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用塑料筆在手背摩擦,之后用這支筆吸引碎紙片.這樣,實驗結果產生的特殊現象,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與探索欲,提高了學生對新物理知識的學習熱情.再如,在講“證明大氣壓存在”時,教師可以用簡單的器材進行實驗:把用布包著的裝著少量熱水的易拉罐迅速倒置于盛水的盤子中,通過觀察明顯的現象來證明大氣壓的存在.這樣演示實驗,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學習興趣
在信息時代,利用多媒體教學是提高課堂效率的好方法.它將圖片,聲音,視頻等組合在一起,給學生視聽等多種方面的感受,讓學生在感受的同時進行知識的接收和學習.在利用多媒體時,教師應該注意把握度,不能太多應用多媒體而忽略知識的教授.只有應用時間適中,多媒體教學才能發揮它本應該發揮的作用.初中物理教材內容豐富,圖文并茂.這些插圖直觀形象,給人留下無盡的想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圖片進行知識的演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葉圣陶說:“圖畫不單是文字的說明,且可擴展讀者的想象.”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圖片的使用,從而提高課堂的趣味性.例如,在講“滑輪”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被貨物提上去的瘦子和被胖子提上去的貨物,學生觀看后肯定會對新知識產生興趣.又如,在講“串聯、并聯電路”時,教師可以展示兩種電路的圖片,讓學生發言說出兩者區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如,在講“杠桿的平衡條件”時,對于F1×L1=F2×L2及其相關知識,教師可以展示翹翹板圖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物理是一門實驗性基礎學科.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要優化設計物理實驗,引導學生研究物理知識,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思維能力.在物理實驗過程中,學生應該從被動變為主動,要有自己的想法及見解,并能夠自主完成實驗,從而使學生的科學精神、創新意識、科學探索能力都得到提高.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要創新演示實驗,聯系生活開展實驗,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生動形象地展示物理現象,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